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0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及乳酸(lactate,Lac)水平在老年脓毒症患者体内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住院的脓毒症患者(普通脓毒症32例和脓毒性休克26例),29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作为肺炎对照组和22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普通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入院后第1、3及7天和健康对照组及肺炎对照组外周血Lac、PCT和CRP水平。所有患者随访28d,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果 普通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各时间点外周血PCT、CRP、La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或P<0.01)。入院后第1天,普通脓毒症死亡组PCT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脓毒性休克组死亡组PCT却下调(P<0.05)。脓毒性休克存活组第3天乳酸清除率(lactate clearance rate, LCR)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 入院后第1天,PCT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及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预测的AUC分别为0.741和0.817;入院后第3天,LCR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预测的AUC为0.903,PCT和第3天LCR对评估预后均有较好敏感性及特异性。结论 老年脓毒症患者外周血Lac、PCT和CRP高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且PCT、LCR可以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扶正利肺汤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Toll样受体(TLRs)2、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mRNA表达及对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以老年肺炎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组A,n=38,抗生素治疗组B,n=32)和对照者C组(n=25)作为研究对象。分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提取中性粒细胞mRNA,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TLR2,TLR4及MyD88mRNA表达;采用ELISA检测外周血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并观察临床表现。结果对照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有基础的TLR2、TLR4和MyD88mRNA表达和外周血TNF—α、IL-6产生,分别是0.812±0.227,0.021±0,017,0.948±0,082和(9.520±3.009)pg/ml,(28.820±8.172)pg/ml;而老年肺炎(A组、B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显著升高,A组分别是1.096±0.181,0.0394-0.023,1.031±0.088和(25.810±6.737)pg/ml,(65.660±21.296)pg/mhB组分别是1.061±0.226,0.037±0.022,1.029±0.072和(26.160±7.349)pg/ml,(65.960±19.586)pg/ml,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使TLR2、TLR4和Myd88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虽然无统计学差异,但A组治疗后TLR2mRNA和TLR4mRNA降低趋势更明显,P均〈O.10;两组(A组、B组)治疗后TNF。a和IL.6浓度均显著下降,TNF—α分别为(15.050±3.925)pg/ml,(16.250±3.320)pg/ml,IL-6分别为(39.900±1.634)pg/ml,(40.610±1.836)pg/m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4.254、3.816、3.734、4.007,P=0.002、0.004、O.005、0.003;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0,P=0.372);但A组发热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18,P----0.001);肺部炎症吸收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4.119,P=0.042);同时抗生素治疗时间亦缩短,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3.003,P=0.008)。结论中性粒细胞TLR2、TLR4-Myt)88信号传导通路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虽然扶正利肺汤单独治疗尚不能影响患者中性粒细胞TLR2、TLR4-Myd88mRNA的表达及细胞因子的释放,但在改善症状、肺部炎症吸收及减少抗生素使用均有益处,提示合理有效抗生素治疗协同扶正利肺汤治疗可能是老年人肺炎治疗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高龄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TLR4( Toll like receptors 4, TLR4 )表达情况。方法以高龄肺炎患者(肺炎组,n=49)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n=21)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离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提取中性粒细胞的mRNA,实时定量.PCR检测TLR4 mRNA表达,比较两组TLR4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肺炎PSI评分(pneumonia severity index, PSI)与TLR4mRNA相对表达量相关性。结果高龄肺炎组中性粒细胞TLR4 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中性粒细胞TLR4 mRNA相对表达量高(P〈0.05),两组间中性粒细胞TLR4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炎PSI评分与中性粒细胞TLR4 mRNA相对表达量成正相关(r=0.495,P=0.001)。结论中性粒细胞TLR4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在高龄肺炎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为高龄肺炎的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细菌脂多糖(LPS)对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表达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激酶(phosphorylated myosin lightchain kinase,P-MLCK)的诱导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PAEC,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2μg/mL LPS孵育1 h,经免疫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MLCK。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LPS刺激HPAEC后较生理盐水组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HPAEC在LPS刺激30、60 min后,P-MLCK表达由0.41±0.05分别增加至0.82±0.43和1.56±0.07(P<0.05,P<0.01),同时LPS 30 min组和60 mi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LPS刺激60 min后P-MLCK免疫反应细胞由1.25±2.1增加至16.4±4.8(P<0.01)。结论P-MLCK可能与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所致的内皮细胞屏障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iBond第7代自酸蚀树脂粘结剂涂布烤瓷牙活髓预备体,降低牙体敏感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需要烤瓷冠桥修复的活髓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涂敷自酸蚀粘结剂1周、半年和1年的疗效对比。结果涂敷自酸蚀粘结剂的实验组脱敏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iBond第7代自酸蚀树脂粘结剂涂布烤瓷桥活髓预备体,对于减轻或消除牙齿敏感症状即刻及远期疗效均较好,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比较ORODEKA PLEX?2.0、ProTaper、WaveOne Gold 3种机用镍钛锉预备单弯树脂模拟根管时中心定位能力的差异.方法 30个单弯树脂模拟根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分别使用3种根管预备系统按照厂家说明进行根管预备,预备前后分别用黑、红墨水注满后在体视显微镜下获取根管图像,使用Adobe Photoshop CC 2018和ImageView得到重叠图像并以根尖孔为圆心,设置10个测量点,记录每个点根管内、外侧壁树脂去除量之差,以此衡量根管预备系统的中心定位能力.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中心定位能力:1、9 mm处3组器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 mm处,ORODEKA PLEX?2.0组与WaveOne Gold组的中心定位能力优于ProTaper组(P<0.05);在3 mm、5~7 mm处,ORODEKA PLEX?2.0组中心定位能力优于WaveOne Gold组和ProTaper组(P<0.05);在4、10 mm处,WaveOne Gold组中心定位能力最差(P<0.05);8 mm处ORODEKA PLEX?2.0组中心定位能力更好.结论 实验结果显示ORODEKA PLEX?2.0组相较其他两组中心定位能力更佳.3组机用镍钛锉预备弯曲根管时能顺应根管原始形态,均能保持良好的根管形态.  相似文献   
67.
68.
3种根充糊剂充填侧支根管模型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3种根充糊剂对侧支根管的充填、封闭能力.方法 选取60颗离体牙分别于牙根距根尖孔3mm,6mm,9mm 处近远中面制备模拟侧支根管,制作侧支根管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个,分别采用牙胶尖加AH Plus糊剂冷侧方加压根充(A组)、流动牙胶GuttaFlow加单牙胶尖根充(B组)、牙胶尖加氧化锌丁香酚糊剂(ZOE)冷侧压根充(C组).利用X线根尖片测量充填糊剂进入侧支根管的深度并计数封闭的侧支根管数.对侧支根管用印度墨水染色,应用透明牙技术在体式显微镜下放大20倍测量各侧支根管渗漏情况.结果 根据充填材料封闭侧支根管率,3种根充糊剂对侧支根管的充填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A=B>C,有统计学意义;经统计分析,C组在9mm,6mm,3mm水平对侧支根管的充填效果均较差,A,B组在9mm,6mm水平对侧支根管的充填效果均较好.根据微渗漏情况,A,B组在3个水平对侧支根管的封闭能力好于C组,A组与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H Plus和GuttaFlow对侧支根管有较好的充填、封闭效果.  相似文献   
69.
额部岛状皮瓣修复鼻部肿瘤术后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额部岛状皮瓣进行鼻缺损修复的手术方法.方法 应用额部岛状皮瓣对10例鼻缺损患者行Ⅰ期鼻再造或修复,方法是在额旁正中皮瓣及额斜皮瓣的基础上设计额部岛状皮瓣,即以一侧滑车上动脉为蒂,皮瓣的"靴筒"部为皮瓣岛状转移的蒂部;而皮瓣的主体为越过额部的正中线直达对侧颞区的横向皮瓣,其中包括对侧滑车动脉供血区及颞浅动脉供血区.结果 术后10例患者随访6~9个月,再造鼻均获成功,鼻的外形及通气功能均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额部岛状皮瓣进行的鼻再造或修复的手术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皮瓣的血供可靠、手术可Ⅰ期完成、术后鼻外观良好等优点,是修复鼻缺损的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应用额部岛状皮瓣进行鼻缺损修复的手术方法.方法 应用额部岛状皮瓣对10例鼻缺损患者行Ⅰ期鼻再造或修复,方法是在额旁正中皮瓣及额斜皮瓣的基础上设计额部岛状皮瓣,即以一侧滑车上动脉为蒂,皮瓣的"靴筒"部为皮瓣岛状转移的蒂部;而皮瓣的主体为越过额部的正中线直达对侧颞区的横向皮瓣,其中包括对侧滑车动脉供血区及颞浅动脉供血区.结果 术后10例患者随访6~9个月,再造鼻均获成功,鼻的外形及通气功能均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额部岛状皮瓣进行的鼻再造或修复的手术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皮瓣的血供可靠、手术可Ⅰ期完成、术后鼻外观良好等优点,是修复鼻缺损的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