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46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对侧颈内动脉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因一侧颈内动脉高度狭窄而实施CEA病人的临床资料,每隔1年行1次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定期检查双侧颈动脉狭窄情况。结果随访1~110个月,平均32.8个月,从实施CEA到对侧颈内动脉出现显著狭窄时间为50.7个月;出现对侧颈内动脉进行性狭窄达70%以上12例。这12例虽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或冠脉疾病,但与非进行性狭窄病人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EA术后对侧颈内动脉出现进行性狭窄的显著危险因子尚未发现,定期检查及密切观察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总结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15例急性DVT患者接受手术取栓联合同侧髂静脉腔内支架植入术.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36~71岁,平均57.4岁.DVT位于左股、髂及下腔静脉内2例,双侧髂静脉1例,其余12例均在左髂股静脉.所有患者表现患肢明显肿胀,其中12例伴有患肢疼痛.DVT发病时间平均为3.3 d.诱发DVT的原因包括外科手术6例,DVT复发2例,其余7例病因不清.并发症包括消化道出血1例,胃溃疡1例,高血压3例,脑梗死1例.取栓之前均先经右股静脉穿刺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包括1例双髂静脉血栓患者),取栓之后术中造影均发现髂静脉受压致重度狭窄或完全闭塞,均先行球囊血管成形后植入自膨式支架.结果 术中造影证实髂静脉压迫综合征12例,取栓后残留狭窄3例.共植入18枚自膨式支架,手术成功率15/15,30 d病死率为0;1例术后伤口出现血肿,保守治疗后痊愈.1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26个月,平均13.3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消失,仅2例表现为活动后患肢轻度肿胀.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栓复发.结论 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急性DVT安全有效,早期临床结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乌拉地尔在治疗高血压急症中的疗效.方法 81例高血压急症患者首先接受乌拉地尔12.5 mg,于5 min内静脉注射,随后继续应用乌拉地尔100μg/min缓慢静脉注射(A组,40例)或200μg/min(B组,41例).用药期间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及其他副反应.结果 A组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为87.2%,10.2%,2.6%,和84.6%,均与B组无显著差异(92.3%,7.7%,0,和100%,均P〉0.05).治疗开始5分钟后两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 〈0.05),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均P 〉0.05).治疗开始60 min后B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显著低于A组(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有效.先静脉推注12.5 mg乌拉地尔,随后以200 μg/min持续静脉注射的方案效果好于100 μg/min持续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穿山龙对哮喘大鼠肺内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s,Eos)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穿山龙组及穿山龙+醋酸泼尼松组。采用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分组给药7天,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Eos数量及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Eos浸润情况并计算病理炎症程度积分。结果:穿山龙各治疗组大鼠BALF及肺组织中Eos数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穿山龙各治疗组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病理炎症程度积分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穿山龙能减少哮喘大鼠气道内Eos的浸润,能够明显减轻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75.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ging,fMRI)作为一种无创的、即时的、无辐射的现代神经影像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探究针刺穴位后脑功能激活区产生的效应机制中。目前研究表明,多数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对针刺经络腧穴的脑激活区的产生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笔者将对2003年以来利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针刺经络腧穴的脑活动效应的关系做一概述,以期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总结,整理出目前最新的研究方向,为今后有关针灸作用机制与磁共振功能成像的研究奠定基石出。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24例脑裂头蚴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治提供资料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所确诊24例脑裂头蚴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脑裂头蚴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或者肢体无力,41.7%患者有颅内压增高,50.0%的患者脑脊液蛋白增高,66.7%的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增高,70.8%的患者脑脊液Ig G增高,头颅MR见87.5%患者表现为多发病灶,病灶具有"绳结状"強化特征,T2WI表现为高信号,病灶周围有大范围水肿带,91.6%的患者曼氏裂头蚴抗体呈现阳性,83.0%的患者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结论以癫痫或者肢体无力就诊的颅内占位患者需注意检查脑裂头蚴病询问流行病学史、寄生虫抗体及头颅MR检查是降低脑裂头蚴病误诊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7.
<正> 颌面部闭合性血管损伤并不少见,但闭合性知名动脉挫裂伤,进行性持续出血72小时,形成同侧颅、面、颈巨大血肿确为罕见。病例报告杨×,男、29岁,住院号27505。于1981年2月2日因遭拳击,左颌面部撞在水缸边上,左腮腺部渐速肿大,张口逐渐困难。无昏迷及  相似文献   
78.
1978年,Ariyan最先提出用胸大肌肌皮瓣作头颈部缺损重建。但是在复习文献时,没有发现以前对该区域有过血管造影研究。作者观察了Tampa总医院和James A.Haley Veteran′s医疗行政中心所有可利用的锁骨下血管造影,共选择了13例血管造影用于此研究。全部血管造影均采用仰卧位,仅用前后位描记血管。大多数作者同意胸大肌的血供主要来自胸肩峰动脉的胸支和腋动脉分支。为了辨认胸肩峰动脉及其胸支,Ariyan提出使用剑突肩峰连线。这条线表明了胸支的走行,还可用于皮瓣画线、切开和分离。作者在手术  相似文献   
79.
目前,几乎所有用于牙齿治疗的局麻药都含有儿茶酚胺类,因为这类物质具有收缩血管的特性。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肾上腺素能α-受体和β-受体的促效作用,使心率、喷血量和心排出量增加,从而心肌耗氧量亦增加。这些作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利,可引起严重问题。但是,局麻时不用儿茶酚胺类药,因镇痛不完全而导致疼痛,使内源性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产生相同的交感神经兴奋改变。  相似文献   
80.
空气中的花粉是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物质之一,花粉症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它可以导致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喉炎和支气管哮喘的发生1。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探明武汉市江岸区空气中致敏花粉的种类、数量及在不同季节的消长规律,指导临床对本地区花粉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我们于2003年11月17日~2004年11月16日对武汉市江岸区空气中气传花粉进行了调查。材料与方法采用全国统一标准2制定的空气花粉取样器;配制抗性凡士林黏附剂,琼脂甘油染色液2置冰箱备用。空气中花粉取样:在汉口铁路医院江岸门诊3楼平台(距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