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19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正>宫颈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其淋巴结转移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手术前对患者淋巴结转移可能性的评估对制定治疗方案及其预后判定极为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后随访到的3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  相似文献   
72.
<正>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放环是最普遍的避孕方式,占育龄妇女的40%左右,在农村占70%以上[1]。节育环一般应在绝经后1年以内取出[2]。在农村由于害怕手术、缺乏医学常识等原因,往往错过了取环的最佳时机,甚至在出现下腹坠痛不适或阴道流血等症状后才来就诊。由于绝经时间过长,卵巢功能衰退,生殖器萎缩,增加了取环的难度,使取环成功率下  相似文献   
73.
甾体口服避孕药发展到今天,人们已把注意力集中在具有抗着床抗早孕而且雌激素活性较小的新甾体药物,近年来已发现一些有希望的化合物,如Ru 486,RMI 12936,STS 557,ORF 9371,炔诺酮肟等。 ORF 9371(17β-乙酰氧基-17α-孕甾-4-烯-20-炔-3-酮肟,5a),文献报道具有较好的抗着床抗早孕活性,其作用机理可能亦与抗孕酮有关。  相似文献   
74.
王菊英 《中原医刊》2004,31(13):16-16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其优点。方法:将中期妊娠引产者60例作为观察组,5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对照组用利凡诺。结果:两组成功率、完全流产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有较强的抗孕酮作用能增强子宫收缩和扩张宫口,有利于胎儿胎盘的娩出。  相似文献   
75.
江苏省食品及饮水中U、Th、226Ra放射性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江苏地区11个采样点的14种食品、2种饮水及徐州市苹果、灌云县烟叶, 宜兴县茶叶, 高邮县鸭中U、Th、226Ra含量测定结果。除僳水点因属贫铀帝区周围地带, 土壤中U、226Ra含量偏高以致该点土豆中的U、226Ra含量较高外都没有超过我国卫生标准中规定的限制量, 均属正常永平, 其值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结果基本相近。  相似文献   
76.
米索前列醇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对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作用。方法 :选择 113例行剖宫产的孕妇 ,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 (米索组 ,5 4例 )及对照组 (5 9例 ) ,米索组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口服米索前列醇片 4 0 0 mg,对照组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催产素 2 0单位 ,观察两组术中、术后 2 h出血量的差异。结果 :术中和术后 2 h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米索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米索前列醇促子宫收缩作用明显 ,且用药方便、安全 ,是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77.
78.
用一种酶试剂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对其测定步骤、线性关系和回收率等进行了探讨,并与通常用的强酸显色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酶法在达900mg/dl 时仍呈直线关系,且有较好的回收率。此法简便、快速、准确、无腐蚀性,血清中其他组分的干扰较小,故宜于推广。  相似文献   
79.
VP-16对鼠尾表皮颗粒层生成及血清IL-2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VP—16对小鼠尾部表皮颗粒层生成及血清IL一2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模型,不同组别的小鼠以VP—16或甲氨蝶呤灌胃,观察其对鼠尾表皮颗粒细胞生成的调节作用。并用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IL一2水平的变化。结果:VP—16可显著促进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并抑制血清IL一2的水平。结论:VP—16对银屑病的角化不全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针对医院供应室的护士在下收下送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适时可行的改进方案。方法将护士在下收下送工作中出现的备种问题及潜在的隐患进行集中讨论分析,找出产生的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案。结果护士在下收下送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均得到迅速解决。结论及时分析下收下送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和改进方案,对供应室工作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