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7篇
医药卫生   5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78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38例行常规治疗和40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2、24h后血气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2h后pH、PaO2、PaCO2三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24h后,两组三项指标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沪〈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减少呼吸机感染,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电刺激结合手法按摩对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PS)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MPPS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红外线组(30例),电刺激组(31例)和联合组(电刺激+手法按摩,32例)三组。红外线组给予红外线照射治疗,照射患者疼痛明显部位(下腹部或者腰骶部),照射距离15~20 cm,每日1次,每次30 min,共治疗10次;电刺激组给予电刺激治疗,先行经皮神经电刺激,频率80~120 Hz,脉宽80~120 μs,治疗15 min;然后行内啡肽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脉宽230~270 μs,频率2~4 Hz,治疗15 min,1日1次,每次30 min,共治疗10次;联合组在电刺激的基础上给予手法按摩,每次电刺激结束后(方法与电刺激组相同),由经过培训的有经验的康复治疗师给予盆底肌筋膜手法按摩治疗15 min,每日1次,共治疗10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治疗后),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的目测类比法(VAS)评分及盆底表面肌电评估(Glazer评估)测量指标的变化、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的疼痛复发情况。 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的VAS评分、前后静息电位及变异性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联合组和电刺激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分别为(2.15±1.43)分和(3.75±1.62)分,明显优于红外线组[(5.02±1.5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和电刺激组的总有效率(联合组96.87%、电刺激组80.65%)及前后静息电位及变异性亦均显著优于红外线组(红外线组总有效率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联合组的VAS评分、前后静息电位及变异性亦明显优于电刺激组(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联合组、电刺激组、红外线组的疼痛复发率分别为6.25%、25.81%和5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电刺激联合手法按摩是治疗MPPS的有效方法,可降低疼痛的短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比较改良连续血糖监测方法(CGMS)、传统CGMS及指血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治疗方案的影响.方法 入选60例T2DM3患者,随机均分为CGMS改良组(改良组)、CGMS常规组(常规组)、多次指尖血监测组(指血组).常规组采取将72 h CGMS结果一次性下载后进行分析再指导调整胰岛素的治疗方案,改良组采用每24 h分段下载1次血糖监测结果,相应地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多次指尖血监测组根据各时点(三餐前、后、睡前)每日7次指尖血血糖值的结果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第4~6日3组均行CGMS监测,每日分析监测结果,比较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改良组及指血组从第2天开始血糖均值即出现明显下降,而常规组需待第4天调整治疗后血糖均值才开始出现下降,改良组血糖下降的速度及程度均优于指血组及常规组(第2天3组血糖均值改良组:常规组:指血组分别为7.94±1.05:8.92±1.48:7.84±0.69,P<0.01;第6天为6.41±0.50:6.74±0.81:7.15±0.65,P<0.01);3组的血糖波动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无显著性差异;3组高血糖比例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改良组下降更为明显(第1天高血糖比例3组分别为51.9%:54.3%:58.6%,第6天为16.5%:25.6%3:2.7%,P<0.01);3组低血糖比例随治疗进行均有所增加,但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第1天低血糖比例3组分别为0.4%:1.2%:2.1%,第6天为2.7%:2.2%:3.4%,P>0.05);3组患者的血糖异常比例均呈现下降趋势,改良组下降尤为明显.结论 改良CGMS可更快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24.
应用SELDI技术建立喉癌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筛选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建立喉癌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筛选模型.材料与方法: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及WCX2蛋白芯片对33例喉癌患者、30例声带息肉患者血清样本进行分析,将获得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比较分析,并建立喉癌的筛选模型.结果:喉癌组与声带息肉对照组共有27个蛋白质具有显著性差异;以其中3个蛋白质生物标志物(质/荷比分别为2 779、4 626和5 663)组建的筛选模型检测灵敏度为93.9%,特异性为100%.结论:建立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能够区分喉癌与声带息肉患者,SELDI技术在喉癌的诊断及肿瘤特异性蛋白质生物标志分子的筛选等方面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5-烯丙基-7-二氟亚甲基白杨素(ADFMChR)激活过氧化物酶活化因子受体γ(PPARγ)抑制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生长;平皿克隆形成法检测细胞锚定依赖性生长;软琼脂克隆形成法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结果:细胞计数结果显示,ADFMChR延长SMMC-7721细胞倍增时间,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呈剂量依赖性。但是对预先用PPARγ阻断剂GW 9662孵育30分钟的SMMC-7721细胞,ADFMChR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降低;平皿克隆、软琼脂克隆形成法结果显示,ADFMChR抑制SMMC-7721细胞的锚定依赖性生长能力和锚定非依赖性生长能力,而GW 9662可以降低ADFMChR对SMMC-7721细胞的增值抑制作用。结论:ADFMChR具有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作用,其机制与激活PPARγ有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的效果。方法:对2000年8月~2004年12月收治的46例患者进行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结果:患者面肌及眼睑痉挛强度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有19例复发,无全身及局部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7.
小儿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临床探讨(附17例报告)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儿科(110003)富建华,朴英爱,田英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心脏外科张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为小儿危重病种之一。大多数病例预后欠佳。本文总结了1984年12月~1994年11月我...  相似文献   
28.
有机磷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居住环境。由于发现有机磷农药暴露与胎儿神经管畸形、内脏畸形等出生缺陷有关,故其生殖毒性及其机制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环境医学领域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有机磷农药对雌性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对性周期和性行为的影响以及对生殖结局的毒性作用,并探讨其产生生殖毒性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29.
绿脓杆菌是大面积灼伤感染的一种主要致病菌,目前尚乏特效药物可以完全控制和扑灭。自上海第二医学院创造性地应用噬菌体治疗并获得显效以后,给严重灼伤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我院近几年来,在大面积灼伤的抢救中,分离了三批绿脓杆菌噬菌体用于治疗,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我们分离与应用的方法及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0.
敌百虫暴露对小鼠及胎鼠生殖发育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斐  田英  沈莉  冯易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5):595-596
目的研究母鼠器官形成期经口暴露较低浓度的有机磷农药-敌百虫,对母鼠生殖功能、内分泌功能及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在胎儿器官形成期即妊娠第6~15d经口灌胃染毒敌百虫,剂量分别为0,12.5,25和50 mg/kg。在妊娠第17d经眼球取血后处死孕鼠,研究在本实验剂量下,敌百虫对孕鼠生殖功能、内分泌功能以及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1)母鼠器官形成期经口暴露敌百虫,可导致各实验组胎鼠外观畸形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2)各剂量敌百虫暴露对孕鼠的生育力及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表现在孕鼠的体重、卵巢脏器系数、胎盘脏器系数、黄体数、着床率、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数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除50mg/kg剂量敌百虫的暴露可引起母鼠血清雌二醇浓度下降外,其他各剂量组母鼠血清和卵巢的雌二醇浓度均未见明显影响。结论在本实验剂量下,器官形成期雌鼠经口暴露敌百虫对子代胚胎的生长发育有影响,表现为胎鼠的畸形发生率增加,但对母鼠的生殖功能、内分泌功能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