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肝素耐药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自1998年1月至2007年5月我科对1258例心脏病患者行CPB心脏直视手术,术中19例患者(心脏粘液瘤7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房间隔缺损2例、法洛四联症2例、室间隔缺损1例、右心室双出口1例)出现肝素耐药,男8例,女11例;年龄4~58岁(37±12岁)。其中14例补充肝素后全血激活凝血时间(ACT)480s;5例补充肝素后ACT仍480s,给予静脉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全血后ACT达480s以上;平均追加肝素13750U。另有3例CPB术中ACT很快缩短,平均再补充肝素7500U后ACT480s。结果 19例患者CPB时间58±2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5±22min;心脏自动复跳17例,15~30J除颤心脏复跳2例;住ICU时间1~3d,平均住院时间14.5d,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3例(68.4%),随访时间2~26个月,心功能恢复至Ⅰ级11例,Ⅱ级2例,无栓塞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失访6例。结论 CPB心脏直视手术中肝素耐药常见于心脏粘液瘤、感染性心内膜炎及紫绀型心脏病等,与血液中出现类似肝素的粘多糖物质、抗凝血酶Ⅲ(ATⅢ)含量及活性低、血小板计数增高、术前抗凝治疗及使用避孕药等因素有关,术中需加强ACT的监测。  相似文献   
62.
李钢  甘崇志  丛伟  谢家勇  王学海 《西部医学》2013,25(8):1193-1197
目的比较腋下小切口与胸腔镜(VATS)肺减容手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重度COPD的患者118例,分成小切口组62例和胸腔镜组56例,分别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患者疼痛强度,术前、术后患者肺通气功能、动脉血气的变化及6min步行距离(6MWD)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均有1例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两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中出血、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切口组术后发生肺持续漏气(>7d)、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气管切开、心律失常、死亡者分别为7、1、4、1、1、7和1例,VATS组分别为5、0、4、1、1、7和1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患者疼痛强度比较,小切口组轻、中、重度疼痛分别为17、40和5例,VATS组轻、中、重度疼痛分别为35、20和1例。两组术后的FEV1、TLC、RV、PaO2、PaCO2、6-MWD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腋下小切口与VATS治疗重度COPD安全,疗效相当。VATS在治疗重度COPD上,较腋下小切口创伤更小,疼痛更轻,恢复更快,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但费用较腋下小切口高。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选择性肺动脉灌注在肺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导管和化疗泵行选择肺动脉灌注对80例晚期肺癌患者进行了治疗。结果80例晚期肺癌患者中肺部包块缩小60例,症状好转或明显缓解70例。结论选择性肺动脉灌注方法简单、有效,操作较安全,不失为治疗晚期肺癌的一种较好手段。  相似文献   
64.
60岁以上患者全肺切除术42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术前肺功能评价与老年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对42例60岁以上行全肺切除术患者,术前测定VC%、MVV%、FEV1%、DLCO%、屏气试验、血气分析,并与术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较严重并发症12例,死亡2例。无并发症组与并发症及死亡组术前肺功能指标有显著性差异的是FEV1%、DLCO%和屏气时间。当MVV%〈60%、FEV1〈50%、DLCO%〈50%、屏气时间〈30s时,全肺切除术后风险明显增高。结论对于需行全肺切除的老年患者,综合正确评价患者的肺功能情况,积极的围术期处理,既可避免让一些患者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又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三尖瓣关闭(TI)不全外科治疗的手术特点、方法和疗效。方法行手术治疗的262例TI病人中,器质性TI16例,功能性TI246例,采用三尖瓣成形术(TVP)257例,三尖瓣置换术(TVR)5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0例,手术死亡率为3.82%。术后随访116倒,平均随访(31.5±11.1)个月。远期死亡3例,远期存活113例中心功能Ⅰ级23例,Ⅱ级71例,Ⅲ级15例,Ⅳ级4例。结论无论是器质性或功能性TI,多数可以行TVP,对无法行成形术的病例应行TVR。右心衰竭与心律失常是三尖辫手术早期和晚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围手术期应加强右心功能的维护和心律失常的防治。  相似文献   
66.
目的总结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ject,ASD)的临床经验,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分析23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单纯继发孔AS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经胸微创封堵术9例(A组),行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14例(B组)。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23例手术全部成功,其中A组1例术后3小时封堵器脱落,换用大号封堵器后再次封堵成功;B组1例术后胸腔内大出血再次开胸止血,1例伤口出现排骨蜡反应。A组在手术时间、总出血量、ICU时间、术后带气管插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均优于B组(P〈0.05)。23例患者经1~10个月随访,均无死亡及残余分流。结论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ASD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总结胸腺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146例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切除率为97.3%(142/146),围术期死亡率4.1%(6/146)。随访135例,其中单纯胸腺瘤患者68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1%(64/68)、86.6%(52/60)、77.1%(37/48);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67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67/67)、92.7%(51/55)、85.7%(36/42),两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Masaoka病理分期,患者5年生存率Ⅰ期96.8%(30/31)、Ⅱ期88.9%(32/36)、Ⅲ期55.0%(11/20)、Ⅳ期0(0/3);其中Ⅰ、Ⅱ期5年生存率95.5%(62/67)高于Ⅲ、Ⅳ期5年生存率47.8%(1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胸腺瘤以外科手术为主,Masaoka分期有助于手术指征的选择,并能有效的判断手术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术后乳糜胸患者27例中,保守治疗10例,手术治疗17例。结果:保守治疗全部治愈。手术治愈16例,术后死亡1例。结论:要把握好保守治疗的时限和手术指征。手术治疗采取结扎胸导管的办法,其疗效肯定,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69.
目的总结68例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经验,评估其术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2月-2011年12月进行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的68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成形术的方法为:人工瓣环植入、双孔成形、后瓣矩形切除、赘生物切除及心包补片修复、腱索转移等。术中采用注水实验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成形效果。结果 68例患者中手术死亡2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肺部感染3例。全部患者术中注水实验和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成形效果满意。存活66例患者随访6个月,术后10 d、6个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缩小。术后6个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或微量反流33例,轻度反流27例,轻~中度反流5例,中度反流1例。结论根据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特征,选择相应的二尖瓣成形技术,可以取的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0.
中青年单侧自发性气胸同期双侧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青年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同期行双侧微创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03年3月—2008年12月在我科接受经腋下小切口(LAT)或电视胸腔镜(VAT)同期双侧微创手术治疗的413例中青年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时间段行单侧微创手术治疗的458例中青年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患者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病检证实均有肺大疱存在。双侧组手术时间长于单侧组,术中失血量多于单侧组,住院费用亦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留置胸引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02例,双侧组随访287例(69.5%),单侧组随访315例(68.8%);随访时间(21.5±9.3)个月,双侧组无气胸复发;单侧组1例术侧复发气胸,19例(6.0%)对侧发生气胸,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往往双侧肺叶都有相对称的肺大疱病变存在,主要位于上叶尖段;同期双侧微创手术切除肺大疱,能有效地预防气胸复发和对侧发作气胸,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