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1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与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后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关系;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急性PTE后肺动脉高压及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血栓回输法复制Sprague-Dawley大鼠急性PTE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观察1 h、4 h和8 h 3个时点;急性PTE模型复制前1 h,分别对MCP-1中和抗体C1142组及SB203580组进行药物预处理;在1 h、4 h和8 h检测各组肺动脉平均压力(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MPAP)和MCP-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1)在相同时点,急性PTE组MPAP和MCP-1 mRNA及蛋白表达均较溶剂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2)在相同时点,C1142组及SB203580组MPAP和MCP-1 mRNA及蛋白表达均较急性PTE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1)急性PTE后MCP-1的大量表达参与急性PTE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2)SB203580可能通过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下调MCP-1表达,降低急性PTE肺动脉压力。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的关系,揭示川芎嗪抑制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5例确诊为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组(19例)及常规治疗组(16例),并选取18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针3.375 g静脉滴注,每天2次;左氧氟沙星针0.6 g静脉滴注,每天1次;氨溴索针6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多索茶碱针0.2 g静脉滴注,每天1次,均连用10~14天,并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川芎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川芎嗪(商品名:川青,每支120 mg,240 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0~14天),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FKN、TNF-α水平,应用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治疗前后肺动脉压(mPAP)的变化。结果(1)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川芎嗪组血清FKN及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健康组(均P0.01);(2)川芎嗪组治疗后FKN、TNF-α及mPA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P0.05,P0.01)。(3)FKN与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62,P0.01)。结论(1)慢性肺心病患者存在FKN及TNF-α的高表达状态;(2)川芎嗪能抑制慢性肺心病患者FKN与TNF-α的表达,这可能是其降低肺动脉压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意义及多黏菌素B(PMB)对其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低O2高CO24 w组(F组)、低O2高CO24 w PMB组(P组),观察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室重量比(RV/LV S)、肺小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中膜厚度(PAMT)及超微结构,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肺组织VEGF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VEGF、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变化.结果:①F组大鼠mPAP、RV/LV S、血清和肺组织VEGF的含量明显高于N组(P<0.01),P组则低于F组(P<0.01).②病理显示F组WA/TA、PAMT较N组增高(P<0.01),内弹力板扭曲明显,胶原纤维增多,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P组大鼠血管壁的改变明显减轻.③F组大鼠肺细小动脉VEGF蛋白及PKC的表达与N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而P组与F组比较,则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低氧诱导肺动脉VEGF的增加,后者参与了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PKC可能是低氧时上调VEGF表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血氧饱和度(SaO2)的监测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判断价值.方法:84名打鼾患者同步监测末梢SaO2和PSG,第二天清晨,判断SaO2<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并分析SAS患者呼吸紊乱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与SaO2的关系.结果:以SaO2<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1%为标准时,诊断SAS的灵敏度为91.92%,特异度为63.16%;以5%为标准时,诊断SAS的灵敏度为87.69%,特异度为78.94%,以10%为标准时,诊断SAS的灵敏度为81.54%,特异度为100%.在SAS患者中,呼吸紊乱指数与Sao2<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的相关性为0.617,P<0.001,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与SaO2<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的相关性为0.403,P=0.01.结论:SaO2能够很好地反映SAS的存在,并且与SAS患者的病情严重度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建立肺腺癌与肺鳞癌胸腔积液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二者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和特点。方法:选取肺腺癌伴胸腔积液标本12例,肺鳞癌伴胸腔积液标本8例,以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为第一向,垂直板SDS-PAGE为第二向分离胸水蛋白质,银染显色,扫描仪获取凝胶图像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同组实验重复3次,其中肺腺癌胸腔积液蛋白质点平均(376±17)个,同组匹配率为88.3%;肺鳞癌胸腔积液蛋白质点平均(383±21)个,同组匹配率为86%。经软件分析,肺腺癌胸腔积液中表达增高2倍的差异蛋白点29个,降低50%的蛋白质点50个。有3个点仅在肺腺癌胸腔积液表达,5个点仅在肺鳞癌胸腔积液中表达。结论:肺腺癌与肺鳞癌胸腔积液差异蛋白可能是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细胞分泌的特殊蛋白或特异性蛋白标志物。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的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的表达水平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方法 63例COPD患者中30例肺动脉收缩压≥40mm Hg(1 mm Hg=0.133 kPa)患者为PAH组,33例肺动脉收缩压<40 mmHg患者为COPD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PAR-γmRNA表达水平.结果 COPD组及PAH组PPAR-γmRNA表达水平分别相当于对照组的0.213、0.003,P<0.05;PAH组与对照组比较肺动脉压力明显增高,PPAR-γmRNA表达水平下降更加明显.PPAR-γ表达水平与肺动脉压力呈负相关(r=-0.683,P<0.05).结论 COPD患者PPAR-γ表达下调,PAH时PPAR-γ表达下调更为显著,PPAR-γ表达水平与肺动脉压力呈负相关,PPAR-γ表达下调可能与PAH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建立肺癌性胸腔积液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二者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和特点。方法:以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为第一向,垂直板SDS-PAGE为第二向分离胸水蛋白质,银染显色,扫描仪获取凝胶图像并对其进行软件分析。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差异蛋白质。结果:双向电泳结果显示,肺癌性胸腔积液中表达增高2倍的差异蛋白点52个,降低50%的蛋白质点60个。有9个点仅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表达,11个点仅在肺癌胸腔积液中表达,并通过肽指纹图分析成功鉴定了6个蛋白质。结论:肺癌性胸腔积液组与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的双向电泳结果显示蛋白表达图谱有明显差异,这些差异蛋白可能是肺癌相关蛋白或肺癌特异性蛋白标志物。  相似文献   
49.
应用低O2 高CO2 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 ,观察了不同时间低O2 高CO2 及川芎嗪保护血浆抗凝血酶 Ⅲ活性 (AT Ⅲ :C)、平均肺动脉压 (mPAP)、右心室重量 (RV/ 10 0 gBW ,RV/TV)的变化。结果显示 ,随低O2 高CO2 时间的延长 ,mPAP逐渐升高 ,AT Ⅲ :C逐渐降低 ,两者呈良好负相关 (r =- 0 .86 4 ,P <0 .0 0 1) ,2实验组的RV/ 10 0 gBW和RV/TV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0 1)。血浆AT Ⅲ活性与RV/ 10 0 gBW呈良好负相关 (r =- 0 .6 12P <0 .0 0 1)。川芎嗪保护组AT Ⅲ :C高于非保护组 ,mPAP ,PV/ 10 0 gBW ,PV/TV低于非保护组。表明慢性常压低O2 高CO2 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抗凝血酶 Ⅲ活性降低 ,与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及右心室肥大有关 ,川芎嗪能调控并改善它们的升降程度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不同直径微粒对家兔肺组织显微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27只正常家兔分为3组(n=9),分别注入氨苄西林注射液(A组)及经10μm孔径滤过液(B组)、经3μm孔径滤过液(C组),于注射后4d、9d、15d在透射电镜与光镜下观察各组家兔肺组织显微与超段结构的变化。[结果]在透射电镜下,A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逐渐减少并有脱落现象,胶原纤维组织增生,微小动脉内皮细胞基底部变窄,呈高柱状突起;B组部分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有脱落现象,肺泡隔胶原纤维组织增生,上皮细胞基底部变窄。且A组、B组均随着注入时间的稚移有逐渐加重的趋势;C组未见明显改变。在光镜下,A组、B组4d肺组织局部出现充血、出血及炎性肉芽肿,9d、15d病变加重:C组未见明显改变。[结论]不同直径溶液微粒对家兔肺组织显微及超微结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