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8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进入20世纪,伴随现代中药研发技术的不断提高,中药注射液已广泛应用于小儿科上呼吸道急性感染和发烧疾病的治疗中.其中有些中药注射剂也具有一定的退热和抗炎作用,现就穿心莲内酯磺化物(喜炎平注射液)为例探讨退热及抗炎功效,对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现就我院收治70例各种原因引起小儿发烧及合并症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2.
为了探索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途径 ,笔者采用硝酸甘油与参麦联用并与单用硝酸甘油组作对照 ,观察联用疗效及参麦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作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1996年 2月~ 1999年 5月住院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4 2例为治疗组 ,其中男性 2 9例 ,女性 13例 ,年龄 56~ 81岁 (平均 68岁 ) ,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 ,Ⅲ级 2 8例 ,Ⅳ级 14例。另随机选取我院同期住院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37例 ,心功能Ⅲ级 2 5例 ,Ⅳ级 12例。两组年龄及心功能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用硝酸甘油 10mg溶于 5%…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建立双黄连注射液(金银花、黄芩、连翘)的HPLC指纹图谱,用于该制剂质量的控制.方法 运用WatersAlliance 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40℃,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 在14批双黄连注射液基础上建立了有14个特征峰的双黄连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谱.其中10个成分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A和C,咖啡酸,连翘酯苷A,黄芩苷和黄芩素.结论 该方法稳定、准确、重现性好,同时提供的信息较多,可用于双黄连注射液的全面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4.
诺新康治疗冠心病5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伟 《吉林医学》2010,31(18):2855-2855
目的:评价诺新康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患者10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诺新康注射液60~80 m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用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对照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改善总有效率为89.66%,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01%,诺新康注射液的疗效显著。结论:诺新康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时应用N-Trap网篮来减少术中碎石上移和提高碎石成功率的治疗体会。方法:收治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56例,术中均顺利通过结石置入N-Trap网篮阻挡结石上移,钬激光进行碎石治疗。结果:一次性碎石成功50例,6例碎石过程中较大碎石冲入肾盂,术后配合Eswl治疗,碎石成功率为89%,术中无输尿管穿孔、黏膜撕脱等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过程中,配合N-Trap网篮的应用可明显提高结石碎石成功率。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应用数码显微互动实验设备与普通显微镜学生的病理学实验及理论成绩比较分析发现,应用数码显微互动实验设备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病理学实验成绩和总成绩,而对理论成绩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7例(男性17例,女性10例)GIS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发病年龄为37~75岁,平均发病年龄为56岁。发生部位分别为胃18例(占66%)、结肠1例(占3.7%,十二指肠1例(占3.7%、空回肠7例。27例中均行手术切除,其中20例行根治性切除,7例行局部切除。病理诊断良性5例(占18.5%、交界性7例(占26.0%)、恶性15例(占55.5%)。肿瘤大小2.0~7.1cm的14例,其中恶性11例,〈2.0cm的13例,其中恶性4例。结论(1)GIST发病多见于40岁以上,男女发病比例大致相当,GIST症状无特异性。(2)联合应用各种检查手段可提高阳性诊断率。(3)肿瘤能否完全切除、肿瘤大小、核分裂等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4)局部完全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纳武单抗在硅纤维沉积性食管鳞癌化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接受食管癌根治性手术的硅纤维沉积性食管鳞癌患者25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32例)和对照组(124例)。两组均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常规化疗方案,同时观察组联合应用纳武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年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水平低于化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无论是化疗1个周期后还是化疗100 d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3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硅纤维沉积性食管鳞癌根治术后,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中增加纳武单抗可以提高疗效和患者生存率,且具有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9.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乳核内消液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西贝母碱、湖贝甲素的含量。方法 经超声离心后,采用YMC-Triart C18色谱柱(150 mm×2.1mm, 3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5℃;质谱采用ESI+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结果 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西贝母碱、湖贝甲素等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19~23.72μg·mL-1(r=0.9958)、0.120~23.94μg·mL-1(r=0.9951)、0.105~20.93μg·mL-1(r=0.9942)、0.109~21.72μg·mL-1(r=0.9900),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4%(RSD=2.00%)、98.3%(RSD=2.20%)、100.9%(RSD=1.90%)、98.7%(RSD=2.50%)。结论 所用方法同时测定了乳核内消液中4种生物碱成分的含量,方...  相似文献   
70.
正结直肠癌为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高[1-2]。因此,早期诊断可降低其死亡率。分子标志物不仅仅能提供诊断的依据,而且也可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治疗的靶点。高迁移率族蛋白3(high mobility group-box 3,HMGB3)属于高迁移率族蛋白家族,在DNA复制、转录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是白血病的致病基因[3],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标志物[4]。微小RNA(microRNA,miR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