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1篇
医药卫生   10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大鼠背部皮肤切割伤模型,观察创面与全身应用γ-干扰素(IFN-γ)后对创伤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创面局部(2000μ/创面)与全身(2000μ/只)应用IFN-γ可以显著抑制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减少胶原纤维产生和抑制新生上皮向心性移行。比较各组创面面积,见伤后第7天与第10天对照组创面较局部和全身应用IFN-γ创面面积显著缩小(P<0.05)。提示IFN-γ具有抑制创伤修复的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IFN-γ时应注意它对创伤修复的影响,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严重感染、创伤、休克、大手术等原发病发生24h后,机体同时或序贯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据美国医学会报道,美国每年有75万例脓毒症患者,发病率高于乳腺癌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分离正常Wistar大鼠脾脏DC后置于96孔培养板(1×10~5/孔),采用HMGB1刺激,观察HMGB1刺激与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表达的时间-效应关系及剂量-效应关系。结果HMGB1刺激后,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MHCⅡ表达分别于24~72 h明显上调(P<0.05,0.01),其中以作用48 h后DC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上调尤为显著(P<0.01);0.1μg/ml、1μg/ml、10μg/ml的HMGB1刺激均可诱导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MHCⅡ表达增强(P<0.05,0.01),其中HMGB1的浓度在1μg/ml时,大鼠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MHCⅡ的表达增强最明显(P<0.01)。结论HMGB1能诱导DC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增强,HMGB1可能是诱导DC成熟的免疫刺激信号。  相似文献   
14.
努力提高脓毒症的认识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脓毒症和继其而发生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仍然是严重伤、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最近的统计(2001年),美国每年约有75万人发生脓毒症,超过22.5万人因此而死亡.在生命科学取得巨大成就,不少疾病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时代,而脓毒症仍然如此猖獗,无疑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很有必要深入探索其发病机制的奥秘,并通过各种途径来取得有效的防治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GF10)及其受体(FGFR2b或Bek)在胎儿皮肤附件(SA)形成中的表达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对130块分别来自26例不同胎龄(EGA 8~31周)胎儿,5个不同部位(头、下颌、耳垂、肩和胸骨柄)的皮肤标本,采用病理学、免疫组化方法和计算机图像扫描技术检测FGF10、Bek、细胞角蛋白-19(CK19)、Bcl-2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在胎儿皮肤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除EGA8周胎儿缺乏典型的皮肤组织学结构和FGF10和Bek蛋白表达外,所有蛋白在E11周以后的皮肤内都有阳性表达.在EGA11周,表皮下成团分布的间质细胞过表达FGF10、PCNA和Bcl-2,表皮细胞和周皮细胞则所有蛋白均呈强阳性表达;在EGA13周时表皮细胞局灶性增殖形成SA胚芽,并逐渐向真皮内生长、分化和迁移;在EGA11~31周的皮肤组织内,真皮内间质细胞表达FGF10、PCNA和Bcl-2以及SA上皮细胞表达FGF10、Bek、PCNA、CK19和Bcl-2蛋白呈现与生长发育同步的表达特征,但单个细胞表达的平均光密度(A)值则随胎龄增加而逐渐下降(P<0.05~0.001).结论:间质细胞旁分泌的FGF10与上皮细胞膜Bek特异性结合,是诱导胚胎SA上皮细胞生长及其形态发生的重要信号,但有关SA的形成部位和种类及其与FGF10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仍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休克期切痂对烫伤大鼠全身和肠道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观察休克期切痂对烫伤大鼠全身和肠道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 ,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选用 96只Wistar大鼠。取其中 2 4只大鼠的躯干部皮肤冻存于液氮中 ,另取 8只作正常对照组。余下 6 4只造成 30 %TBSAⅢ度烫伤后 ,随机分为A组 2 4只 ,伤后不作任何处理 ;B组 2 4只 ,伤后 2 4h腹腔注射等渗盐水 5 0ml/kg,一次性切痂后用上述冻存异体皮覆盖 ;C组 1 6只 ,伤后 72h进行处理 ,方法同B组。检测A、B组大鼠伤后 2、4、8d和C组伤后 4、8d及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血浆和肠组织白细胞介素 (IL)2水平、肠黏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及肠组织中二胺氧化酶 (DAO)含量的变化。 结果 各时相点下A、B、C组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血浆IL 2水平、肠组织IL 2及肠黏液sIgA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少。B组伤后 4、8d和C组伤后 8d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接近正常对照组 ,血浆和肠组织IL 2水平明显高于A组 (P <0.0 1)。伤后 4、8d,B组肠黏液sIgA含量分别为 (3.5 1± 2 .1 4 )、(3.0 3± 0 .95 )mg/g,C组分别为 (1 .4 0± 0 .6 4 )、(1 .5 2± 1 .2 6 )mg/g,B组较C组增加近 1倍 (P 0.0 1 )。A组伤后 4、8d肠组织DAO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和B组 (P 0.0 5)。结论 休克期切痂有助于烫伤大鼠全身和肠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内毒素休克大鼠血浆及主要脏器核因子(NF)κB活化规律及其对生物蝶呤(BH4)和一氧化氮(NO)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内毒素休克时NF-κB信号通路对BH4诱生NO的分子调控机制及其与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将47只大鼠按表格随机法分为正常组(8只)、内毒素/脂多糖(LPS)组(24只,每观察时相点8只,均同时注射LPS制成休克模型)和拮抗组[15只,每观察时相点5只,均同时注射LPS并以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拮抗]。休克及拮抗组于注射LPS后2、6、12 h观察,并与正常组同法处死,无菌留取大鼠血标本及肝、肺、肾组织,测定组织中NF-κB活性和三磷酸鸟苷环水解酶Ⅰ(GTP-CHⅠ)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水平、血浆和组织中的BH4含量及NO水平、肝脏和肾脏功能指标、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与正常组(例如肺组织中NF-κB活性为26±6)比较,LPS组大鼠组织中NF-κB迅速活化(P<0.01),并于注射后2 h达峰值(肺组织中为291±44);LPS组各组织中GTP-CHⅠ和iNOS mRNA表达、BH4和NO水平也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或0.01),至伤后12 h仍持续较高水平。此外,该组相应器官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应用PDTC的拮抗组大鼠各组织中NF-κB活性均较LPS组有所降低,GTP-CHⅠ、iNOS mRNA表达及BH4、NO水平显著受抑,肝、肺、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内毒素休克时机体内NF-κB通路高度活化,并对BH4/NO系统具有明显调节效应;可通过下调BH4介导的iNOS的过度活化抑制NF-κB信号途径,从而减轻组织炎性反应,对机体脏器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卡巴胆碱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的增加微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方法采用FITC标记白蛋白漏出法、考马斯亮蓝染色法观察卡巴胆碱对TNF-α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细胞形态和细胞骨架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NF-α明显增加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P〈0.05),诱导细胞皱缩,细胞间隙增大和细胞骨架排列紊乱。给予卡巴胆碱可以明显抑制TNF-α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并呈剂量依赖性,同时可以使细胞间隙明显减小,细胞骨架排列有序。结论卡巴胆碱可能通过抑制TNF-α对细胞骨架的损伤,进而抑制微血管通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19.
观察自制冷冻干燥机冷冻干燥生物材料的效果。采用 R5 0 2压缩机和制冷剂制成 FD- 1冷冻干燥机。本实验冷冻干燥了胶原海绵、菌种及去纤酶。在冻干箱负载或空载情况下蒸发冷凝器温度均可达到 - 4 5℃ ,小冰箱可达到 - 30℃ ,冻干的胶原海绵具有许多孔洞的结构 ,冻干的菌种和去纤酶性能保持良好。 FD- 1冷冻干燥机适用于生物样品中小批量的冷冻干燥  相似文献   
20.
不同胎龄的胎儿和少儿皮肤中bax,bcl-2和p53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ax, bcl-2和p53在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和少儿皮肤组织中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运用末端脱氧核糖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口标记技术(TUNEL)检测18例不同胎龄(13-32周)的胎儿皮肤和6例少儿皮肤组织中细胞凋亡的变化后,提取这些皮肤组织中的总RNA,分离mRNA,用RT-PCR方法检测bax, bcl-2和p53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特征。结果: 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皮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中,bcl-2基因表达水平较高,随着胎龄的增加,bcl-2基因的转录本含量逐渐降低,在少儿的皮肤组织中,这种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早期妊娠胎儿皮肤(P<0.01)。与bcl-2基因不同,在早期妊娠胎儿皮肤组织中,p53基因表达水平较低,而在晚期妊娠胎儿和少儿的皮肤内,该基因表达较强,而bax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胎儿和少儿皮肤组织中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晚期妊娠胎儿和少儿皮肤组织中细胞增殖减缓,细胞趋向分化或凋亡的增加可能与p53基因表达增强,bcl-2表达降低相关;而p53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可能是早期妊娠胎儿皮肤中细胞凋亡较少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