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100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患者 男,56岁.因"发现右颞顶部肿块2年,逐渐增大"入院.体检:右颞顶部可见一皮下包块,大小约13 cm×13 cm,质韧,表面光滑,无压痛,边界清楚.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PACS服务器和光盘库的管理与维护.材料与方法系统采用菲特公司多服务器PACS软件-MiNet系列,支持DICOM3.0标准,其中连接CT和MR设备、两台服务器、一个光盘库、五个工作站、两个登记站,系统采用100M In-tranet网.结果经18个月的运行实现了数字图像在放射科的PACS内传输、存储、管理和备份.结论服务器和光盘库是PACS的重要环节,其管理与维护是实现PACS系统稳定性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3.
异位胸腺瘤CT与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腺瘤是纵隔常见的肿瘤之一,异位胸腺瘤少见,其定性及定位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其影像表现国内外报道少见。笔者报道3例异位胸腺瘤的CT及MRI表现,并结合文献分析,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4.
脑内环状强化病变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分析脑内环状强化病变的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特征,评价其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55例脑内环状强化病灶,胶质母细胞瘤17例、转移瘤19例、放射性坏死11例,脑脓肿8例.单体素PRESS(TE 135 ms)序列采集病灶中心(非强化区)和整个病灶(非强化区和环状强化病灶).结果①胶质母细胞瘤病灶中心和整个病灶高Lip峰3例,高Lac峰14例;病灶中心Cho/Cr 1.80±0.17(0.57~3.47),整个病灶Cho/Cr 4.17±0.26(2.03~8.57),P值0.001.13例病灶中心检测到NAA峰(76.5%).②转移瘤病灶中心和整个病灶高Lip峰11例(57.9%),高Lac峰8例;病灶中心Cho/Cr 1.08±0.24(0.68~2.71),整个病灶Cho/Cr 3.62±0.38 (1.02~7.19),P值0.031.病灶中心检测NAA峰5例(26.3%).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瘤病灶中心NAA和Lip出现几率差异显著,P值分别是0.003和0.013.③放射性坏死病灶中心Cho/Cr 1.67±0.32(0~2.12),整个病灶Cho/Cr 2.13±0.33(1.08~3.59),P值0.334;并与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瘤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是0.004和0.028.④8例脑脓肿病灶中心Lac峰外,7例显示AA峰,5例Ace峰,3例Suc峰;2例Ala峰;1例Lip峰;1例Cho和NAA峰.结论 1H MRS能提供脑内环状强化病变的病理组织学信息,高Cho/Cr有助于鉴别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病灶中心NAA峰提示胶质母细胞瘤可能性,脑脓肿有特征性AA峰.  相似文献   
25.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合并肺孢子虫肺炎的影像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艾滋病病人合并肺结核(TB)与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影像学特征差异,探讨其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CD4细胞低200个/μL的艾滋病病人,19例感染肺结核,13例PCP,分别比较病变的影像学特征与病变的分布范围。结果 PCP与TB比较,影像学上毛玻璃密度影、斑片状渗出、大小不等结节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两组病变均可能出现病变多于3个肺野(84.62%,63.16%,P〉0.05)。感染TB时,粟粒结节、增殖病变、空洞、肺外感染、胸水,虽然发生率稍高,但两组间差别仍无显著性(P〉0.05)。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时多为TB(P〈0.05),PCP更多出现肺大片实变与肺气囊(P〈0.05)。TB病变多位于上肺尖段或下叶背段(42.11%,7.69%,P〈0.05),病变的发展多由上肺往下肺进行(31.58%,P〈0.05)。患PCP时,病变主要位于下肺(53.85%,15.79%,P〈0.05),其发展主要由下肺往上肺(38.46%,5.26%,P〈0.05),由肺门向外带(30.77%,P〈0.05)。结论 在艾滋病期,当CD4细胞计数〈200个/μL时,感染TB与PcP均可能出现毛玻璃影、大小不等结节影,双肺弥漫性改变。TB更多出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病变多在上肺尖段及下叶背段,由上向下蔓延。出现大片实变,肺气囊,病变由下肺向上蔓延,由肺门为中心向外扩展,则诊断为PCP。  相似文献   
26.
^1HMRS在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1HMRS)和化学位移成像 (chemicalshiftimaging ,CSI)研究人脑梗塞中代谢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评价1HMRS在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2 8例脑梗塞患者根据发作时间将其分为 :超急性期 (6小时内 ) 2例 ;急性期 (6小时后至 2天内 ) 6例 ;亚急性期 (2天后至 6周内 ) 12例 ;慢性期 (6周后 ) 8例。将正常对侧相同部位 2 0例作为自身对照组。应用定点分辨选择波谱 (pointedresolvedselectivespectroscopy ,PRESS) /TE 13 5msCSI和两侧相对应部位PRESS/TE 13 5ms单体素采集。测算N 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肌酸 (Cr)、含胆碱类化合物 (Cho)与对照组的比值及同侧NAA/Cho、NAA/Cr、Lac/Cho(乳酸 /含胆碱类化合物 )的变化。结果 超急性期 2例出现Lac而NAA、Cho、Cr改变不明显 ;急性期 5例Lac增加 ,NAA开始减少 ,Cr稍降低 ,Cho未见明显改变 ;亚急性期Lac进一步增加 ,2例复查患者 2周后Lac开始下降 ,但仍维持较高浓度 ,NAA继续减少 ,Cr降低 ,Cho稍减少 ;慢性期NAA、Cr进一步减少 ,3例在病灶区仍检测到一定浓度Lac ,5例未见明显的Lac ,3例 6个月后病灶边缘Cho浓度比对侧高 ,5例Cho降低。另外 3例亚急性期、2例慢性期明显脂肪峰。同对照组比较 ,2 8例患者总的NAA下降最明显 ,  相似文献   
27.
PACS实现方案及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国内医院实现PACS的方案和策略。材料与方法 系统采用菲特公司最新的多服务器PACS软件-MiNet系列,全面支持DICOM 3.0标准,其中连接CT和MR设备、2台服务器、个光盘库、5个工作站、2个登记站,系统采用100M Internet网。结果 成功的实现了数字图像在放射科的PACS内传输、存储、管理和备份,而且可以方便地编辑、打印全中文报告。结论 在医院组建PACS系统是实用、可行的,但是同时要有策略的选择合作伙伴和有步骤的实施。  相似文献   
28.
螺旋CT对良恶性肺结节生长变化的观察与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观察肺结节生长变化及良恶性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5个体外结节模型、6 5例肺内结节接受螺旋CT扫描 ,测量结节 2D直径和面积及 3D容积 ,体外结节数据与原始数据比较 ,肺内结节通过大小变化计算倍增时间来预测其良恶性 ,结果与手术病理或追踪 2年以上结果比较。结果 按肺癌标准生长模式 ,癌结节 4w后直径、面积和容积分别增大超过 3%、7%和 11% ;体外结节2D和 3D误差为 8%和为 3% ;肺内结节 2D、3D结果准确度分别为 78.5 %、95 .4 % ,3D结果优于 2D结果 ,P <0 .0 5。结论 螺旋CT 2D和 3D测量能很好地观察肺结节的生长变化 ,倍增时间能准确反映结节性质 ,3D容积测量更为准确 ;肺结节尤其是直径小于 2 4mm者CT短期复查 (4w内 )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9.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 (1H MRS)连续检测大鼠自由落体脑外伤模型伤后 16 8h内脑内代谢改变。材料与方法 雄性SD大鼠 5 5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假手术组 ) 10只和损伤组 4 5只 (含轻、中、重度 3组各 15只 ) ,于伤后 1~ 16 8h不同时间点进行1H MRS检测 ,观察N 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胆碱类化合物 (Cho)、肌酸 (Cr)和乳酸(Lac)代谢物变化 ,损伤侧及对侧皮质的代谢物比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5只动物在 1h1H MRS检测后处死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轻、中、重度组损伤侧皮质NAA/Cr伤后 1h分别降低了 16 %、2 9%、4 0 % ;各组NAA/Cr随着时间逐渐降低 ,最大降低幅度分别为 2 8% (2 4h)、37% (2 4h)、5 4 % (4 8h) ;其后轻度组NAA/Cr逐渐恢复 ,16 8h可达对照组水平 ,而中、重度组NAA/Cr则未完全恢复。伤后NAA/Cr水平与打击力大小呈明显负相关 (r =- 0 .6 4 ,P <0 .0 1)。轻、中、重度组损伤侧皮质Cho/Cr伤后 1h分别降低 12 %、16 %、31% ,最大降低幅度分别为 2 7% (6h)、30 %(6h)和 39% (3h) ,其后恢复 ,伤后 16 8h分别恢复到 10 2 %、114 %和 83%。中、重度组损伤对侧皮质NAA/Cr、Cho/Cr在伤后亦见降低 ,但不及伤侧明显。损伤侧皮质Lac/Cr升高 ,以重度组改变较持久。结论 1H MRS能无创性动态定量监测脑外  相似文献   
30.
自发性肾出血少见,1856年Wünderlich等首先描述了自发性肾包膜下和肾周出血(spontaneous subcapsu lar and perinephrichemorrhage,SSPH),是排除了临床上有明确的外伤、肾穿刺活检和抗凝治疗等诱发病史后,指原因不明的肾出血进入肾包膜下和肾周间隙的病例[1]。在其治疗前,应首先明确出血的发生,确定出血的原因。CT诊断在其临床评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我院9例手术病理证实自发性肾包膜下和肾周出血的CT特征,评价CT在明确其病因方面的价值。1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例自发性肾包膜下和肾周出血病人的CT特征和病因学诊断,男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