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青少年霍奇金淋巴瘤(HL)的最佳治疗方案尚不明确。本研究目的是通过总结青少年HL的临床特点、采用ABVD方案治疗的效果,研究其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初治儿童和青少年HL患者纳入研究。低危HL采用ABVD方案化疗4个疗程。中、高危HL采用ABVD方案化疗6个疗程。低危HL患者化疗结束达完全缓解后取消放疗,其余患者接受侵犯野低剂量放疗(IFRT)。分析临床疗效并与儿童HL治疗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共90例患者入组,其中儿童57例,青少年33例。青少年HL中女性比例较儿童高(36.6%vs.18.2%)。与儿童HL相比,青少年HL结节硬化型较多,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较少(P=0.01 1);Ⅳ期和高危患者相对较多,但差异无显著性。中位随访时间51个月,全部患者的4年EFS为(81.6±4.4)%,4年0S为(96.1±2.2)%。儿童组(n=57)和青少年组(n=33)的4年EFS分别为(80.7±5.7)%和(83.4±6.9)%(P=0.715),其4年0S分别为(94.0±3.4)%和100%(P=0.122)。结论青少年HL与儿童HL的临床特征不同,Ⅳ期和高危型患者比例相对较高,但采用ABVD方案联合放疗治疗后可获得与儿童HL同样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伴骨髓转移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NB)患者治疗后骨髓缓解速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从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初诊时已有骨髓转移的Ⅳ期高危NB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个疗程化疗后骨髓获得完全缓解(CR)定义为快速骨髓缓解组,2个程化疗后骨髓获得CR定义为缓慢骨髓缓解组。并对综合治疗后获得CR或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的73例患者的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73例患者,中位年龄4.0(1.6~9.8)岁,男52例、女2l例。快速骨髓缓解组19例,缓慢骨髓缓解组54例。全组4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和总生存率(OS)分别为(15.6±4.9)%和(28.9±6.4)%。快速骨髓缓解组与缓慢骨髓缓解组4年EFS分别为(25.9±12.3)%和(12.4±5.0)%(P=0.033),4年0S分别为(51.6±15.2)%和(22.6±6.6)%(P=0.0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髓缓慢缓解是影响骨髓转移的高危NB患儿EFS的不良因素(P0.05);无维持药物治疗、N-myc基因扩增是影响0S的不良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示,N-MYC扩增、骨髓缓慢缓解为患者0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5);仅骨髓缓慢缓解是E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5)。年龄≤2岁NB患者骨髓快速缓解的比例高于年龄2岁患者(x~2=5.608,spearman相关系数=0.277,P=0.018)。结论本研究显示骨髓转移的高危NB患者治疗后骨髓快速缓解者预后好于缓慢骨髓缓解者,有可能作为骨髓转移的高危NB患者的预后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20年6月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收治的病理确诊为IMT患儿(≤18岁)的临床资料.结果 资料完整、长期随访的有13例患儿,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7.2岁.原发部位:腹腔和盆腔7例,大腿...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Ⅳ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NB)患者术后原发病变部位局部放疗对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3—2010年本中心初治的47例Ⅳ期高危NB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发病年龄中位数4岁,术前化疗周期中位数5个;37例患者原发肿瘤切除(完全切除或大部切除),其中24例行原发病变部位局部放疗。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计算并Logrank法检验,余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检验。结果 随访率为89%,随访满3年者34例。24例肿瘤切除加放疗和13例肿瘤切除未加放疗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3%(3/24)和54%(7/13),(P=0.016), 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4%和47%(χ2=7.95,P=0.005),3年生存率分别为56%和46%(χ2=5.44,P=0.020)。局部放疗未出现严重放疗反应。结论 Ⅳ期高危NB患者经化疗和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后局部放疗有助于降低局部复发率,有可能进一步改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5.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细胞鉴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供、受者细胞的嵌合状况对移植物抗宿主病、免疫重建、恶性病复发等移植相关问题的评估及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就各种嵌合定量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定量PCR在嵌合分析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回顾分析标危型髓母细胞瘤采用全脑全脊髓放疗剂量≤24 Gy和>24 Gy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标危型髓母细胞瘤定义为年龄>3岁、未发生转移、肿瘤全切或近全切(残留≤1.5 cm3)。2003—2013年共入组72例初治儿童、青少年标危型髓母细胞瘤患者。患者术后接受全脑全脊髓+局部瘤床放疗和8个疗程辅助化疗,化疗方案为顺铂、司莫司汀或卡莫司汀联合长春新碱。按放疗剂量≤24 Gy和>24 Gy分为A、B组(20、52例),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和生存率。Kaplan-Meier法计算复发率和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组间差异。结果 A组接受全脑全脊髓放疗19.2~24.0 Gy,B组接受全脑全脊髓放疗24.1~30.6 Gy。放疗后66例(92%)患者完成全部辅助化疗。共11例患者复发。随访满3年患者48例,其中复发11例,死亡7例。全组3年EFS率为83%,3年OS率为86%。A组和B组患者3年EFS率分别为84%和83%(P=0.609), 3年OS率分别为85%和87%(P=0.963)。结论 标危型髓母细胞瘤经规范综合治疗效果较好,其中全脑全脊髓放疗剂量减少至19.2~24.0 Gy未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以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株为研究对象探讨Avastin对其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测定不同 Avastin浓度对SK-N-SH细胞上清液VEGF水平的影响,对该株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及对其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随着Avastin浓度升高,细胞上清液中游离VEGF水平逐渐下降;在一定剂量范围内,Avastin对该株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不同浓度Avastin作用于该株细胞,呈时间依赖性,影响细胞周期分布.结论 Avastin可中和SK-N-SH细胞分泌的VEGF,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但可影响细胞周期分布,提示Avastin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Avastin抗神经母细胞瘤(NB)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以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培养NB细胞并建立NB裸鼠移植瘤.用Avastin单药或与环磷酰胺(CPM)联合治疗NB裸鼠移植瘤.Avastin剂量为5 rag/kg,由尾静脉注入,每周1次;CPM75 mg/kg,仅1次.于第22天处死裸鼠,计算肿瘤体积及抑瘤率.应用抗CD34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ELISA法测定各组治疗结束后血清VEGF(sVEGF)水平.结果 Avastin单药治疗、CPM单药化疗、Avastin联合CPM治疗NB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是44.0%、38.1%、62.8%.Avastin联合CPM化疗与Avastin单药治疗和CPM单药化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vastin对NB血管生成的抑制率为64%.Avastin治疗后尽管裸鼠肿瘤已明显缩小,但sVEGF升高至对照组的1.9~2.4倍.结论 Avastin能抑制NB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而且与CPM有协同抗NB作用.sVEGF不能用于监测Avastin抗瘤效果.  相似文献   
29.
我们对近年儿童恶性淋巴瘤(ML)误诊的25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霍奇金病(HD)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7例;男15例,女10例,男:女为1.5:1;年龄2个月至14岁,平均7.5岁;病程最短为21天,最长为14个月,中位时间为6个月。1.2临床表现首发表现中,浅表淋巴结肿大占32%,发热占20%,骨关节痛16%,咳嗽12%,皮下结节8%,消瘦4%,腹胀4%,面色苍白4%。在疾病进展过程中还可出现胸痛,腹痛,牙龈渗血,尿少,皮疹,气管移位,肝脾肿大,腹部包块,肢体浮肿等。1.3…  相似文献   
30.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供、受者细胞的嵌合状况对移植物抗宿主病、免疫重建、恶性病复发等移植相关问题的评估及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就各种嵌合定量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定量PCR在嵌合分析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