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5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159篇
医药卫生   671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345篇
  2007年   417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王萍  范莉  田梅 《中国辐射卫生》2022,31(4):524-529
皮肤是人体受到电离辐射时最先接触的器官,因其基底细胞层及毛细血管对射线很敏感,所以放射性皮肤损伤十分常见,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常与表皮和真皮中的细胞改变和炎症有关,而皮肤的晚期损伤主要与辐射对血管影响有关。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现红斑、干性脱屑、湿性脱屑、溃疡,严重程度与射线种类、剂量等相关。目前,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潜在发生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辐射损伤后还未建立治疗的金标准,已知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机制大致可分为3个途径:活性氧大量增加引发的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因子被转录激活后引发的炎症、骨髓源性细胞引起的免疫反应。本文综述了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机制的3大途径,为进一步研究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机制以及预防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王玲  王萍 《黑龙江医学》2001,25(3):174-175
目的 比较 2药对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疗效及运动后对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 8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病人分成两组 ,倍他乐克组和硝苯地平组 ,治疗前后查超声心动图 ,测定IVST、PWT及LVMI ,心率及血压。结果 ① 2药降压效果无明显差异。② 2组患者IVST、PWT、LVMI的下降幅度相同。③中度体力活动后 ,倍他乐克组心率增快 9± 2次 ,收缩压、舒张压上升均小于 3kPa(7 5mmHg) ,硝苯地平组心率增快 2 0± 4次 ,2组相比P <0 0 1,具有显著意义 ;收缩压、舒张压上升幅度均为 3 4± 1 2kPa(2 6±9mmHg) ,明显大于倍他乐克组。④结论  2药对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有相似的逆转作用 ,但倍他乐克可减少体力活动时血压及心率的上升 ,对心脏更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3.
患儿 ,男 ,第一胎 ,于 2 0 0 0年 6月 1 0日 9时在我院产科足月顺产 ,体重 3 2 50 g。娩出后见其胃肠暴露于体外。父母身体健康 ,非近亲结婚。母孕 3个月时曾患感冒、咳嗽、流鼻涕持续 2 0余天 ,未治自愈。双亲家族成员无遗传病患者。  常规断脐后转外科 ,检查 :T36.5℃、P1 2 8次 /分、R39次 /分。一般情况较好。头颅五官无畸形、颈软 ,胸部及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 ,脐和脐带位置正常。脐右侧腹壁有一长 5cm纵形裂口 ,胃、十二指肠、全部小肠、盲肠及大部分结肠自裂口脱出于体外 ,其表面无疝囊覆盖 ,暴露肠管水肿、增厚、呈紫色 ,…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对人耳鼓膜像的影响.方法在电耳镜下对移居高原汉民(高原组)210人(420耳)及居住平原汉民(平原组)30人(60耳)进行详细检查,并分别给予咽鼓管功能检查及纯音测听检查.结果进藏年限与鼓膜像变化无相关性(P>0.05);高原组与平原组鼓膜像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高原缺氧、低气压、干冷的气候环境可引起正常听力人耳鼓膜像的改变,这种变化是人耳适应高原环境的一种代偿机制,不应视为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系统了解中医药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领域的临床研究证据分布,总结疗效,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指引。方法 借助涵盖消化领域多个优势病种的中医药循证文献大数据平台,检索其收录的2000—2020年发表的中医药防治CAG的临床研究、系统评价/Meta分析、指南与专家共识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文献的发表时间、研究类型,临床研究样本量及干预疗程,中医证候及体质相关观察性研究内容及分布,中医防治方案类别及作用(预防、治疗、康复/二级预防、不确定),临床评价指标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以图文结合形式呈现该领域证据分布。结果 共纳入文献796篇,包括775篇临床研究,19篇系统评价,2篇专家共识。年度文献发表量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2015年及2019年文献发表量最高,均为51篇。临床研究类型以干预性研究为主,共714篇,包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518篇、非随机对照试验196篇;观察性研究61篇。有46.50%(332/714)的干预性研究的样本量为60~100例,47.48%(339/714)的干预性研究疗程为3~6个月,干预措施以中药治疗为主,结局指标多关注总有效率、内镜下表现、病理组织学、中医证候积...  相似文献   
77.
B超诊断残角子宫妊娠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32岁,经产妇。停经40余天出现早孕反应,在外院行清宫术(术中情况不详),术后仍有早孕反应,未予检查。术后45天再次去该院检查,B超示正常妊娠,即行药物引产(米非司酮片与前列腺素药物序贯合并使用,常规用法),服药4天,出现下腹阵发性疼痛及阴道少量流血,无血块,持续数小时,但未见胚胎组织流出,遂转我院就诊。B超检查:膀胱右后方见一正常子宫,略饱满,宫腔线清晰、居中,内膜稍厚。紧贴子宫左侧见一正圆形包块,内为圆形光整胎囊,外包以薄而完好的肌壁,胎囊内胎儿活跃,双顶径2.3 cm,胎芽5.9 cm,超声计算胎龄孕12周5天(见图1)。B超诊断:残角子宫中期妊娠。妇科检查示:宫体中位,略大,子宫体左侧可扪及一约孕3个月大小包块,固定,张力大。以残角子宫妊娠手术。术中见:子宫平位,略大,右附件正常。子宫体左侧借一短蒂连一残角子宫,如孕3个月大小,血运丰富,其上连一正常左侧附件,行残角子宫加左附件切除术。术后诊断:残角子宫合并妊娠。   讨论 残角子宫其病理为一侧Müllerian管发育不良形成残角,一般多为纤维束连于正常子宫的中部。残角子宫与发育正常的子宫腔一般不相通,受精卵往往由另一侧输卵管经腹腔移行而来。  相似文献   
78.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是近年来开展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新技术,血管内植入支架具有可靠的弹性、可塑性及稳定性,对防止PTCA术后急性血管再闭塞或慢性狭窄也显示了较好的作用[1].本院近3年共完成69例介入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项技术的开展,对介入室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结合69例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及术中护理工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  相似文献   
79.
为探讨鼻腔、鼻窦及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点。对12例患者行肿瘤扩大切除术,8例患者术后行放射治疗,治疗后3例患者局部复发,再次行手术扩大切除及放射治疗,随访5个月-36个月,无局部复发。结果提示,鼻腔、鼻窦及外耳道腺样囊性癌局部复发,在治疗上以手术扩大切除为主,必要时行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80.
用文献计量法对《锦州医学院学报》1995-1999年所发表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括论文发情情况、基金论文情况、引文情况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统计与分析,并得出了相关的数据和结论。这些数据反映了学报的论文质量和学校的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