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氩氦靶向冷冻消融对肝门区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肝脏Glisson管道系统一级分支区域组织的病理变化,探讨氩氦靶向消融对第一肝门区域的效应,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12只健康犬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经皮穿刺肝脏氩氦靶向冷冻,于消融后第3天和第28天分批宰杀,观察消融靶区和Glisson管道系统一级分支的病理变化. 结果 术后门静脉血管壁及内皮细胞未见明显损伤,血管周围肝组织均被灭活坏死.一级胆管系统在氩氦刀冷冻消融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未见穿孔、胆管壁全层坏死等严重损伤,大部分损害表现为可逆的短暂性损伤.第28天时活检消融损伤区大小明显小于第3天时(P<0.05).在术后急性期(1~3 d),其ALT、AST值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而在术后1~4周其ALT、AST值较术前均无显著差异,氩氦靶向冷冻区与病理坏死区范围基本一致(P>0.05). 结论 经皮微创近距离的氩氦靶向冷冻消融治疗可以可靠地完全灭活门静脉周围的肝组织,门静脉血管壁在热池效应的保护下不致损伤.氩氦冷冻消融对于肝门部胆管的损伤较轻,该治疗对于肝功能的影响不大.可用肉眼所见的冷冻区大小预测冷冻坏死范围.肝脏肿瘤的氩氦靶向冷冻消融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确实的微创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2.
目的评价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狭窄定量测定结果和99mTc-MIBI静息心肌断层显像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相应心肌MIBI摄取定性、定量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说明99mTc-MIBI心肌显像可间接地反映冠状动脉的血流状况,能较准确地预测冠状动脉的狭窄及其程度,可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冠脉造影的筛选以及评判冠脉狭窄治疗前、后心肌血流灌注改善程度.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伴终板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术式的效果及其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7例,并分为2组,57例伴Modic改变者中,28例纳入A组接受经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另29例纳入B组,接受经椎间孔入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2组术后总优良率分别为64.3%和82.8%,组间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术后和末次随访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且末次随访时均低于术后(P〈0.05);2组在术后和末次随访时VAS和ODI评分组间差异显著,其中A组较高(P〈0.05);无论是Ⅰ型和Ⅱ型Modic改变,B组术后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伴终板Modic改变与下腰痛关系密切,且对术后和远期疗效影响较大。经椎间孔入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伴终板改变者术后和远期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54.
以生物大分子壳聚糖为主要组成基元,在壳聚糖的羟基碳上引发单体自由基共聚合。在聚合过程中疏水的合成高分子接枝链与亲水的壳聚糖分子自组装诱导形成纳米尺度的聚集体,通过引入具有肿瘤还原环境响应性的交联剂,得到了肿瘤环境响应的壳聚糖-合成高分子共聚物纳米凝胶。采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等手段对纳米凝胶的粒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探讨了聚合诱导自组装高效制备壳聚糖纳米凝胶的机理,证实了所得纳米凝胶粒径的可控性。进一步采用近红外荧光分子和磁共振显影(MRI)分子标记的方法制备了荧光/MRI多功能复合纳米凝胶,对凝胶显影性能进行了探讨,证实了其优异的细胞标记能力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单微针射频治疗轻中度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安全性和复发情况.方法 60例轻中度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0)使用单微针射频治疗,对照组(n=30)使用强脉冲光治疗.1个月1次,共治疗3次.在每次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1、3个月时拍照,并进行GAGS评分,VISIA分析,记录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  相似文献   
56.
中国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现状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初步调查我国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介入治疗的现状 在2008中国冠状动脉CTO介入治疗俱乐部(CTOCC)活动进行的同时,对全国45位介入治疗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共发出调查问卷45份,收回43份(95.6%).CTO介入治疗时术者通常使用硬导引钢丝(48.8%)或亲水多聚物涂层导引钢丝(44.2%),仅7.0%的术者使用软导引钢丝尝试开通闭塞病变.在硬导引钢丝系列中术者最常使用Miracle系列导引钢丝(34.5%),在亲水涂层多聚物涂层导引钢丝中术者最常使用Pilot系列导引钢丝(33.3%).当第1根导引钢丝无法通过闭塞病变后,术者最常使用的技术为平行导引钢丝技术(71.4%),此时最常使用的导引钢丝为Miracle(46.0%)和Conquest系列导引钢丝(28.6%).CTO介入治疗中血管内超声(IVUS)的使用率较低,93.1%的术者在CTO介入治疗中IVUS的使用率<5%.患者术前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比例较低,67.4%的术者其冠状动脉CT检查的使用率<5%.在逆行导引钢丝技术的应用中,仅1个介入中心(2.2%)的手术量>20例.绝大部分术者(83.7%)的手术成功率<80%.结论 与国外CTO介入治疗水平较高的中心相比,国内术者的CTO介入治疗技术仍待进一步提高.为准确了解当前国内CTO的治疗现状,大规模的回顾性分析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7.
目的:p~(53)基因被认为是引起细胞凋亡的重要基因之一,并在大肠癌患者中突变率高。突变的患者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原因之一可能为p~(53)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本文通过研究p~(53)基因与目前大肠癌常用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及羟基喜树碱(HCPT)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探讨p~(53)基因与大肠癌化疗药敏的关系,材料与方法:1997年1月至7月,取我院外科行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标本39例,用PCR-SSCP法对p~(53)基因第5~8外显子进行检测,同时制备肿瘤单细胞悬液,加入5-FU(10μg/ml),5-FU(10μg/ml)+甲酰四氢叶酸钙(FA 5μg/ml),HCPT(0.1μg/ml)及HCPT(0.1μg/ml)+丹参(6μl),用TdT法(DNA断端标记法)分析上述药物对大肠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大肠癌p~(53)基因突变率为43.6%(17/39),药物作用15h后行TdT法检测发现,5-FU的凋亡率为(Z2.15±7.84)%,5-FU+FA为(25.17±8.83)%,HCPT为(22.59±10.47)%,而HCPT+丹参则为(31.85±14.78)%。当按p~(53)基因突变与否分成p~(53)基因突变组及未突变组后发现,p~(53)基因突变组的细胞凋亡率均小于未突变组(5-FU为16.4%vs 26.6%,5-FU+FA为18.5%vs 30.4%,HCPT为17.3%vs 26.7%,HCPT+丹参为24.2%vs37.8%P<0.01)结论:5-FU与HCPT均通过透导大肠肿瘤细胞凋亡来  相似文献   
58.
吸烟对冠状动脉侧枝血管形成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虽然心肌缺血是冠状动脉侧枝血管形成的重要决定因素 ,但不同类型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侧枝血管的形成能力不同。在侧枝血管的形成过程中 ,尚有其他因素影响其形成。本研究旨在评价吸烟对侧枝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间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资料。入选标准 :冠状动脉狭窄≥ 70 %或左主干狭窄≥ 5 0 %且冠状静脉窦充分显影患者。分别对入选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侧枝血管 (Rentrop分级 )进行评估。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将其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结果 符合入选条件 2 2 4例 ,其中吸烟患者 12 2例 ,非吸烟组患者 10 2例。吸烟患者组中未形成侧枝血管的比例高于非吸烟患者 (5 3.3%比 40 .2 %,P <0 .0 5 )。在 5 7例出现侧枝血管的吸烟患者中 ,Ⅱ、Ⅲ级侧枝血管的比例均低于非吸烟患者 (18.9%比 2 5 .5 %、9.0 %比 19.6 %,P <0 .0 5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影响侧枝血管形成的因素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P <0 .0 1)和吸烟 (P <0 .0 5 )。结论 吸烟患者侧枝血管的形成能力较非吸烟患者差。影响冠状动脉侧枝血管形成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 ,但吸烟对冠状动脉侧枝血管的形成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9.
枸杞色素对果蝇寿命及脂褐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枸杞色素是存在于枸杞浆果中各种呈色物质的总称,是枸杞的重要生理活性成分之一,主要包括类胡萝卜素和少量叶黄素及其他有色物质。我们以生产枸杞汁、枸杞酒后的副产物残渣为原料(富含枸杞中脂溶性成分)提取的枸杞色素为受试物,研究其延缓衰老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