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8 毫秒
51.
用于微生物分型的现代技术包括表型和基因型方法。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ctedPolymorphicDNA简称RAPD)是在PC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基因分型法。主要特点是利用随机寡核苷酸引物扩增基因组DNA片段,进而通过凝胶电泳分析其指纹图特征借以显示不同菌株间存在细微差别。这种方法简单、快速,现已在许多微生物分型中得到运用。  相似文献   
52.
65株大肠埃希菌耐消毒剂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季铵类消毒剂(如新洁尔灭、洁尔灭、度米芬)和双胍类消毒剂(洗必泰等)广泛用于伤口消毒及外科前皮肤、黏膜准备和外科医生手消毒。近年来,又广泛用于养殖业和日常生活。这种消毒剂的过度使用是促进细菌产生耐消毒剂的一个诱因。  相似文献   
53.
医院感染患者临床分离细菌耐消毒剂基因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检测医院感染后临床分离的细菌耐消毒剂基因qacE-sull存在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qacE-sull基因.结果 222株细菌qacE-sull基因的检出率为54.5%,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属、鲍氏不动杆菌阳性率分别为47.6%、58.3%、57.6%、54.2%、53.6%、53.3%、55.0%.结论 医院感染患者临床分离耐消毒刺基因qacE-sull携带率较高,细菌携带qacE-sull基因可能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应引起我国医院消毒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54.
目的 了解江浙地区两所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E)连续分离株的耐药性与遗传标记.方法 采用K-B法检测PAE连续分离株的耐药性,PCR方法检测4种整合子、转座子遗传标记(qacE△1-sul1、mer、tnpA、tnpU).结果 两所医院PAE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与阿米卡星药物敏感性尚好,对β-内酰胺类、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极高,PAE检出qacE△1-sul1基因(48.6%、45.0%)和merA(11.4%、5.0%),tnpA、tnpU未检出.结论 PAE连续分离株携带qacE△1-sull、merA基因是细菌呈多药耐药的主要原因,具有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55.
黏附分子在脑梗死后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主要由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P-选择素在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均有显著表达,他们介导了白细胞紧密黏附至血管内皮,进而迁移至内皮下空隙,加重了内皮损伤,参与缺血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定期测定脑外伤、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可溶性P-选择素含量,了解脑外伤、脑梗死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可溶性P-选择素.结果 脑外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P-选择素在12 h左右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重型脑外伤组与轻、中型脑外伤组及对照组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在12、24、48、7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d后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都与梗死体积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可溶性P-选择素可以作为评估脑外伤轻重及脑梗死的一个指标,与临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57.
黏附分子在脑梗死后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主要由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P-选择素在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均有显著表达,他们介导了白细胞紧密黏附至血管内皮,进而迁移至内皮下空隙,加重了内皮损伤,参与缺血脑组织的炎性反应,加重脑组织损伤。我们检测了急性脑梗死患者sICAM-1和P-选择素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脑梗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8.
用Baker 810血小板分析仪对802名健康人、164名献血员及325名患不同疾病的病人进行了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测定.结果:正常人60岁以下的各年龄组男女间PLT均无显著性差异,60岁以上组男女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高于男性.各年龄组男女间MPV均无显著性差异.PLT和MPV呈负相关. 献血员、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急性白血病病人MPV分别为11.53±1.75 fL、12.37±1.67 fL、8.05±1.00 fL,三者与正常人组的MPV之间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前两者MPV大于健康人组,而后者MPV小于健康人组.  相似文献   
59.
淋病患者伴发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95年7月至1996年12月对211例尚未治疗的淋病及淋病治疗后症状未彻底消失的患者作了沙眼衣原体(CT)检测,结果如下。一、检测对象共检测211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19~51岁,病程2天至2年。①淋病治疗前:男158例,女17例;均有典型淋病症状,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涂片均见脓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且女性均为淋球菌培养阳性患者;②淋病治疗后:男22例,女14例;均为淋病治疗前在本院或其它单位作淋球菌培养阳性的患者,均规则或不规则地用过菌必治、淋必治、青霉素、喹诺酮类、头孢类等药物,由于在淋病治疗后仍觉后遗症状而来本院就诊或复诊。二、…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抗生素后效应(PAE)与细菌耐药基因关系。方法阿米卡星(AMK)对80株大肠埃希菌的PAE结果与其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3)-I,aac(3)-Ⅱ,aac(6')-I,an t(3')-I的关系分析。结果PAE的长短与其耐药基因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细菌的耐药基因是影响其相应的PAE的又一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