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0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收集分析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患者的特点,指导社区COVID-19的早识别、早筛查和早诊断。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7日至3月7日于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感染病区就诊的94例COVID-19轻症确诊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性82例,女性12例;年龄17~69岁,平均(46.01±12.35)岁。以患者鼻咽拭子2019-nCoV核酸检测结果阳性为确诊日期,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潜伏期以及临床表现等。 结果92例(97.9%)患者有可疑接触史,5例(5.3%)为无症状感染者。所有患者自接触可疑患者到出现临床症状时间为1~16 d,自出现临床症状到确诊时间为1~30 d。不同月份发病患者自出现临床症状到确诊的时间不尽相同:12月份(1例)为14 d;1月份(60例)为1~30 d;2月份(28例)为1~17 d。患者入住方舱医院的平均时间(20.31±5.05)d,所有患者自出现临床症状到呼吸道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为9~44 d。63例(67.0%)出现发热,45例(47.8%)出现干咳,25例(26.6%)出现乏力等。 结论2019-nCoV感染患者临床症状没有特异性,常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对于有类似表现并有可疑流行病学患者应尽早启动2019-nCoV核酸检测的筛查流程,早期发现可疑患者,并尽快就诊于方舱医院等感染病区。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观察维生素E联煤系厝姿啥孕∈蠹毙苑嗡鹕搜字⒓凹∏虻鞍浊崃醇っ父(MLCK)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8周龄Balb/c雌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1.5 ml/kg)、细菌脂多糖组(1 mg/kg)、维生素E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维生素E治疗组(维生素E组).联合治疗组给予腹腔注射维生素E 50 mg/kg和地塞米松1 mg/kg,1 h后再给予脂多糖1 mg/kg滴鼻,维生素E组仅给予维生素E脂质体50 mg/kg,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肺组织MLCK免疫反应细胞,用逆转录-PCR反应检测肺组织中MLCK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MLCK蛋白的表达.各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均数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结果 脂多糖组小鼠的肺部炎症反应显著,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伴明显的肺泡充血、水肿.两治疗组肺组织炎症、充血明显改善;对照组、脂多糖组、联合治疗组、维生素E组BALF中细胞总数分别为(1.1±0.4)、(5.6±2.1)、(4.0±1.0)、(4.2±1.3)×109/L,脂多糖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53,均P<0.05).脂多糖组MLCK免疫反应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主要在上皮和内皮,联合治疗组和维生素E组MLCK免疫反应细胞明显减少;脂多糖组与两治疗组肺组织MLCK mRNA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76,均P>0.05);脂多糖组与两治疗组肺组织MLCK蛋白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6,均P<0.01).结论 维生素E联合地塞米松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肺部炎症及肺组织MLCK蛋白的表达,其作用可能部分通过抑制MLCK活性而达到稳定血管屏障、改善肺水肿和炎症.  相似文献   
93.
目的:建立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并检测IL-13、TGF-β2在气道重塑中的表达。方法: 建立气道重塑模型,光镜、电镜下观察形态学改变;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IL-13、TGF-β2 mRNA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 气道重塑模型表现为明显的上皮增生,粘液产生增加,平滑肌细胞增生、上皮下大量胶原沉积,同时伴显著的炎症细胞浸润,显著表达IL-13,TGF-β2 mRNA及p38MAPK蛋白。结论: 气道重塑肺组织显著表达IL-13、TGF-β2 mRNA、p38MAPK,表明Th2细胞因子、TGF-β在气道重塑中可能起一定作用,提示p38MAPK可能与哮喘的发病过程并与气道重塑相关。  相似文献   
94.
C—myc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5.
三腔管历来都是用在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中,而用在直肠出血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我们在临床上遇到1例直肠急性大出血,应用三腔管的食管囊充气压迫止血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6.
荆祥  李倜  白建文  迟春媛  张海明  张学明 《口腔医学》2011,31(8):471-473,496
目的 评价即刻桩腔预备与延迟桩腔预备对3种根充糊剂充填根管根尖封闭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离体直根管牙105颗,截冠后随机分为5组。A组:牙胶尖+AH Plus根充(n=30);B组:GuttaFlow+单牙胶尖根充(n=30);C组:牙胶尖+ZOE根充(n=30)。D组:为阳性对照,牙胶尖根充(n=10);E组:为阴性对照,牙胶尖根充(n=5)。其中A、B、C各组内分别随机分为A1、A2、A3,B1、B2、B3,C1、C2、C3组(n=10)。各组均采用手用Protaper冠向下法预备根管。对A1、B1、C1组行即刻桩腔预备;A2、B2、C2组根充1周后行延迟桩腔预备。A3、B3、C3、D、E组不做桩腔预备。利用印度墨水染色,透明牙技术评价经即刻桩腔预备与延迟桩腔预备后剩余根充材料的根尖微渗漏情况。结果 即刻与延迟桩腔预备在相同根充材料之间对根尖的封闭性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同预备时机不同材料组间比较AH Plus组和GuttaFlow组好于ZOE组(P<0.05),AH Plus组和GuttaFlow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即刻与延迟桩腔预备对相同根充材料根尖封闭性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建议根充后行即刻桩腔预备并使用AH Plus或GuttaFlow做根充糊剂。  相似文献   
97.
美丽筒线虫是许多反刍动物和猪、猴、熊等口腔与食道粘膜和粘膜下的寄生虫,偶尔寄生于人引起美丽筒线虫病。本病是口腔科少见的寄生虫病,我科于1993年3月门诊发现1例美丽线虫病人,现报道如下:患者,赵某,女,45岁。因口腔内游走性异物感2年余。于1993年3月14日就诊。患者于2年前开始发觉口底粘膜下有  相似文献   
98.
急性肺损伤是由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炎症刺激因子启动的细胞内"瀑布式"反应所产生的,其治疗较为困难.Toll样受体在调节急性肺损伤后的炎症和修复机制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由Toll样受体依赖的基础激动因子NF-κB和干扰素调节因子的激活以及其后的转录表达,产生了高水平的前炎症介质和低水平的抗炎症分子表达,最终导致了疾病的发生.无论Toll样受体在对抗肺损伤时是否起到了保护作用,对信号传导的修饰和调节都可能成为治疗靶向.  相似文献   
99.
急性肺损伤是由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炎症刺激因子启动的细胞内"瀑布式"反应所产生的,其治疗较为困难。Toll样受体在调节急性肺损伤后的炎症和修复机制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由Toll样受体依赖的基础激动因子NF-κB和干扰素调节因子的激活以及其后的转录表达,产生了高水平的前炎症介质和低水平的抗炎症分子表达,最终导致了疾病的发生。无论Toll样受体在对抗肺损伤时是否起到了保护作用,对信号传导的修饰和调节都可能成为治疗靶向。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了解T-bet基因在头颈部鳞癌患者颈淋巴结中的表达特征和意义.方法 取喉癌、舌癌和下咽癌患者颈清扫新鲜和石蜡包埋的淋巴结标本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检测T-bet 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在鳞癌患者阳性转移淋巴结T-bet mRNA表达强度为(0.118±0.101);在阴性淋巴结中为(0.307±0.121),两者比较,P<0.05.喉癌、舌癌和下咽癌患者阳性颈淋巴结中T-be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11%、25.00%和10.00%;阴性淋巴结组织中分别为65.79%、62.50%和50.00%,P均<0.05.在颈部阳性淋巴结中的T-bet表达阳性率与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无关,Ⅲ期鳞癌患者的颈部阳性淋巴结中的T-bet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Ⅳ期患者.三种鳞癌患者中,T-bet表达阳性者5年生存状况比阴性者好,P均<0.05.结论 T-bet表达阳性的淋巴结患者的生存期延长;T-bet表达阳性的淋巴结受肿瘤转移侵犯的机会减少;T-bet阳性表达率可反映肿瘤的分子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