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6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1.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的产生源于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1991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内科医生Guyatt博士提出了EBM,该大学护理系的Alba Di Censo教授提出了EBN,其观点迅速得到了普遍关注与研究。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把EBN理论引入护理教育,临床护士已基本形成根据临床研究依据来处理临床问题的观念。EBN于1996年传入我国后,已经得到我国护理界同仁的肯定并形成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临床各科均有循证护理的应用报道,心血管内科也不例外。现将EBN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现状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12.
目的 调查2006~2015年糖尿病足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变化。方法 采用全军统一研发的病历数据库,纳入2006~2015年解放军第306医院所有住院第一诊断为糖尿病足患者的病历首页数据,分析患者相关医疗费用信息。结果 10年期间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962例,其中男性1201例,女性761例。各年度患者年龄中位数从70岁降至61岁,住院天数中位数由29 d降至17 d。最高日均药品费、日均检查费和日均床位护理费用中位数分别为649.5元、345.5元和114.7元,呈逐年上升趋势,最高日均治疗费中位数为191.2元,变化不显著。自费患者比例逐年下降,由42.2%(35/83)降至10%以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比例增高达18.1%(27/149),并且医疗总费用增高。结论 2006~2015年这10年间我院糖尿病足患者发病年龄年轻化,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医疗费用增长显著,自费患者的比例逐年下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比例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613.
目的 通过比较血压的性别差异,了解成年女性正常血压水平,探讨其高血压诊断标准。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5—12月安徽省宿州地区5个村自愿到当地诊室接受检查的18~20、21~30、31~40、41~50、51~60、≥61岁女性各150例。另外,采用相同的抽样方法和筛选标准在每个村选取相同年龄段、相同人数的成年男性。采用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心脏彩超检查有无室间隔和/或左心室后壁增厚,心电图检查有无左心室高电压和/或电轴左偏。结果 除51~60岁人群外,各年龄段女性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20、21~30、31~40岁女性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比例高于男性(P<0.05)。在血压<90/60 mm Hg人群中,女性SBP、DBP分别为(85.6±2.4)、(55.4±1.0) mm Hg,男性SBP、DBP分别为(87.9±2.4)、(58.7±0.7) 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47、-10.694,P<0.05)。各年龄段女性血压≥140/90、120~139/80~89 mm Hg比例与男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压120~139/80~89 mm Hg人群中,女性头痛、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室间隔和/或左心室后壁增厚,以及左心室高电压和/或电轴左偏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结论 不同性别人群正常血压水平、高血压诊断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女性正常血压水平低于男性,正常SBP、DBP可能分别为85~120、55~80 mm Hg,女性血压>120/80 mm Hg可能存在高血压。  相似文献   
614.
二尖瓣脱垂综合症的超声及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和研究二尖瓣脱垂综合症(MVP)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其临床表现;材料和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二尖瓣脱垂综合症患者23例,并观察其临床表现;结果 统计和总结二尖瓣脱垂综合症的临床症状、体征、ECG,X线表现、病理表现,以及M型、B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典型表现;结论 二尖瓣脱垂综合症是与胚胎发育相关的,涉及全身各个系统的综合性病变,具有典型的病理学特征和超声心动图表现,结合其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检查不仅可以准确诊断,还可进一步进行临床分型。  相似文献   
615.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1 受体基因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 T P C R)方法测定60例心脏病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 β1m R N A 水平。结果:①外周血淋巴细胞β1受体m R N A 水平随心功能分级增高而下降;②这种变化出现较早,心功能Ⅱ级时已很明显,心功能Ⅳ级时可下降50以上;③β1 受体 m R N A 水平随患者年龄增加、病程延长、左室质量增加、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而下降,与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等关系不明显。结论:用 R T P C R 技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 β1受体对评价心衰患者的病情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16.
患者男,62岁,因发作性心前区憋闷半月,加重40分钟入院。查体:心率46次/min,律不齐。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图1 说明见文内图2 说明见文内图3 说明见文内房率43~49次/min,出现较恒定的两种PR间期,长者580~600ms,并有QRS波脱落伴交界区逸搏,短者250ms,二者呈突然变化,且与窦性频率无关,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缓作者单位:032200山西省汾阳医院心血管内科伴不齐、房室结双径路、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区逸搏及干扰性房室脱节(图1)。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当RS2由250ms…  相似文献   
617.
目的 描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病例的基本特征。方法 收集15起COVID-19聚集性疫情病例的基本信息,采用伽马分布拟合病例代际间隔时间(Tg),使用基于SEIR模型计算基本再生数(R0)。结果 15起聚集性疫情中共有确诊病例52例、涉及5例核酸阳性无症状感染者。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月23日至2月4日,以女性为主,潜伏期为(6.11±3.38)d。Tg为(6.93±3.70)d,在<60岁、≥60岁组及男、女性之间,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1)。按照本研究估算的Tg计算,宁波市新冠肺炎感染的R0为3.06(95% CI:2.64~3.51);按照文献报告的病例Tg为7.5 d计算,R0为3.32(95% CI:2.51~9.38)。结论 COVID-19聚集性疫情病例的Tg在不同年龄、性别间差异不大,COVID-19早期致病和传播力较高。  相似文献   
618.
目的探讨预警护理联合主动风险护理程序对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的影响。方法以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63例。参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试验组患儿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并行预警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并发症、护理安全及呼吸功能相关水平。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控制总有效率为96.83%,显著高于参照组患儿;试验组患儿的并发症率为4.76%,显著低于参照组患儿;试验组患儿的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与FEV_(1)的比值及最大呼气峰流速与预计值的比值(PEFpred%)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预警护理联合主动风险护理程序针对干预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安全性及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6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