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3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1.
自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以来, 我国各级医疗机构不断创新护理服务模式, 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针对性优质照护。2021年4月, 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开展以专科护士为服务主体的"互联网+"全病程管理实践, 将医院出院患者作为主要服务对象, 通过组建多学科服务团队, 构建"互联网+"信息交互平台, 实施贯穿患者院前管理、院内评估和院后追踪康复的全病程管理流程, 为居家患者提供PICC换药护理、造口护理和母婴护理等专科护理服务。截至2022年2月, "互联网+"全病程管理服务范围扩展到医院50公里外, 累计服务1 181人次, 该管理凸显了三级医院专科护理服务特色, 精准对接患者需求, 体现了全人照护理念, 可为快速推动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12.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小儿秋季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36例,应用热毒宁注射液加病毒唑注射液治疗(热毒宁注射液按体重﹤10kg用 0.5ml/kg.d,10kg<体重<30kg用 0.6ml/kg.d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点滴)、病毒唑注射液按10~15mg/kg.d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点滴.B组:36例,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用量、用法同上.C组:36例,用病毒唑注射液,治疗用量、用法同上.3组的发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差异.常规治疗方案相同(如调整饮食、口服和(或)静脉补液,应用微生态类药物,保护胃肠粘膜等).用药3~5天后,观察患儿退热、吐泻消失时间,住院天数,不良反应等之间的差异.结果:A组有效率为97.2%,B组有效率94.4%;C组44.4%.A组与B组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P﹤0.01,P﹤0.05),而A组与B组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在缩短病程、降温等方面明显明显优于病毒唑组,但与两药合用的疗效无明显差异.故用热毒宁注射液抗病毒,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13.
1病例资料男,76岁。主因胸部、两侧季肋疼痛3月余,乏力、活动后胸闷、气短4 d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部、两侧季肋疼痛,就诊于我科,行胸腰段脊柱MRI检查示:多发胸腰骶椎椎体、附件及椎旁软组织病变,胸8~9椎体压缩性骨折。查血红蛋白102 g/L,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示:异常浆细胞  相似文献   
314.
护理文化是医院护理人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融于医院文化之中,彰显着护理特色,展示着医院的品牌形象。护理学的创始人南丁格尔认为:“护理学不但是一门专业,更是一门艺术!”。感动式“5S”护理服务是5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缩写,  相似文献   
315.
PTEN基因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TEN对人原代白血病细胞及K562细胞系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携带有野生型PTEN、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Ad-PTEN-GFP)及空载体腺病毒(Ad-GFP)转染原代白血病细胞和K562细胞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TUNEL等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培养细胞集落并比较不同组间集落形成的数量;实时荧光定量PCR(FQ-PER)检测PTEN mRNA水平变化,Westernblotting检测PTEN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以感染复数为200转染后,与Ad-GFP相比,Ad-PTEN-GFP转染人白血病K562细胞系后,细胞增殖受抑,凋亡率增加,最大生长抑制率为35.2%,最大凋亡率为30.0%.细胞周期显示G1期阻滞,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54.9±2.51)% vs (78.5±4.13)%],G2/M期比例降低[(30.2±1.91)% vs (13.6±1.02)%](均P<0.05).结论 过表达PTEN可以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  相似文献   
316.
目的 探讨和厚朴酚(HNK)对白血病细胞U937阿霉素(ADR)耐药细胞系U937/ADR多药耐药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大剂量(IC50)ADR短时间诱导方法,构建U937/ADR细胞系。以低浓度HNK(IC20)与不同化疗药物联合作用于U937/ADR细胞系,检测其对不同化疗药物耐药逆转倍数。罗丹明123检测药物外排功能;荧光定量PCR(F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HNK对U937/ADR细胞系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耐药相关基因MDR1及其蛋白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ELISA法检测NF-κB亚单位p65(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系U937/ADR,对ADR耐药指数为亲代U937细胞的11倍。6.5 μg/mL HNK可以逆转U937/ADR对ADR的耐药,逆转倍数为2.20倍。HNK能够浓度依赖性地下调U937/ADR细胞NF-κB、MDR1 mRNA和P-gp表达,抑制NF-κB p65的活性。结论 HNK能有效逆转U937/ADR多药耐药,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 p65活性、下调MDR1和P-g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1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缺血心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表达的影响,以及与心肌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关系,探讨TRAIL因子在心血管疾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结扎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心梗组、阿托伐他汀(10 mg.kg-1.d-1)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病理组织学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化及实时定量RT-PCR测定心肌TRAIL、Bax、Bcl-2的表达;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心梗组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加;与心梗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心肌细胞凋亡数显著减少(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心梗组Bcl-2/Bax下降;与心梗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Bcl-2/Bax明显上调(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心梗组TRAIL在蛋白及基因水平表达明显下降;与心梗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心肌TRAIL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促使大鼠缺血心肌TRAIL基因表达上调,TRAIL基因可能参与了阿托伐他汀抗心肌细胞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318.
凝血过程涉及到一系列蛋白因子的反应,上一级的活性蛋白因子裂解下级的蛋白质,使其成为活性的蛋白质,从而使反应继续而形成反应瀑布机制,在凝血反应核心反馈过程中,蛋白C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主要探讨在凝血过程中蛋白C的激活和失活过程,活性蛋白C对因子V的作用以及对整个凝血系统的影响.在生理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关于凝血蛋白C作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通过系统的定态平衡分析,从理论上证明存在外源性路径启动的触发阈值;通过动态解的数值模拟,研究蛋白C的作用.结果 证实,蛋白C的缺乏对整个凝血系统的影响是微弱的,是否缺乏蛋白C对系统的启动阈值没有影响;但是当蛋白C过量时,IIa的浓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趋于零,预示凝血系统不能正常启动,蛋白C对IIa有很强抑制作用.以上结果将对血液学理论与临床血液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也展现出模型化方法对研究凝血系统的预测性能力.  相似文献   
319.
为气管切开患者及时更换气管垫,可以减少细菌入侵,降低感染率。但是对机械通气患者频繁更换气管垫,又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更换此类患者气管垫的小窍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20.
β-榄香烯抑制人骨髓瘤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从温郁金中提取的β-榄香烯对人骨髓瘤RPMI-8226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V/PI双标流式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Hoechst33342/PI双染荧光显微镜观察β-榄香烯处理后骨髓瘤RPMI-8226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β-榄香烯对RPMI-8226骨髓瘤细胞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G0/G1细胞比例显著升高,而S、G2/M细胞比例降低。β-榄香烯作用48h可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凋亡率随药物浓度而递增。结论:β-榄香烯可有效抑制人骨髓瘤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与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