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1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中医康复学是一门研究、应用传统中医方法结合各种运动治疗技术促进伤病患者身心功能恢复的学科.它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突出应用传统中医疗法,在伤病的早期介入,以恢复功能为目的,促进患者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中医康复学是临床型学科,以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为教育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肩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冲击波治疗组(ESWT组)和针刺治疗组(对照组),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3周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ESWT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对肩痛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循序渐进的步行计划联合口服硫酸氨基葡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的疗效。比较2种不同步行频率和3种不同步行强度的疗效差异。方法:将该院门诊收治的6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每周步行3次)和B组(每周步行5次),每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18周,同时参与相应的循序渐进步行计划,并于治疗后第6周、第12周、第18周和第24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2组患者第6周后的关节僵硬指标、日常生活困难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第12周的疼痛指标、日常生活困难指标与第6周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18周后B组患者的日常生活困难指标与第12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间日常生活困难指标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12周、第18周和第24周后,2组患者之间的自我效能指标、格登堡焦虑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循序渐进的步行计划联合口服硫酸氨基葡糖能明显改善膝骨关节炎症状;3次/周、3 000步/次的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的疗效显著且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办公室颈型颈椎病人群颈椎功能障碍、疼痛与肌力之间的相关性,为防治颈椎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1年4月,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就诊的办公室颈型颈椎病患者234例,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疼痛评分与肌力三者间的相关性;采用独立样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测电针委中穴干预后大鼠腰椎间盘中Akt活化及凋亡因子(Bcl-x L、Bax和Fas、Fas L)蛋白的表达,探讨电针委中穴抑制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三月龄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和电针组(n=10)。模型组和电针组通过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成功4周后,电针组予电针委中穴,连续4周。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P-Akt、Bcl-x L、Bax、Fas、Fas L蛋白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腰椎间盘组织退变程度由轻至重依次是假手术组、电针组、模型组。Akt蛋白表达量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P-Akt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Bcl-x L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Bax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Fas蛋白及Fas L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电针组的P-Akt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Bcl-x L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Bax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Fas蛋白及Fas L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电针委中穴治疗腰椎间盘退变,可能与上调P-Akt蛋白、Bcl-x L蛋白表达,并抑制Bax蛋白、Fas蛋白及Fas L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督脉灸对衰老大鼠骨骼肌形态与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督脉灸组10只。空白组与模型组均未予干预;督脉灸组予以督脉灸干预,每天1次,每次20 min,共20d;结束后处死大鼠,剥离双侧竖脊肌并称重,分析骨骼肌SI(Sarcopenia Index肌萎缩指数)值,进行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的肌肉湿度和SI值较空白组明显的降低(P0.05),督脉灸组的肌肉湿度和SI值较模型组组明显的升高(P0.05);组织形态学:肌萎缩程度空白组最轻、模型组程度最重,督脉灸组轻于模型组。结论督脉灸可以改善衰老大鼠骨骼肌形态,增加骨骼肌质量与状态,延缓骨骼肌衰老。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福州市中青年伏案工作者颈椎病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的调查。方法:以福州市区政府行政机关、银行、学校、医院等单位需要长时间的电脑操作、文字书写、绘图等低头伏案工作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和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2006年10月~2008年6月抽取18~50岁年龄段为样本进行调查。所有调查对象需填写福州市中青年伏案工作者颈椎病调查表;对颈椎病患者需填写中青年伏案工作者颈椎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结果:福州市中青年伏案工作者颈椎病患病率较高。伏案时间长、工作姿势不当、年龄、睡枕不适、生活姿势不当、不参加体育锻炼为颈椎病致病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福州市中青年伏案工作者颈椎病患者,提出要减少持续伏案时间,减小低头角度,注意良好的工作和生活姿势、调整睡枕,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颈项部的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9.
桂枝加葛根汤对椎间盘纤维环细胞蛋白多糖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及桂枝加葛根汤防治该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制桂枝加葛根汤大鼠含药血清,对培养的椎间盘纤维环细胞进行不同浓度的药物干预,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椎间盘纤维环中主要蛋白多糖Aggrecan 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中、高剂量组Aggrecan mRNA表达的Ct值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低剂量组Ct值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而高剂量组Ct值明显高于中剂量组(P<0.05)。结论:中、高剂量组桂枝加葛根汤大鼠含药血清能增强纤维环细胞Aggrecan mRNA的表达,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桂枝加葛根汤从转录水平上影响纤维环细胞蛋白多糖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分期综合方案与传统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分期综合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综合疗法。分别记录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再根据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在JOA量表评分、目测类比疼痛评分(VAS)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组痊愈率、好转率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期综合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