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评价慢性肾脏病(CKD)流行病学协作组(CKD-EPI)2009方程、CKD-EPI2012方程及简化MDRD(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方程在CKD分期中的作用及对常见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9-11月江苏省句容地区11 151例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监测血肌酐(Scr)及胱抑素(Cys-C)水平,用上述三种方程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对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在判断肾功能分期上,CKD-EPI(2009、2012)方程均与MDRD方程有较好一致性(P<0.001),其中CKD-EPI2012方程与CKD-EPI2009方程判断结果有极高一致性。而在无慢性肾病史人群中,MDRD、CKD-EPI2012方程均与CKD-EPI2009方程判断肾功能分期结果有较高一致性(P<0.001),Kappa值分别为0.662和0.654;CKD-EPI2012方程与MDRD方程分期结果仅有中度一致性。在所有研究对象中,采用Bland-Altman方法分析,MDRD方程、CKD-EPI2009方程与CKD-EPI2012方程对CKD分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70岁人群中CKD-EPI(2009、2012)方程与MDRD方程对CKD分期的一致性高于<70岁人群,且男性高于女性。CKD-EPI(2009、2012)方程计算GFR预测高血压的AUC值高于MDRD方程预测结果;CKD-EPI2012方程计算GFR预测脑卒中和冠心病的AUC值均高于MDRD方程预测结果,而CKD-EPI2009方程与MDRD方程计算的GFR预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DRD方程与CKD-EPI(2009、2012)方程对CKD分期结果具有中高度一致性,但后者估算的GFR对心血管预测价值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2.
国产羟乙膦酸钠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国产羟乙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羟乙膦酸钠组68例,服羟乙膦酸钠二疗程其共6个月,对照组48例;2组每日均服碳酸钙0.6g,维生素D125单位,连续半年,结果 羟乙膦酸钠组腰椎及髋部BMD均升高,骨痛明显改善,与此同时,血清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酸性磷酸酶及尿吡啶酚/肌酐比值明显降低,对照组用药前后无明显改变。不良反应轻。结论 羟乙膦酸钠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方便、经  相似文献   
13.
1600例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及诊断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28,自引:1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本地区正常人腰椎、髋部各部位骨密度( B M D)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和骨质疏松症( O P) B M D 诊断标准探讨。方法 采用双能 X 线骨密度仪测量1600例正常人腰椎前后位、腰3侧位、股骨近段各部位 B M D 值,其中女性1072例,男528例,年龄范围30~89岁,按10岁一个年龄组分为6组统计分析,同时分别以同性别、同部位峰值减低20及其25 S D 作为 O P诊断标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男女两性 B M D 值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女性各部位 B M D下降趋势较男性明显,其中50~59岁和60~69岁两年龄组骨量呈快速丢失阶段。两性骨丢失速度70岁之前 W ard's> L2 L4 > Neck > Troch,70岁之后 W ard's Neck> Troch> L2 L4。在减低20 S D 患病男性有288% ,女性有351% 的人已发生骨折。结论 为本地区不同性别、各年龄段 B M D 值及变化特点积累了数据和资料,同时提出为避免部分 O P患者误诊、漏诊,鉴于国情, O P诊断标准以减低20 S D 更合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探讨消化性溃疡(溃疡病)对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双能X 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了114 例溃疡病患者腰椎及右股骨上端(Neck、W ard 三角、Troch)的骨密度。结果 从疾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等方面将溃疡病患者BMD 的变化与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BMD 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溃疡病患者BMD 广泛低于对照组,以腰椎改变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溃疡病患者存在明显骨丢失,其骨质疏松症(OP)患病率为男31.03% 、女42.86% 。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6岁。维持性血液透析11年,南于经费原因,前8年均没有充分透析,第9年起至今,血液透析3次/周。2008年1月28日因“咳嗽1周”开始服用头孢氨苄缓释片0.5g,2次/d,克咳胶囊0.3g,3次/d。2008年1月29日夜间出现幻视、幻听、情绪激动、易激惹、烦躁不安、失眠,无头痛、呕吐,无肢体运动障碍,第2天到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6.
17.
南京地区正常人骨定量超声测定及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南京正常人跟骨超声随增龄骨量丢失及骨质疏松(OP)患病率和骨折发生率。方法 采用美国Iamar Achilles跟骨定量超声仪,对南京地区3018名20~89岁健康人(男1120人、女1898人)行跟骨定量超声参数测量。结果 男女跟骨峰值骨量出现在20~29岁,男性随增龄参数值缓慢下降,女性从50岁开始各参数值陡然迅速下降,持续约20年,此后下降稍缓慢。男女两性在各年龄组中STI丢失率最高,OP患病率男性32%;女性53%,骨折发生率男性7%;女性13%。结论 跟骨BUA、SOS、和STI值随年龄增长而逐年减少,其中男性变化趋势不如女性明显,女性OP患病率和骨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8.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 :我院 1999年 7月至 2 0 0 1年 12月门诊及健康体检女性 ,除外影响骨代谢的各种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肾脏疾病及子宫附件切除等。绝经后妇女组 (绝经组 ) :为绝经 5年以上女性 ,5 0例 ,年龄 60~ 75岁 ,平均 (67 5± 4 1)岁。未绝经妇女 (正常组 )5 0例 ,年龄 2 8~ 48岁 ,平均 (4 2 3± 7 1)岁。   2 .方法 :(1)跟骨定量超声检测 :采用美国Luuar公司生产的Achilles expvess 2 0 0 0型跟骨定量超声仪 ,右跟骨消毒后置入超声波槽内 ,测定超声振幅衰减 (BU…  相似文献   
19.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害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年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肾脏病变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病变之一.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且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尿蛋白常规检查也多为阴性,这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1].  相似文献   
20.
绝经妇女骨丢失率及骨吸收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南京市区妇女骨丢失率及骨吸收指标与绝经时间的关系,为早期防治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测定576例妇女骨吸收指标尿吡啶酚(Pyr)浓度,其中233例同时测量腰椎2-4、左髋部胫骨密度,按中青年、围绝经期,绝经早期,绝经晚期分4组。结果:(1)腰椎2-4、股骨颈骨密度年下降率:围绝经期与绝经前相似为0.6%、0.5%;绝经早期为2.3%、0.9%,绝经期晚期为1.0%、1.6%。(2)围绝经期、绝经早期及绝经晚期与中青年尿Pyr/Cr(肌酐)比较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后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骨质疏松伴发率分别为0、2.2%、22.8%、67.6%。(3)围绝经期及其后妇女中,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3组间尿Pyr/C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围绝经期及其后妇有吸收指标处于稳定的高水平。(2)围绝经期丢失率与绝经前相当;绝经早期妇女以松质骨为主的腰椎骨量丢失最快,以后下降处于稳定状态;随年龄增长,股骨颈骨量年丢失率逐渐增加。(3)骨密度与骨吸收指标之间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