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1篇
医药卫生   10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军队医院战创伤学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33(12):1399-1401
今年“5·12”汶川大地震的紧急救援工作,是建国以来我军最大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之一,也是对我军卫生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又一次全面检验。军队医院在这次行动中较好地完成了快速拉动、卫勤保障、创伤救治等工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值得深入研究和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指挥体系、信息联络、施救手段、伤员运送等,特别是面对复合伤、多发伤这些复杂伤情时,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系统的救治,以取得最佳的救治效果等。这些现实问题都对创伤学科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42.
肿瘤是细胞的修复机制发生障碍,导致新转化的细胞进入无限制生长状态。而机体遭受创伤后组织启动愈合信号,某些基因激活表达,使细胞脱离停滞状态,发生增殖转化。由于机体在进行组织更新和修复的过程中,效应细胞有不停止生长的危险,因而可能造成细胞的致瘤性转化,所以必须启动防治其恶性增殖、侵袭转移的机制,以防止肿瘤的发生犤1,2犦。而少数肿瘤细胞在伤口部位生长、发展的现象似乎也提示人们伤口因素能诱发肿瘤的形成,甚至参与了肿瘤切除术后复发的机制。通过分析肿瘤发生和创面愈合的分子和细胞活动情况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与…  相似文献   
43.
有关创面愈合中信号调控机制的新认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常的创面愈合过程是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两者间平衡作用的结果 , 一旦打破平衡就会造成病理性的愈合方式 (瘢痕增生和难愈性溃疡 ). 该文着重讨论目前研究较多的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与转录中的信号转导子和激活子两条信号通路在创面愈合过程中所充当的角色 .  相似文献   
44.
目的比较肠道和静脉两种途径应用高渗盐糖溶液(HEGS)对烧伤早期休克复苏的疗效。方法采用Beagle犬35%TBSA三度烧伤模型,随机分为烧伤不复苏组(对照组)、静脉高渗盐糖补液组(静脉补液组)和胃肠高渗盐糖补液组(胃肠补液组),后两组于伤后0.5h分别通过静脉和肠道给予1.8%HEGS,8h补液总量为1ml/(kg·1% TBSA),匀速输入,测定三组平均动脉压(MAP)、心排量指数(CI)、血容量(PV)及血浆钠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三组的MAP均先升高后下降(P<0.05),静脉和胃肠补液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的CI和PV在烧伤后持续降低(P<0.01),静脉和胃肠补液组则是先降低(P<0.05),复苏后上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血浆钠离子浓度平稳(P>0.05),静脉和胃肠补液组复苏后升高(P<0.05),三组比较,静脉补液组最高,胃肠补液组次之,对照组最低(P<0.05)。结论在35%TBSA三度烧伤早期休克的复苏中,采用肠道途径输入高渗盐糖溶液可以达到与静脉途径相似的提高心排量、补充血容量、维持血浆渗透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索HMGB1是否参与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方法:系列浓度HMGB1单独或与ConA联合刺激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细胞表面CD3、CD8及细胞内IL-4、IFN-γ表达.结果:(1)HMGB1时间-剂量依赖性调节淋巴细胞增殖,而不影响其凋亡.(2)不同HMGB1浓度和刺激时间不影响淋巴细胞Th1、Th2及Th1/Th2变化,但10 μg/L和100 μg/L HMGB1刺激12~24 h,Th1亚群占优势;培养12~24 h,淋巴细胞Tc1亚群明显减少,Tc2无变化.Tc1/Tc2变化显示,1 μg/L和10 μg/L HMGB1刺激,Tc1亚群占优势.(3)培养12~24 h,上清中IL-2增加,sIL-2R减少,IL-2/sIL-2R比例升高20~50倍,尤以10 μg/L HMGB1刺激明显.结论:低剂量HMGB1可增强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生物喋呤合成限速酶抑制剂 - 2 ,4 二胺 6 羟基嘧啶 (DAH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简称金葡菌 )脓毒症的保护效应及机制。 方法  5 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 0 %TBSAⅢ度烫伤对照组、烫伤后金葡菌感染组和DAHP拮抗组。无菌留取大鼠心、肝、肺、肾组织检测三磷酸鸟苷环水解酶I(GTP CHI)、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基因表达 ,同时测定组织中四氢生物喋呤 (BH4)和一氧化氮 (NO)的水平。 结果 烫伤后金葡菌感染可导致组织GTP CHI基因表达广泛上调、BH4合成显著增加。同时 ,组织iNOSmRNA表达和NO水平亦明显升高 ,其中肝、肺改变尤为显著。给予DAHP不仅可显著抑制各组织GTP CHImRNA表达和BH4的产生 (P<0 .0 5~ 0 .0 1) ,iNOSmRNA表达和NO的生成亦明显受抑 ,同时TNFα表达也明显降低。此外 ,DAHP拮抗组动物 6h死亡率有所降低 (分别为 2 5 .0 %和 5 5 .6 % ,P =0 .0 8)。 结论 DAHP早期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革兰阳性菌脓毒症动物的预后 ,其机制可能与DAHP抑制体内BH4和NO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47.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胎儿皮肤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两亚基(A,B)及其两种受体(PDGFR-α和PDGFR-β)在胎儿和成人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持下征以及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16例被测标本中包括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组织8例和成人皮肤组织8例。用免疫组化方法和病理技术研究这四种蛋白在胎儿和成人皮肤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在胎儿皮肤组织中,PDGF-A、PDGF-B、PDGFR-α和PDGFR-β的阳性细胞率较低,其中PDGF-A、B主要分布于表皮角质层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内,PDGFR-α定位于表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细胞膜上,PDGFR-β则在内皮细胞的细胞膜上上有少量分布。在成人皮肤组织中,PDGF两种亚基和两种受体的阳性细胞率进一步增大,PDGF-A、B的阳性细胞主要为表皮基底层细胞和内皮细胞,PDGFR-α主要分布于表皮细胞、内皮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膜上,β-型受体在表皮基底层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质膜上有阳性表达。结论:PDGF及其受体可能对皮肤的发生、结构功能的维持以及伤后修复十分重要。在发育早期的胎儿皮肤组织中,四路蛋白低表达可能与胎儿无瘢痕愈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延迟复苏对烫伤大鼠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百分率(ap%)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立即复苏组(ER)和延迟复苏组(DR);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采用DNA片段百分率测定、电泳和RT-PCR 观察伤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ap%和ICE、bcl-2基因表达。结果:大鼠烫伤后小肠上皮ap%显著高于伤前(P<0.01);DR组肠上皮ap%显著高于ER组(P<0.05-0.01)。DNA电泳可见明确梯形条带。烫伤后肠上此ICE基因表达明显增强,DR组ICE基因表达显著高于ER组(P<0.01)。Bcl-2基因伤前在肠粘膜不表达,伤后极弱表达,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烫伤延迟得苏后小肠上皮凋亡显著增加;促凋亡基因ICE和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失衡可能是其凋亡剧增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9.
进一步重视创面修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尽管创面修复是创(烧)伤外科乃至整个医学界所面临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但真正把它作为一项独立的课题来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近20余年来才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一方面,创面修复的许多基本问题过去并没有真正获得解决,另一方面,现代医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又给创面修复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甚至一些重要的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如传统的敷料(纱布)仅起单纯覆盖创面的作用,而现在,研制敷料的概念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敷料不仅要覆盖创面,还应具有促进组织修复的功能,即所谓“活性敷料”或“革命性敷料”。其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肠缺血-再灌流过程中肠局部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ular adhesio molecule-1,ICAM-1)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与中性粒细胞聚集的关系及其在肠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肠系膜上动脉夹闭的方法制作大鼠肠缺血-再灌流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小肠ICAM-1表达的变化,同时检测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反映肠功能的指标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