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1篇
医药卫生   10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31.
目的 :探讨烫伤延迟复苏后肠上皮细胞凋亡对肠道内毒素和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110只 ,30 %总体表面积 ( STBA) 度烫伤 ,立即或伤后 6 h进行复苏。观察伤后肠上皮细胞凋亡率 ( ap% )变化 ,并测定了门静脉和体循环内毒素及肠系膜淋巴结 ( ML N)细菌移位率和移位量变化。结果 :电泳、原位末端标记( TU NEL )法和电镜均观察到伤后肠上皮凋亡梯形带和凋亡阳性细胞增多。延迟复苏组肠上皮细胞凋亡发生早且更严重 ;其门静脉内毒素水平及 ML N细菌移位量均显著高于立即复苏组 ( P<0 .0 1) ;门静脉内毒素变化与肠黏膜 ap%成显著正相关 (烫伤后立即复苏组 r=0 .936 ,P<0 .0 1;烫伤后延迟复苏组 r=0 .899,P<0 .0 5 )。结论 :烫伤后延迟复苏使肠黏膜上皮发生病理性凋亡 ,可能导致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增加。  相似文献   
32.
创面愈合的研究涉及多种组织和细胞及多个系统,而这些系统所分泌的活性物质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正成为近年该学科研究的新方向。瘦素作为多功能调节因子其在组织修复中的影响或许为创面愈合机制的阐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创面愈合的不同阶段,将当前瘦素可能参与的调节作用进行初步总结,以期对未来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3.
高迁移率族蛋白B1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经不同浓度的HMGB1(10、100、1000、10000ng/ml)作用24h,或以10000ng/ml的HMGB1作用不同时间(6、12、24、48h)后,以连接素Ⅴ/放线菌素D双染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巨噬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经不同浓度的HMGB1刺激24h,其中10000ng/ml组HMGB1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作用最强,为(39.84±5.98)%,与对照组(4.49±1.72)%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以10000ng/ml的HMGB1作用巨噬细胞不同时间,其中24h组凋亡率发生最高,为(38.30±6.9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MGB1可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4.
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组织损伤效应及其干预途径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严重感染所致脓毒症的重要晚期介质,参与了包括肺脏、肝脏、肠道在内的多器官损害过程。采用HMGB1中和抗体或特异性拮抗剂抑制其分泌(丙酮酸乙酯、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或下调其基因表达(正丁酸钠、信号通路抑制剂)的干预方法有助于减轻组织损伤效应,并可能为严重脓毒症的防治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35.
于勇  盛志勇 《世界感染杂志》2003,3(5):357-360,416
抗生素问世以来,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伴随着抗生素的更新换代从弱到强,愈演愈烈,发展到今天已达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水平。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病原菌耐药的认识基本上仍停留在特定病原菌对特定抗生素的耐药机理以及临床的抗感染治疗的经验上,即一种抗生素应用于临床一段时间后病原菌会对其产生耐药性。随着对病原菌耐药现象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在抗生素使用与病原菌耐药水平之间存在着一种宏观的量化关系,  相似文献   
36.
无细胞异种真皮基质降解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影响异种无细胞真皮基质 (ADM )降解吸收的相关因素及其与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猪和兔断层中厚皮片经Trypsin等脱细胞 ,分别制成异种 /异体ADM (xeno /allo ADM ) ,再按预处理方法不同分组 :戊二醛交联的xeno ADM (A)组 ;网状打孔和交联的xeno ADM (B)组 ;xeno ADM (C)组和allo ADM (D)组 ,分别埋植于兔皮下 ,术后 4~ 32周作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查。结果 埋植术后 4~ 12周期间 ,A组和B组可见较多的异物巨细胞 ,各组炎症反应和移植物被降解 /同化程度依次为 :C >B >A >D(P <0 .0 5~ 0 .0 0 1) ,二者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 (n =84,r =0 .185 ,P <0 .0 1)。结论 xeno ADM生物相容性远不及allo ADM ,其降解除受戊二醛交联作用和网状打孔因素影响外 ,还与局部血运和所受应力有关 ,其中炎症 免疫反应可能是降解最直接的原因。  相似文献   
37.
烧伤后瘢痕局部应用辣椒素治疗的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局部外用辣椒素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自身对照法。治疗组瘢痕表面涂抹 0 .0 5 %的辣椒素霜 ,对照组涂抹不含辣椒素的霜剂 ,3次 d,使用 6周。观察用药前后的瘙痒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 ,并采用常规病理、免疫组化和胶原纤维染色等方法观察辣椒素的止痒作用以及对瘢痕增生的影响。 结果 辣椒素具有明显的止痒作用 ,其作用与P物质的减少有关 ,但用药后两组在瘢痕的色泽、软硬度、厚度及胶原纤维的形态分布上 ,未见有明显差异。 结论 辣椒素可用于增生性瘢痕的止痒 ,效果好 ,无明显不良反应 ,但其抑制瘢痕增生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烫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脓毒症大鼠重要脏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SOCSs)基因表达的规律及其与细胞因子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20%体表面积Ⅲ°烫伤后金葡菌攻击致脓毒症模型,检测动物肝、肺组织中SOCS1、SOCS2和SOCS3 mRNA表达,并测定组织中干扰素-γ(INF-γ)水平.结果烫伤后金葡菌感染大鼠肝、肺组织IFN-γ产生均显著增多,分别于伤后0.5 h和6 h达峰值(P<0.01).同时,动物肺组织SOCS1、SOCS2和SOCS3 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其中SOCS2和SOCS3 mRNA表达改变较为迅速,伤后0.5 h即明显高于对照组,2h达峰值.肝组织SOCS1 mRNA表达于伤后2 h明显增强,24 h仍维持于较高水平;而肝脏SOCS2和SOCS3 mRNA表达仅呈现升高趋势.金葡菌肠毒素B单抗早期干预后,随着肺脏IFN-γ产生减少,肺组织SOCS1、SOCS2和SOCS3基因表达亦明显降低.结论烫伤后金葡菌感染可诱导体内SOCSs表达上调,其改变与IFN-γ的"消涨"密切相关,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了金葡菌脓毒症时炎症反应平衡的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烧伤早期血液中性粒细胞(PMN)粘附的变化规律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兔30% TBSA Ⅲ度烧伤,于伤后即刻,2,4,8,16,24,48 h取血分离获得PMN,测定PMN粘附率及其粘附分子CD11a/CD18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浆中PLA2和TNF的改变。结果:烧伤早期PMN粘附率及粘附分子CD11a/CD18均明显高于伤前组,尤以伤后8 h为最显著,然后逐渐下降,至48 h后恢复至烧伤前水平,PMN粘附率与CD11a/CD18两者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90);烧伤后血浆中TNF,PLA2也开始升高,分别于烧伤后即刻与24 h达峰值。结论:烧伤早期PMN粘附率及粘附分子CD11a/CD18均明显升高;粘附分子CD11a/CD18可能是介导烧伤后PMN粘附的重要因素;烧伤早期TNF,PLA2的变化可能也是PMN粘附改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0.
军队医院战创伤学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33(12):1399-1401
今年“5&#183;12”汶川大地震的紧急救援工作,是建国以来我军最大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之一,也是对我军卫生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又一次全面检验。军队医院在这次行动中较好地完成了快速拉动、卫勤保障、创伤救治等工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值得深入研究和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指挥体系、信息联络、施救手段、伤员运送等,特别是面对复合伤、多发伤这些复杂伤情时,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系统的救治,以取得最佳的救治效果等。这些现实问题都对创伤学科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