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王海波  王骊丽  欧俊杰  耿信笃 《医学争鸣》2004,25(12):1085-1088
目的 :优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ecombinanthuman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factor,rhG CSF)的生产工艺 ,了解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规律 ,为rhG CSF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方法 :以摇瓶发酵的研究结果为基础 ,在 5L发酵罐中 ,测定工程菌rhG CSF的生长曲线 ,根据在不同pH值、溶氧和诱导时机时工程菌生长的情况 ,研究重组大肠杆菌DH5(/pBV2 2 0生产rhG CSF分批补料培养的工艺条件 ,确定 5L发酵罐稳定的发酵工艺参数 .结果 :培养工程菌的优化条件为 :发酵前期流加 2mol/L的氢氧化钠控制pH值为 7.2 ,当开始诱导表达时 ,控制pH为 6 .8;溶氧水平控制在 5 0 %以上 ;选择菌体在对数生长中期A60 0nm值为 1 2 .0进行诱导表达 .在此优化的培养条件下 ,菌体A60 0nm值达到 (2 1 .3± 0 .9) ,细胞干质量可达 (1 2 .3± 0 .7)g/L ,细胞湿体积质量为 (4 3.8± 0 .9)g/L ,rhG CSF的表达量为 (4 1 .9± 1 .6 ) % .结论 :pH值、溶氧和诱导时机等培养条件对工程菌生长和表达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2.
0 引言 甘草甜素 (glycyrrhizin,GL)为常用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文献已经报道了高效液相色谱 (HPL C)测定口服 GL制剂或含 GL方剂后的血浆 GL浓度的方法[1 - 3 ] ,但大多数样品处理或流动相较为复杂 ,浓度范围较小 ,而脾虚大鼠血中GL浓度变化范围很大 ,不能满足进行脾虚大鼠研究的需要 ,为此我们建立了新的分析方法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Waters HPL C仪 :6 0 0泵 ,996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772 5手动进样器 ,M32 数据处理机 ;TGL - 16台式离心机 .甘草酸铵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联苯 (上海化学试剂站中心化工厂…  相似文献   
33.
综述了以血药浓度法研究中药药动学中的血样预处理方法并作简要评价,特别介绍了水浴法作为方剂血样预处理的方法,为中药药动学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中医“脾”与消化系统关系密切 ,脾虚时消化功能发生紊乱。而脑肠肽除通过肠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 ,还可在中枢水平调节胃肠功能。因此 ,研究脾虚证与脑肠肽的关系对探讨脾虚证的本质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在以前有关脾虚证与下丘脑SS、MOT、CCK含量关系的研究基础上 ,首次从形态学角度就脾虚证与SS、MOT、CCK样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关系进行探讨。1 材料和方法动 物 雄性SD大鼠 2 5只 ,体重 2 5 0± 2 0 g ,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药物与试剂 四君子汤、六味地黄汤均由本院中药房提供 ,将药物于清水中浸泡 30分钟 ,煮沸后 ,文火煎 30分…  相似文献   
35.
RP-HPLC测定大鼠服用大川芎丸提取物后血浆中的天麻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天麻素的方法。方法 应用无水乙醇沉淀蛋白 ,醇溶液用N2 气流吹干后用RP -HPLC直接测定。以Diamonsil(TM)钻石C1 8色谱柱 (5 μm ,4 .6mm× 15 0mm)为固定相 ,乙腈 -水 -磷酸 (2 .6 4∶97.36∶0 .2 )为流动相 ,流速1.0ml·min- 1 ,检测波长 2 2 1nm。间苯三酚做内标。结果 天麻素的最低检测限为 0 .2ng ,最低血浆检测浓度为 4ng·ml- 1 ,线性范围 4~ 16 0 0 0ng·ml- 1 (r=0 .9988)。平均加样回收率 94 .6 %。结论 该方法灵敏、快速、简便、专一性和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建立健康志愿者含服速效救心丸后吸收入血浆成分的药动学的研究方法,为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及证治药动学假说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GC—FID测定健康志愿者血浆中冰片、川芎嗪含量的方法,不同时间点取健康志愿者含服速效救心丸后的血浆并分别测定其冰片、川芎嗪浓度,经3P97软件处理数据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 健康人血浆中线性范围为20~420ng/mL,线性关系良好,健康人含服速效救心丸后血浆中体内药时过程符合开放性一室模型,吸收、分布、排泄较为迅速。结论 所建立的GC—FID测定法灵敏、可靠,可较好地用于冰片、川芎嗪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37.
王骊丽  耿信笃 《医学争鸣》2005,26(15):1349-1351
目的:用脲梯度体积排阻色谱(SEC)复性并同时纯化在大肠杆菌中高表达的人干细胞因子.方法:采用脲梯度SEC,根据蛋白质与小分子物质分离过程的迁移速度不同的原理,在色谱过程中通过脲浓度的线性梯度洗脱方式脱除变性剂脲而达到蛋白复性并同时纯化.结果:用脲梯度SEC复性重组人干细胞因子(rhSCF)能够使复性蛋白的产率提高,色谱过程中洗脱长度、流速以及蛋白浓度的变化对蛋白复性效率都有不同的影响.结论:用脲梯度SEC复性rhSCF可以使复性产率提高,其质量回收率从35.2%提高到51.4%.  相似文献   
38.
p27Kip1反义寡核苷酸对B淋巴瘤细胞WEHI-231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 探讨p2 7Kip1在抗原受体介导的B淋巴瘤细胞WEHI- 2 31细胞周期停止信号中的作用。方法 用抗IgM抗体诱导WEHI- 2 31细胞细胞周期停止。用合成的p2 7Kip1反义寡核苷酸抑制p2 7Kip1基因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 ,分析细胞核的DNA含量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用体外激酶实验检测Cdk2的活性 ,Westernblot检测R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合成的p2 7Kip1反义寡核苷酸能阻断抗IgM抗体诱导的p2 7Kip1基因表达的上调。用p2 7Kip1反义寡核苷酸处理WEHI-2 31细胞 ,可恢复抗原受体交联引起的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2活性的降低 ,以及Rb蛋白磷酸化水平的下降 ,并使细胞周期恢复运转。结论 p2 7Kip1可能在抗原受体信号介导的WEHI-2 31细胞的细胞周期停止中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方剂配伍对吸收入体内血药浓度及其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用已建立的HPLC法[1],测定健康自愿者一次口服川芎汤(1 g·kg-1)、冠心Ⅱ号汤(6 g/kg,其中川芎为1 g/kg)后血清中阿魏酸(FA)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结果:均表现为双峰现象;川芎汤和冠心Ⅱ号在健康人血清中FA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5735±7064和15886±8062 μg·L-1·min-1;健康人血清中川芎复方来源的FA血药浓度最高和最低定量值之间表现出3~8倍的差异.结论:在冠心Ⅱ号中川芎配伍芍药、红花和丹参等并不影响体内FA的血药浓度及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40.
脾虚大鼠IMC-胃肠运动-Mot间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目的探讨脾虚证大鼠IMC-胃肠运动-Mot含量间的关系,为脾虚证本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用传感器和双极银丝电极同步、动态地观察7 d和14 d脾虚证(pixu)大鼠胃和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综合肌电(IMC)电活动的及其机械运动,以及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分析下丘脑、胃窦、十二指肠组织及血浆中的胃动素(Mot)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脾虚早期十二指肠Ⅰ相时程缩短(1.9±0.7 vs 4.2±0.3 min),Ⅱ相时程延长(6.5±0.4 vs 4.3±0.7min),脾虚晚期十二指肠Ⅱ相时程缩短(1.1±0.3 min).脾虚早期十二指肠收缩振幅(103.5±9.7 vs 78.9±6.3 mV/min)和收缩频率(21.4±1.9 vs 17.3±0.9次/min)均明显高于正常大鼠,而脾虚晚期表现为十二指肠收缩振幅(106.9±10.3mV/min)明显高于正常大鼠,收缩频率(11.7±1.2次/min)则明显减低.无论脾虚早期或晚期胃IMC Ⅰ相时程延长(8.2±0.9和6.2±1.1 vs 3.5±0.8 min,运动功能均减弱(9.2±1.8和5.2±0.2 vs 13.4±1.3次/min,75.2±10.1和42.4±9.1vs 110.2±9.8mV/min).脾虚早期下丘脑、胃窦、十二指肠、空肠组织及血浆中Mot的含量升高(76.4±8.0,37.2±7.3,51.2±1.9,63.2±2.2和99.8±6.5 vs 53.2±9.3,29.5±7.6,35.6±3.0,46.6±7.0和82.7±9.3 ng/L),而脾虚晚期却下降(32.5±5.5,21.6±6.2,27.9±1.7,32.3±5.1和64.5±5.4ng/L,P<0.05~P<0.01).结论脾虚程度不同,其各部位的Mot含量,十二指肠IMC的Ⅰ,Ⅱ相持续时间及机械运动不同;脾虚时IMC-十二指肠运动-Mot含量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9937),而IMC-胃运动-Mot含量间为负相关关系(r=-0.9986).此体现了脾虚证在发展过程中由轻到重、由初期到久病的不同阶段,为认识脾虚证提供了定性定量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