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5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结合实例介绍一种基于电子版X光片,借助于电子邮件、Windows系统、AutoCAD软件实现个性化人工假体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肾炎Ⅱ号水丸(SY)对紫癜性肾炎(HSPN)小鼠肾系膜区CD71表达的影响.方法 口服麦胶蛋白+尾静脉注射印度墨水的方法建立小鼠HSPN模型.17周后考马斯亮蓝法测各组小鼠24 h尿蛋白量(UPE);苦味酸法测血清肌酐(Scr)含量;免疫荧光法观察肾脏系膜区IgA沉积和CD71受体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UPE较空白组明显增多(P<0.01),SYH组、SYM组UPE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gA呈团块状在系膜区沉积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SYH组IgA沉积明显减少(P<0.01),SYM组IgA沉积明显减少(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肾系膜区CD71受体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SYH组、SYM组表达明显增加(P<0.01),SYL组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SY增加HSPN模型肾系膜区CD71的表达从而促进系膜区IgA的清除可能是其治疗HSPN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自创推拿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脑血流图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采用自创手法治疗,对照组62例按照常规方法操作,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脑血流图改变。结果治疗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脑血流速度除对照组右颈内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两组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创推拿手法可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不能改变其病理性结构基础,椎动脉型患者治疗后脑血流图检查未见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94.
目的:通过与开放手术组对比分析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RLA)治疗肾上腺疾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到2010年10月在我院行LA治疗的肾上腺疾病91例和OA治疗的肾上腺疾病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引流管留置时间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别;在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进流质时间、肿瘤大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体温情况、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除了肿瘤大小,余指标腹腔镜手术均优于开放手术。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腹腔镜切除肾上腺良性肿瘤及单纯转移性癌,均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及并发症少等特点。对于操作熟练、经验丰富的术者,在很多肾上腺疾病的治疗中LA术式有代替OA术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5.
浅析中药注射液体外类过敏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药注射液的广泛应用,对其严重不良反应之一类过敏反应的研究凸显出重大意义。本文就检测方法中细胞株、阳性药、检测指标及ELISA试剂盒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优化中药注射液体外类过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6.
王钧  张捷  吴万鹏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9):1410-1411
目的探讨CT对胸壁结核的诊断价值和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本组120例病人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胸壁结核,术前均行胸部常规CT扫描。结果 120例病人胸部CT表现,其中病变局限于胸壁软组织者44例,占36.67%;肋间肌里外各形成一脓腔,中间有窦道相通呈哑铃形病变者76例,占63.33%;有72例液化区周围及脓腔壁可见钙化,占60%;肋骨呈骨质破坏者42例,占35%,78例CT未发现肋骨破坏者中有34例手术中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肋骨骨膜破坏;并发活动性或陈旧性肺及胸膜结核病灶者88例,占73.33%。全组病人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半年至5年无1例复发。结论胸部CT可以同时观察肺内病变、胸膜病变、肋骨病变和胸壁软组织病变,及其相互关系,指导手术治疗;病灶的液化与钙化并存,哑铃形病变对胸壁结核的诊断有一定特异性;CT对肋骨骨质破坏较敏感,但不易发现单纯骨膜破坏。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不同糖耐量人群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改变的特点,为临床正确选择干预病变的靶点和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9922例初诊或疑诊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及胰岛素释放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空腹血糖(FBG)6.1 mmol/L和7.0 mmol/L及餐后2 h血糖(2 hPG)7.8 mmol/L和11.1 mmol/L四个切点将人群分为正常糖耐量组1362例(NGT组)、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组982例(I-IFG组)、单纯糖耐量减低组778例(I-IGT组)、联合糖耐量减低组1300例(C-IGT组)、空腹正常型糖尿病组250例(NFD组)、空腹受损型糖尿病组1186例(IFD组)、餐后正常型糖尿病组14例(NPD组)、餐后受损型糖尿病组332例(IPD组)、空腹合并餐后型糖尿病组3708例(CFPD组)。结果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由小到大依次为NGT组、I-IGT组、NFD组、I-IFG组、C-IGT组、IFD组、IPD组、CFPD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D组与NGT组、I-IGT组、C-IG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由小到大依次为CFPD组、IFD组、NFD组、IPD组、C-IGT组、NPD组、I-IGT组、I-IFG组、NGT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校正IR影响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由弱到强依次为CFPD组、IPD组、IFD组、NPD组、NFD组、C-IGT组、I-IFG组、I-IGT组、NGT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糖耐量人群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FBG越高基础胰岛素抵抗越严重,单纯以餐后增高为特征的糖尿病患者并未表现出基础胰岛素抵抗,主要是早晚相胰岛素分泌缺陷,空腹相当时餐后血糖越高胰岛分泌功能越弱,即随着空腹、餐后糖代谢紊乱的不断进展,IR逐渐加重,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进行性减退。针对此特点进行个体化干预及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44例作为观察组,进行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另选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疗程14d。结果:观察组痊愈率52.27%、有效率为95.45%,与对照组痊愈率27.27%、有效率为72.73%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讨论: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能够显著提高有效率,改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
背景:马利兰常用于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其主要在肝脏代谢。 目的:评价静脉应用马利兰预处理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纳入43例患者预处理方案采用静脉剂型马利兰,观察其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中马利兰治疗相关毒性(肝脏、神经系统、口腔黏膜炎)造血干细胞植活时间、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总生存率、白血病复发情况。 结果与结论:静脉应用马利兰后,谷丙转氨酶升高72%(31/43),发生不典型肝静脉闭塞综合征5%(2/43),有1例发生双手麻木。口腔黏膜炎发生率60%(26/43)。中性粒细胞植活时间16 d,血小板植活时间12 d,2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小板延迟植活。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63%(24/38)。总生存率72%(31/43)。复发率23%(10/43)。提示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中应用静脉马利兰给药,患者耐受性好,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0.
当前我国的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围攻殴打医务人员、打砸医疗机构等极端行为时有发生,给医院的管理人员和一线医务人员造成极大的人身损害和精神损害,⑴医生在给病人看病的同时还要时刻防范病人告自己,时刻有如履薄冰之感,而医院的管理者也要拿出专门的人力、物力应付突如其来的医疗纠纷,给医院和医生的压力怎一个“累”字了得!造成当前医患之间尖锐对立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医疗体制的原因又有现代社会转型中各种矛盾交织尚待调整的大环境问题,而医疗行业的特殊性更加剧了这种矛盾,由于医疗行为产生的最终结果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医患之间医学知识、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双方对产生的医疗后果认识上存在巨大差异,由于以上原因使双方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纠纷很难避免。作为基层医院对医疗体制的改革、理顺以及社会大环境的转变只能期待社会的进步来逐步解决,但对于采取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我院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下是我院在防范医患纠纷方面的一点总结,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