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并非少见 ,多数经口顺行扩张治疗收到满意效果 ,对极少数扩张疗效差者可建议行手术修复。我院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经口扩张治疗共 43例 ,其中资料完整的 3 2例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 2例中男 2 6例 ,女 6例 ;年龄 :3 0~ 40岁 1例 ,41~ 5 0岁 8例 ,5 1~ 60岁 2 0例 ,61~ 70岁 3例。1 2 扩张时机与病例选择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多发生于术后 2~ 4周 ,从扩张治疗的效果来看 ,早行扩张治疗为好 ,一般在术后 3周即可在食管镜直视下试行扩张 ,如能及时坚持扩张治疗多可收到满意效果。在病例的…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老年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住院的老年肺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并对缓解组(142例)与死亡组(56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①死亡组平均年龄、病程、吸烟指数、体重指数、入院时氧合指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H值、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和一秒钟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与缓解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②缓解组以单纯性酸、碱失调为主,且以呼吸性酸中毒为多,而死亡组主要表现为混合性酸、碱失调。结论测定相关指标,加强监护与治疗,对老年肺心病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T2DM患者持续口服或未服二甲双胍9年各18例,定期监测血糖、HbA1c和肝肾功能等。结果二甲双胍治疗(T)组第9年底HbA1c<7%者占77.78%,对照(C)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肾功能及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小球滤过率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结论老年T2DM患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糖及脂类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172例老年M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患者均给予生活调节、饮食控制治疗,治疗组另给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体重指数(BMI)变化。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瘦素(LEP)及脂联素(APN)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SBP、DBP、FBG、PBG、HOMA-IR低于对照组,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SI、HDL-C、LEP及AP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能够改善MS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脂类代谢异常,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5.
<正>病人,男,82岁。2010年8月3日次无明显诱因突感心慌,无胸闷、胸痛、出汗、黑矇、晕倒,心慌症状能够在5~10 min内自行缓解。查心电图大致正常,心肌酶及肌钙蛋白均正常,未予特殊治疗。2010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心慌不适,自测脉搏整齐,脉率90~100次/min,有时伴有心前区疼痛、出汗,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可缓解,2010  相似文献   
26.
总结26例90岁以上患者行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合并疾病的预见性护理。26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病21例、糖尿病8例、慢性支气管炎6例。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根据不同合并疾病做好术前准备及护理,术后加强血压、血糖监测,做好导尿管护理、饮食护理,加强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安全度过围术期,各类合并疾病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风险评分、B型利钠肽(BNP)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40例老年ACS患者入院24 h内血浆BNP水平,并进行GRACE风险评分,入院后1周内行冠脉造影评估冠脉病变。随访3个月,观察因心血管事件的再次住院率,分析BNP水平、GRACE评分与冠脉病变程度及再次住院率的相互关系。结果随着GRACE评分的升高,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程度呈加重趋势,这与3个月内因心血管事件再次住院率增加有关。BNP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程度及3个月内因心血管事件再次住院均相关。结论 GRACE风险评分和BNP均可作为老年ACS患者风险分层及短期预后的临床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在高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5例高龄心力衰竭患者首日维持长期基础治疗方案,24 h后停用所有口服利尿药,予托拉塞米40 mg/d静脉推注、5 d,心力衰竭症状控制不满意换用托伐普坦15 mg/d口服、5 d;观察呼吸困难、肺部啰音、下肢水肿变化;监测体质量、血压,血钾、钠、氯、肌酐、尿素氮、尿酸、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B型脑利钠肽,左室射血分数及24 h尿量、24 h尿钾/钠。结果相比托拉塞米,应用托伐普坦后呼吸困难、肺部啰音、下肢水肿改善明显,托伐普坦期24 h尿量增加[(2 455.60±72068)ml与(2 047.93±43908)ml比较,P<001],血清钠升高[(14060±232)mmol/L与(13380±779)mmol/L比较,P<001],尿钠排泄减少[(18427±9047)mmol与(26733±9014)mmol比较,P<001]。其余观察指标如体质量、血压及血钾、肌酐、尿酸、B型脑利钠肽等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部分对利尿药反应不佳的高龄心力衰竭患者中,短期口服托伐普坦,能进一步改善症状和体征,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9.
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重要的病理变化之一就是内皮细胞功能不全,而后又与胰岛素抵抗、血管收缩与舒张平衡失调、高脂血症、肝细胞生长因子的缺乏等相关联,故而在这些方面给予相应的治疗相信可以延缓或改善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现将该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0.
患者,女性,78岁。因突发短暂意识不清而于2006年9月15日急诊。急查心电图见图1。其他实验室检查:心肌酶(CK和CK—MB)和心肌蛋白(TNT和TNI)正常范围.主要的异常是高血钾(5.78mmol/L)和代谢性酸中毒(pH7.2)。给予留观治疗。9月18日再次突发意识不清,查体:未扪及脉搏,呼吸停止。立即进入抢救室,给予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可拉明和洛贝林各1支静脉推注。随后连接心电监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