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1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61篇
医药卫生   179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81.
目的 :观察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单次口服莫达芬尼片剂后 ,其代谢产物莫达芬尼酸血浆浓度 ,为Ⅱ期临床试验提供试验参数。方法 :9名受试者按拉丁方设计随机分组 ,分别依次单次口服 10 0mg、2 0 0mg、30 0mg 3个剂量的莫达芬尼片后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各受试者血浆莫达芬尼酸浓度 ,采用 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10 0mg、2 0 0mg、30 0mg组莫达芬尼酸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 :Cmax(1.78± 0 .79)mg·L 1、(3.17± 1.2 7)mg·L 1、(4 .13± 2 .32 )mg·L 1;Tmax1.8h、3.1h、2 .8h ;t1/2 β (2 .35± 1.97)h、(2 .4 5± 1.0 7)h、(1.95± 1.18)h ;AUC0 t(2 1.17± 16 .13)mg·h·L 1、(2 5 .74± 7.74 )mg·h·L 1、(4 1.38± 2 0 .72 )mg·h·L 1;CL (5 .79± 5 .19)L·h$C1、(7.80±3.4 2 )L·h$C 1、(7.95± 2 .97)L·h$C1;结论 :莫达芬尼酸药 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 ,高、中、低三个剂量的Cmax、AUC0 t随给药剂量加大而增加 ;t1/2 β、Tmax、CL与给药剂量无关  相似文献   
182.
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了头孢派酮/舒巴坦(SPZ,比例1:1)、头孢哌酮(CPZ)和舒巴坦(SBT)对8种322株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统计了MIC50、MIC90、IC50等数值。结果表明,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外,SPZ对其它7种致病菌的抗菌活性均强于CPZ,MIC90值均下降2—4倍;SPZ对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MIC50值  相似文献   
183.
王睿  李莹 《医学争鸣》1995,16(1):6-9
研究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与阻断剂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DNA合成和c-fos,c-myc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应用细胞培养、^3H一胸腺嘧啶核苷掺入和斑点杂交的方法。肾上腺素能体激动剂可促进离全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DNA合成和原癌基因的表达,该效应可被其相应的阻断剂所抑制。  相似文献   
184.
(全文见药物与临床第18卷第3期)  相似文献   
185.
伊米培南’西司他丁与帕那培南’西司他丁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王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北京100853@陈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北京100853@白艳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北京100853@方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北京100853@刘庆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北京100853  相似文献   
186.
宋秀杰  王睿 《人民军医》2009,(11):772-773
1分类及用途 1.1 品种及作用 目前,临床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按照其化学结构可分为3类:(1)14元环类,主要品种有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等。(2)15元环类,主要是阿奇霉素。(3)16元环类,主要有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交沙霉素、吉他霉素、醋酸麦迪霉素、罗他霉素。该类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蛋白体50s亚单位,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属于生长期抑制药。其抗菌谱主要为多数革兰阳性菌及某些革兰阴性球菌,包括葡萄球菌、粪链球菌、脑膜炎球菌、炭疽杆菌、淋球菌、白喉杆菌、百日咳杆菌、产气梭状芽胞杆菌、布氏杆菌、弯曲杆菌、军团菌、钩端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等。  相似文献   
187.
目的:应用CBCT研究汉族人下颌第一恒磨牙髓室高度和牙本质厚度与年龄的关系.方法:收集汉族受试者420 例(男、女各210 例)下颌第一磨牙CBCT影像资料,分6 组(15~24 岁、25~34 岁、35~44 岁、45~54 岁、55~64 岁、65~74岁).运用CBCT自带软件测量牙齿中轴线上髓室的高度和牙本质厚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髓室高度:男性(0.85±0.54) mm、女性(0.79±0.51) mm;髓室顶牙本质厚度:男性(3.60±0.49) mm,女性(3.50±0.49) mm;髓室底牙本质厚度:男性(2.57±0.52) mm,女性(2.49±0.51) mm,随年龄增长髓室高度减小,牙本质厚度增加,与年龄有相关关系(P<0.05),髓室底牙本质厚度增大速率明显高于髓室顶(P<0.05),性别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随年龄增长汉族人下颌第一磨牙髓室高度减小,牙本质厚度增大,髓室底牙本质厚度增加较髓室顶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8.
目的:联合临床心理科与创伤外科对外科多发性创伤伴发急性应激障碍(ASD)患者进行研究,探寻综合医院ASD患者合理有效易操作的联合干预方法。方法:对多发性创伤后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IV-TR)ASD诊断的60例患者随机将30名设为联合干预组,30名设为对照组。联合干预组采用药物治疗加心理联合干预,心理联合干预方法有:情绪管理训练、自助小册子、认知疗法,针对家属的团体辅导,心理联合干预时间共4周,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和一般支持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事件影响量表(IES-R)进行检测。结果:经治疗后联合干预组的HAMD量表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80,P=0.007);HAMD减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33,P=0.006);联合干预组的HAMD量表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70,P=0.001);HAMD减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76,P=0.000);联合干预组的IES-R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0,P=0.038)。结论 :药物治疗加心理治疗联合干预更能改善多发性创伤ASD患者的情绪状态及应激症状。  相似文献   
189.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小鼠行为影响及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清洁级昆明小鼠饲养1周以适应环境。旷场实验(OFT)筛选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组、氟西汀组(FLU,3mg/kg)、雌激素组(E,0.15 mg/kg)和葛根素组(92 mg/kg),每组10只。采用小鼠双侧卵巢切除(OVX)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法建立围绝经期抑郁症动物模型。各给药组于每日应激前1 h灌胃给药,其余各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共计21 d。观察小鼠动情周期变化,测定行为学变化,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脑组织单胺类递质含量,测定海马组织c 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主要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各OVX组小鼠连续7 d内连续监测未见动情周期变化,证明去势成功;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组小鼠呈现抑郁样行为,表现为自发活动及探索行为减少、行为绝望时间增加、体质量增长缓慢(P0.01或P0.05),海马神经元损伤、萎缩、数量减少、尼氏体减少及早期凋亡变化,脑组织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及多巴胺(DA)含量减少(P0.01);海马组织CREB-1、磷酸化c 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1)、BDNF及酪氨酸蛋白激酶B(Trk B)蛋白表达减少(P0.01)。与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组比较,给予葛根素(Pue)治疗后,可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症模型小鼠抑郁样行为,表现为增加自发活动及探索行为、减少行为绝望时间、体质量增加迅速(P0.01或P0.05);减轻海马组织神经元损伤及凋亡细胞,增加脑组织5-HT、NE及DA含量(P0.01),增加海马组织CREB-1、p-CREB、BDNF及Trk B蛋白表达(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小鼠双侧OVX联合CUMS可成功制备围绝经期抑郁症动物模型。葛根素具有神经保护及抗围绝经期抑郁症作用,其机制主要通过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抑制神经元早期凋亡、增加脑组织单胺类递质含量及上调脑组织CREB-BDNF信号通路主要蛋白表达而发挥的。  相似文献   
190.
目的: 探讨黄豆苷元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3.0 mg·kg-1, ig)、黄豆苷元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kg-1, ig),每组10只。给药组每日应激前1 h ig给药,共21 d。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法建立抑郁小鼠模型,通过体重和旷场实验检测小鼠抑郁样行为;采用尼氏染色法检测海马DG区神经元病理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出现明显的行为学异常,表现为体重减少(P<0.01);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得分减少(P<0.01,P<0.05);尼氏染色显示海马DG区神经元形态不规则,细胞分层不清;TUNEL法显示神经元凋亡数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及黄豆苷元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行为学异常均有明显改善,小鼠体重增加(P<0.01),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得分增加(P<0.01);海马DG区神经元损伤性变化减轻;神经元凋亡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黄豆苷元可能通过减少神经元凋亡改善CUMS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异常,产生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