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5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71.
细胞块因将收集的脱落细胞做成石蜡块而具有组织学的诸多优点,但因缺乏间质成分,又难以凭间质血管、神经间的关系协助诊断良、恶性。为此,我们探讨了黏附分子相关蛋白标记的病理诊断意义,具有实用性,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72.
LISS接骨板固定治疗胫骨近端粉碎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使用微创固定系统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共收集胫骨近端骨折12例,所有骨折均采用LISS接骨板(瑞士A0/ASIF器械)固定。术后予以预防感染、抬高患肢、促进骨折愈合等治疗,术后均无需外固定。结果LISS接骨板内固定术后对线良好,全部骨折经术后4~13个月随访均无复位丢失、内固定松动及内固定失效等情况,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结论应用LISS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干骺端骨折具有手术简单、临床愈合时间短、骨折近期临床疗效较好及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较好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73.
目的:总结2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间质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提出护理配合要点。方法:术前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内镜系统在手术间合理规划布局,完善手术器械及耗材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妥善安置患者体位,采取预防压疮、保温等护理措施,准确对接Trocar与机器臂系统,关注手术进程,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术后做好管道管理、医疗器械和废弃物处理。结果:经过医护团队的密切配合,2例患者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胃镜联合技术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未出现术中低体温、压力性损伤等相关并发症,未发生切口感染。结论:手术护理配合过程中要明确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关键流程及风险环节,做好手术护理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574.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MS)法比较款冬花碱制前后毒性成分克氏千里光碱(SK)含量的变化,确定炮制减毒工艺条件,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方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优化UPLC-MS/MS分析方法,并建立款冬花炮制减毒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实验设计,以SK含量为评价指标,分别对碱水用量、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进行考察,筛选出最佳炮制工艺,并与传统蜜炙法对比。结果:SK浓度在1.00~503.04 n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8%,RSD为3.0%;碱处理工艺为:水浴加热80℃,反应时长120 min、加5%碳酸钠溶液体积比(反应液与碱液)为2∶1时,16批款冬花SK水解率均达到90%以上,4批蜜款冬花SK含量下降率为40%左右。结论:与生品相比,该方法处理后的16批款冬花SK含量呈显著降低趋势,且炮制前的16批款冬花药材均为风险等级,通过此炮制方法,5批转为无风险等级,11批转为低风险等级。虽然蜜炙法也能降低SK的含量,但与该碱制法相比,4批蜜款冬花仍属于风险等级药...  相似文献   
575.
郭智  王钧  王强 《中国肿瘤临床》2023,(18):919-927
肠道微生态(intestinal microecology,IM)是人体最庞大、最重要的微生态系统,是激活和维持肠道生理功能的关键因素,基于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影响,以及与各种疾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并逐步向临床转化。肠道微生物参与并影响肿瘤的发生、进展、治疗反应及其不良反应,随着IM与肿瘤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在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ting,NGS)、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和技术推动下,IM研究开启新的方向。IM维持宿主免疫系统功能,在控瘤药物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控瘤药物疗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IM平衡,基于IM的技术策略在肿瘤诊疗中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76.
目的:统一注射用伏立康唑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质量标准,避免一药多项、一项多限的问题。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确定细菌内毒素限值,进行干扰试验,并进行内毒素检查。结果:细菌内毒素限值定为“每1 mg伏立康唑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0.75 EU”,对两个公司生产的15批次样品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满足安全需要,且生产厂家的工艺水平也完全可以达到此要求,可用于注射用伏立康唑细菌内毒素检查。  相似文献   
577.
目的:为落实国家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提出的“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要求,科学总结评价四川某三甲综合医院的做法经验,为医疗机构发展和优化多学科诊疗模式提供借鉴参考。方法:以四川某三甲综合医院2017~2019年的实践为案例,基于过程控制理论,从管理、质量、认知和信息化维度分析制约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发展的因素,并实施针对性改进,评价改进前后的效果。结果:在管理方面,就诊流程得以优化,形成单病种、疑难重症和高新技术、医联体远程等三种MDT模式,面向患者开放前两种MDT号源;在质量方面,建立质量评价体系,以肺癌诊疗为例,经MDT收治入院患者的阳性确诊率更高(χ2=8.91,p=0.003);在认知方面,医生团队建设持续加强,患者满意度从69.97%提高至94.46%,诊疗方案依从性从74%提高至90%;在信息方面,通过信息化整合专家团队、细化质量考核、联动线上线下一体化诊疗,实现MDT智能化闭环管理。结论:MDT医疗业务拓展,收费、信息和发展环境等支撑保障条件将影响其实施的广度与深度,有效实施MDT将促进综合医院高新技术推广、诊疗能力提升和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