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8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71.
72.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治法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近年来中医采用通腑泻实法、宣畅三焦法、活血化瘀法以及泻热导浊法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现状全面分析,认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机是湿、瘀、热(毒)互结,提出以通导瘀热法治疗本病是今后应当探讨的方向.  相似文献   
73.
杏苏散组方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杏苏散是治疗凉燥咳嗽的主要方剂。一般认为,杏苏散的功效是轻宣凉燥、宣肺化痰。其实辛温通阳、津行燥止才是杏苏散组方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健脾化湿、养阴清胃方药对2型糖尿病肾脏大鼠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1(ET-1)的影响,研究其早期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Wistar大鼠随机抽选以10只为正常组,其余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糖高脂饲料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洛丁新组、合方组、健脾化湿组、养阴清胃组,干预治疗8周后处死,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1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NO、NOS的含量。结果各组大鼠血清肌酐与尿素氮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肾系数明显升高(P0.05),各干预组较模型组肾系数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比正常组NO、NOS、NO/ET-1比值明显升高;干预治疗后,合方组及养阴清胃方明显下降(P0.05)。结论各组药物均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高滤过状态,合方组、养阴清胃方对肾血管舒缩系统有一定调节作用,可能是延缓肾小球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5.
朱虹  王灿晖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2):986-987
柯琴对《伤寒论》的研究达到很深的境界 ,尤其是对桂枝汤的运用 ,灵活自如 ,不仅治外感伤寒、中风而且治内伤杂病 ,有是证用是药。受柯琴这一观念影响 ,作者较深入地探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内涵 ,处方是辨证的结果等。  相似文献   
76.
王灿晖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思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灿晖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与教学40余年,擅长治疗外感与内伤杂病。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辨治中,王教授把握病机关键,灵活多变,圆法施治,临床收效甚佳。笔者现就王教授治疗CAG的辨治思路,简要探析如下。 CAG属中医“胃脘痛”、“胃痞”等范畴。对该病的辨证分型,大体有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脾胃湿热、  相似文献   
77.
王灿晖教授系著名温病学家,临床善用温病学理论指导内科杂病,尤精于脾胃疾病的治疗,介绍王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经验,以窥其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78.
右归丸加减治疗男性雄激素缺乏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右归丸治疗中老年男性患者雄激素缺乏综合征(PADAM)的疗效.方法:对28例诊断明确的患者给予右归丸治疗1个月以上,观察其临床症状及血清睾丸酮的变化.结果:患者的自觉症状评分均有显著改善,血清睾丸酮显著上升.与治疗前比较,P<0.01.结论:右归丸对PADAM有较好的疗效,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9.
改良三甲散对小鼠脑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良三甲散免煎颗粒剂1g/kg、2g/kg灌胃,并以脑复康0.5g/kg灌胃作为对照,观察了对以东莨菪碱3mg/kg腹腔注射复制的学习记忆障碍小鼠脑NO和NOS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三甲散能够降低正常小鼠和由东莨菪碱造成的记忆障碍小鼠脑NO的含量,拮抗由东莨菪碱造成的记忆障碍小鼠脑NOS活性的升高。  相似文献   
80.
盜汗在临床上頗为常见,一般容易治愈;但如遇到頑固性的病例。有时也感到棘手。我們于去年治疗了一例十二年不愈的頑固性盜汗,获得了滿意的疗效。茲报告如下: 病历摘要患者:金××,性別,男,已婚,年龄:37,职业,教师。主訴:每年入冬盗汗,已十二年。现病史:患者于1952年冬季开始有輕度盜汗,間或发作,仅限于胸背部;至来年春季,虽不治疗,亦自趋痊愈,故未引起重視。以后每年入冬即发,时間以十二、一、二三个月为显著。但精神、体力尚未受到过大影响。58年冬,盜汗程度开始严重,几无虛夕,量亦較多,汗后感觉头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