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医药卫生   6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目的:对急性胆囊炎超声诊断以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被确认为确诊为急性胆囊炎,对患者手术病理结果和超声声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依据胆囊和周围组织的关系、Calot 三角的声像图对患者的胆囊粘连情况进行判断,检查结果显示4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中有32例胆囊粘连,超声检出粘连28例,检出率为87.5%,超声检出评估胆囊粘连结果和术后病理证实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依据声像图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病因诊断,对术中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应用超声对胆囊炎的病因诊断结果和术后病理证实结果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在外科手术治疗前行腹部系统超声检查,可准确评估患者胆囊张力、囊壁厚度、胆汁情况和超声墨菲氏征反应等相关情况,便于指导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新引种的抗糖尿病植物亚贡Smallanthus sonchifolius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NMR和MS等波谱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亚贡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5,8-二羟基-(5H,8H)-β-紫罗兰醇(Ⅰ)、对映-贝壳杉烷-3β,16β,17-三醇(Ⅱ)、对映-贝壳杉烷-16β,17-二醇-19-酸(Ⅲ)、3,4-二羟基苯甲醛(Ⅳ)、正二十五醇(Ⅴ)和正二十八醇(Ⅵ)。结论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为首次发现的β-紫罗兰醇型新化合物,命名为亚贡醇(sonchifolol)。  相似文献   
93.
染色体3p14.2-14.3区域一个与鼻咽癌相关新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染色体3p14.2-14.3区域寻找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新基因。方法:运用RACE方法获取基因全长cDNA序列,pEGFP质粒和脂质体共转染COS7细胞进行新基因的蛋白质定位。结果:在3p14.2-14.3区域克隆了一个在鼻咽癌中表达不调新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被命名为CPCDR1,编码109个氨基酸,其蛋白质聚集在细胞核内,其基因组由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组成。Northern印  相似文献   
94.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芳 《临床医学》1999,19(11):48-49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高危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速室颤,经过利多卡因等治疗后无效,改用静脉胺碘酮给药。结果:28例AMI发病2 ̄12小时发生室速、室颤,经静脉应用胺碘酮,0.5 ̄2小时内均有效。  相似文献   
95.
染色体 3p的纯合性缺失 (homozygousdeletion ,HD)和杂合性丢失 (lossofheterozygosity ,LOH)与包括肺癌、鼻咽癌等在内的多种人类实体肿瘤相关。 3p1 2 - 1 4、3p2 1、3p2 5- 2 6是肺癌中缺失频率最高的染色体位点。有研究证明 ,3p的缺失是肺癌变过程中最早发生的遗传学改变 ,发生在肺癌变过程的增生、间变期病变 ,提示染色体 3p可能存在多个与肺癌癌变启动机制相关的抑瘤基因。目的和方法 :为了鉴定、克隆人类染色体 3p1 2 - 1 4区域与肺癌相关的新基因。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 ,通过…  相似文献   
96.
患者因诊断为右下肺肿瘤性病变,拟手术治疗。手术所见:右肺灰褐色,多处黑色素沉着,右下肺后基底段3cm×32cm实性包块,右下肺多处炎性改变。病理报告:右下支气管扩张伴局灶性出血肺梗死。讨论 肺组织供氧来自三方面:肺动脉系统、支气管动脉系统及局部肺野的气道。所以肺栓塞后,当支气管动脉和/或气道受累,肺动脉压增高,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间侧支循环不能有效建立时才发生肺梗死,其发生率不到10%。肺梗死区域内肺泡或间质内出血性改变,邻近肺组织发生水肿和肺不张。梗死区有明确红色实质界限,范围1~5cm,呈楔形,基底为周围肺实质,尖端…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5A随访模式在胃癌患者鼻肠管带管居家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2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置鼻肠管并带管出院的132例胃癌患者资料,其中男101例,女31例;年龄28~80 (61.7±11.3)岁。132例患者中,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为对照组,采取鼻肠管常规护理;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收治的92例胃癌患者为研究组,采取5A随访模式进行居家延续性护理。出院1周后,对两组患者鼻肠管堵管的发生率、健康教育知晓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鼻肠管堵管发生率为15.0%(6/40),研究组患者鼻肠管堵管发生率为3.3%(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P=0.022)。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为82.5%(33/40),研究组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为94.6%(8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P=0.044)。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2.5%(33/40),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4.6%...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研究孕晚期孕妇血浆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水平与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溶血病(HDFN)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入资中县人民医院的100例O型血Rh(D)阳性孕晚期孕妇,所有孕妇与其配偶的血型均不相同,测定孕妇血浆VE-Cad水平与IgG抗A/B抗体效价。根据HDFN发生情况划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研究组发生HDFN,对照组未发生HDFN。比较两组孕妇的血浆VE-Cad水平与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并分析其与患儿总胆红素的相关性,选取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DFN产前诊断中VE-Cad水平与IgG抗A/B抗体效价的临床价值。结果 研究组孕妇的血浆VE-Cad水平与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总胆红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孕妇血浆VE-Cad水平与新生儿总胆红素呈正相关(r=0.42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孕妇血浆VE-Cad水平诊断HDF...  相似文献   
99.
钱海鹏  向阳  田芳  李雷 《癌症进展》2005,3(3):261-264
目的应用体外转录法大量制备人野生型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mRNA,转染人造血干细胞后检测P糖蛋白表达.方法含人野生型MDR1基因的cDNA经酶切连接后构建可体外转录的模板,经体外转录得到mRNA,转染人造血干细胞,通过RT-PCR法检测mRNA及Western-bloting法检测P糖蛋白表达.结果转染后细胞mRNA相对含量(1.380)明显高于对照组(1.105)(P<0.01);Western-bloting可见转染组MDR1基因编码的P-gp蛋白条带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经体外转录法可大量制备人野生型MDR1基因的mRNA,并可成功应用于转染人造血干细胞,产生P糖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TLR3激动剂Poly I:C对B细胞功能的影响,包括细胞增殖、共刺激分子表达、细胞因子和抗体的分泌情况。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小鼠脾脏CD19+B细胞,RT-PCR法证实其表达TLR3。体外用Poly I:C刺激B细胞一定时间后,CFSE分裂法检测B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B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CBA(cytometric bead ar-ray)法或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含量,CBA法检测B细胞分泌Ig的亚型。结果 Poly I:C可以促进B细胞增殖,上调B细胞表面CD40、CD80、CD86和MHC II类分子的表达,促进IL-6和TNF-α的高分泌,诱导IgG1κ抗体的产生。结论 Poly I:C可以通过促进增殖、细胞因子分泌,诱导抗体产生和上调共刺激分子表达等多方面调节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