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6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糖尿病肾病(DN)是慢性肾脏病(CKD)主要病因,加重了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患病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DN病理机制十分复杂,其中炎症反应是糖尿病肾病级联损伤过程中的关键病理环节。因此,针对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治疗有利于缓解DN的疾病进展。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是一种经典的蛋白酶体,其作为先天免疫反应的诱导剂,NLRP3炎症小体被激活后产生和释放炎症介质,触发细胞焦亡和自噬失控,介导促肾纤维化的应激信号,参与DN肾脏的发生与发展。NLRP3炎症小体作为诱导炎症反应的核心位点广泛参与了DN疾病进程,可能是DN疾病进展的新靶点。中药单体及复方在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新研究发现中医药有效防治DN与调控NLRP3炎症小体激活关系密切。从NLRP3炎症小体角度探究中医药治疗DN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多,但尚缺乏系统综述。该文通过分析汇总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从NLRP3炎症小体组装与激活,在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通过相关途径调控NLRP3炎症小体防治DN方面进行综述,为中医药对NLRP3炎症小体调控研究提供参考,以期为防治DN提供新靶点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性状的价值及相关程度。方法 188例冠心病患者按照临床分型分为2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106)、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n=82);选择同时期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n=90)。测定血清NT-proBNP、Hcy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Gensini积分;采用血管内超声检测斑块成分指标。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NT-proBNP、Hcy水平与Gensini积分及斑块成分指标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NT-proBNP、Hcy水平与易损性斑块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NT-proBNP、Hcy预测易损性斑块的价值。结果 3组间NT-proBNP、Hcy与hs-CRP浓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均为ACS组SAP组对照组(均P0.05)。ACS组Gensini积分、坏死核心(NC)比例、血管重塑指数(VRI)、斑块偏心指数(PEI)均显著高于SAP组(P0.05)。NT-proBNP、Hcy水平与Gensini积分及斑块NC比例、VRI、PEI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Hcy血清水平是冠心病患者易损性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NT-proBNP、Hcy预测冠状动脉易损性斑块的AUC分别为0.764(95%CI 0.729~0.803,P=0.021)、0.779(95%CI 0.742~0.814,P=0.015);两者联合预测冠状动脉易损性斑块的AUC为0.886(95%CI 0.823~0.951,P=0. 004)。结论血清NT-proBNP、Hcy联合检测可有效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病变性状。  相似文献   
33.
磁共振检查患者的需求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磁共振检查患者的需求,提高磁共振室护理服务水平.方法 采用自制磁共振检查患者需求调查表,对接受磁共振检查的495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需求占前4位的分别为诊断明确、快捷安全、优质服务、健康指导.不同年龄患者各项需求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不同职业患者对一视同仁、诊断知情权、降低恐惧感的需求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患者接受磁共振检查时存在较多需求,应加强管理力度,提供快捷、优质的全方位服务,及时给予健康指导,并根据不同人群实施针对性护理,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相似文献   
34.
经皮细针肺穿刺活检是诊断肺内病变尤其是占位性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 19962 0 0 1年 ,我们应用该法在不同定位方式下诊断肺内病变 141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88例、女 5 3例 ,年龄 1678岁、平均 5 1岁 ,均为经X线或CT检查发现肺内病变 ,需明确诊断或诊断为肺癌需确定组织学类型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 95例 ,咯血 34例 ,胸痛 5 4例 ,胸闷 30例 ,咯黄脓痰 15例 ,发热 11例 ,并发胸腔积液 8例。影像学检查示肿块样病变 (球形、类球形或团块样 ) 96例 ,弥漫性病变 11例 ,不规则样病变 34例。病变位…  相似文献   
35.
<正>胃癌是因忧思过度,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司,痰湿内生,痰浊邪毒,瘀血结聚胃脘,日久恶变而成,以进行性胃脘痛、食少、消瘦、便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胃。是胃粘膜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幽门区,其次为贲门和胃底部。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辨证施护的方法,按其不同证型,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微小残留病(MRD)的临床意义。方法初发ALL患者48例按疾病危险度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于诱导缓解第33天、3个月、6个月时检测骨髓MRD,进行长期随访。结果诱导缓解第33天和3个月时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患者的MRD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9、P=0.0007)。MRD阴性患者第33天时的复发率为4.0%(1/25),3个月时为11.4%(4/3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3)。复发前每例患者均可观察到MRD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MRD水平与ALL的预后及复发关系密切,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密切监测MRD水平可以为临床更加准确地评估早期治疗反应、调整危险度分组及预测复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利用超声造影观测正常移植肾皮质不同部位的微循环灌注特征。方法入选病例为肾移植时间1年以上的20例患者,均知情同意,经随访证实移植肾功能均正常。常规超声检查结束后,采用声诺维团注法超声造影技术对移植肾实质微循环血流灌注进行实时监测,并利用Sono Liver定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选择移植肾同一切面包膜下肾皮质(外层皮质,ROI1)、弓形动脉上方肾皮质(近髓皮质,ROI2)、中层皮质(ROI3)以及肾外皮下组织(参考区,ROIc)4个感兴趣区,获得相应的时间—强度曲线(TIC曲线)及定量参数: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和峰值强度(IMAX)。分析移植肾三个感兴趣区的微循环灌注特征。结果 TIC曲线显示:近髓皮质处最早开始显影,灌注强度迅速上升,迅速下降至一定灌注强度并缓慢消退;外层皮质最后显影,最早到达灌注峰值,并迅速下降至一定强度后缓慢消退;中层皮质介于两者之间。时间—强度定量参数:参考区、外层皮质、中层皮质和近髓皮质的RT分别为(25.29±12.75)s、(9.72±2.43)s、(10.45±2.55)s及(10.92±2.69)s;TTP分别为(35.88±19.07)s、(13.52±4.34)s、(13.73±4.47)s及(14.18±4.53)s;IMAX分别为(100.00±0)%、(1132.82±1170.93)%、(2032.93±2444.65)%及(2403.92±2981.03)%。参考区与皮质内3个感兴趣区的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层皮质、中层皮质及近髓皮质的RT、TTP及IMAX呈逐渐增大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为临床监测移植肾的状况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单体素波谱探讨氢质子波谱在椎体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脊柱转移瘤患者采用单体素频谱(SV)空间定位和点分辨频谱(PRESS)序列对选定的病变椎体及临近正常椎体进行波谱采集。定量分析感兴趣椎体的脂与水的比率(LWR)及脂肪百分含量(FF%)。结果脊柱转移瘤组椎体显示脂峰明显降低。转移瘤组椎体的平均LWR为0.03±0.03,FF%为(3.57±2.11)%,邻近正常椎体的平均LWR为0.68±0.25,FF%为(37.82±9.12)%。结论单体素1 H-MRS可以量化地分析脊柱转移瘤椎体的水和脂肪的变化。  相似文献   
39.
王道坤教授为国家级名中医,第三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名老中医工作传承建设项目专家。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病、难治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王教授认为:肝胃不和、中阳不足、脾胃气虚、胃阴亏虚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机,治疗以疏肝和胃、温中健脾、健脾益气、滋阴益胃为大法,自拟经验方辨证论治。对王教授自拟经验方进行阐释,并举其临床验案,探讨其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及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A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6例肝移植术后患者进行CDFI检查,并对其中9例肝动脉异常不能排除HAT的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采用对比脉冲序列(CPS)成像技术,造影剂为SonoVue。结果106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中,98例肝动脉多普勒血流信号清晰显示,8例术后早期多切面扫查未显示肝门区及肝内门静脉周围肝动脉彩色血流信号,CDFI不能排除HAT。行超声造影后,6例肝动脉主干及分支清晰显示,走行正常,除外HAT,经随访证实;2例超声造影后肝动脉仍未显示者诊断为HAT,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对比CT血管成像(CTA)证实。1例患者于术后10个月CDFI检查发现肝动脉血流信号显示但频谱异常,收缩期峰值流速降低,阻力指数〈0.50,收缩期加速时间延长,超过0.08S,呈Tardus,Parvus改变;超声造影后见肝动脉密集细小且走行迂曲,诊断为HAT侧支循环形成,经CTA证实。结论CDFI结合超声造影检查可提高肝移植术后HAT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