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8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100例脑前循环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破裂脑前循环动脉瘤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对100例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破裂早期(3d之内)进行手术治疗,按照Hunt-Hess分级,Ⅰ级37例,Ⅱ级23例,Ⅲ级10例,Ⅳ级24例,Ⅴ级6例。以GOS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结果107个动脉瘤中,显微手术夹闭101个,包裹6个。恢复良好70例;中度病残,生活自理12例;重度病残,生活不能自理9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4例。HuntⅠ-Ⅲ级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Ⅳ、Ⅴ级患者的预后(P〈0.01)。结论早期显微手术是治疗破裂的脑前循环动脉瘤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52.
颅内复杂动脉瘤血管内辅助技术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的血管内辅助栓塞技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微导丝微导管辅助技术、双微导管技术、球囊再塑形技术和血管内支架载瘤动脉成形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40例(41个).结果 动脉瘤完全或大部栓塞36个,部分栓塞动脉瘤5个,死亡2例.23例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12个月,均无再出血,1例大脑中动脉巨大蛇形动脉瘤复发并增大.结论 血管内辅助栓寒技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的操作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45例大型听神经瘤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肿瘤全切40例(88.9%),次全切除5例(11.1%),面神经解剖学保留率为86.7%(39例)。对40例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评估,面神经功能获得满意恢复者为32例(71.1%)。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对面神经可获得解剖学与功能的保护,能明显降低并发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4.
颅内动脉瘤是较常见的脑血管病变。椎一基底动脉瘤也称作后循环动脉瘤,指来自颅内Willis动脉环后部的动脉瘤,文献报道占颅内动脉瘤的3.8%-15%。我科运用电解可脱弹簧圈(GDC)和水解可脱弹簧圈(DCS或DCS ORBIT)栓塞治疗后循环动脉瘤13例,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5.
夏为民  王穗暖  官卫 《中国综合临床》2005,21(12):1112-1113
目的 探讨弥散性脑损伤的发生机制、影像学表现、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7例弥散性脑损伤患者的致伤原因、救治措施及预后。结果致伤原因多为交通伤及坠落伤;损伤类型多为弥散性轴索损伤、弥散性脑肿胀,可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和颅内血肿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145例(66.8%);死亡69例(31.8%),其中GCS≤5分的死亡患者为43例,占死亡总数的62.3%。结论弥散性脑损伤的诊断主要依靠典型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治疗上采取综合方法;及时手术解除脑受压,保持生命体征平稳,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6.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是颅脑外伤后引起的迟发性血肿,一般3周后才出现临床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是有包膜的血肿,约占颅内血肿的10%[1]。如不能尽早诊断和及时治疗极易致残甚至引起死亡。本文回顾了我院自2000年5月~2005年5月共收治慢性硬脑膜下血肿30例,均行双孔冲洗引流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腰大池引流对继发性脑积水分流术疗效预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前行腰大池引流对继发性脑积水患者预后的提前判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继发性脑积水行腰大池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腰大池引流前后的临床表现、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影像学表现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脑外伤术后16例、脑出血术后10例、脑肿瘤术后2例、矢状窦血栓形成2例,均出现脑积水,均行腰大池引流。引流后减压窗凹陷者14例,患者引流前后GCS评分均无明显变化;18例引流时间超过1周者额角指数下降,脑室周围水肿减轻。结论腰大池引流可作为继发性脑积水V-P分流疗效的一种提前预判方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p27 kip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47例脑胶质瘤组织(Ⅰ~Ⅱ级23例,Ⅲ~Ⅳ级24例)和25例正常脑组织中CTGF mRNA和p27 kip1 mRNA,分析其表达水平和肿瘤级别的关系。结果胶质瘤组织中CTGF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p27 kip1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P均<0.01),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CTGF mRNA的的表达显著高于、p27 kip1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Ⅰ~Ⅱ级(P均<0.01),胶质瘤组织CTGF mR-NA与p27 kip1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281,P<0.05)。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CTGF mRNA和p27 kip1mRNA的表达异常,且两者呈负相关关系,这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9.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96例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2000~2003年对96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疗效满意。现将诊断、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目的 介绍微弹簧圈(MC)血管内治疗25例颅内动脉瘤。方法 使用国产普通MC和进口电解可脱弹簧圈(GDC),经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25例,大多数病例在局麻下施术。2例Hunt-Hess V级病人急性期治疗请麻醉师协助。结果 本组25例中死亡2例,完全闭塞动脉瘤20例,不完全闭塞5例。15例随访3月~4年无一例再出现SAH。结论 M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尤其对宽颈动脉瘤及形状不规则的难治性动脉瘤。其效果确实,创伤小,康复快。但远期效果还有待大宗病例的血管造影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