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医患关系的好坏对患者疾病的转归及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医患关系现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正处于全面转型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患关系及影响因素有其时代的特点,许多学者已对国内某些省会、直辖市等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城市,进行了医患关系现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1-3]。本研究将对承德市进行调查,试图弄清承德市医患关系的现况及影响因素,为整体医患关系的改进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2.
三嗪青霉素是对绿脓肝菌有优异抗苗活性的广谱半合成青霉素。本文采用水合氧代丙二酸酯代替氧代丙二酸酯,并将其与氨基硫脲缩合,再经环合水解和氧化制成三嗪酸的四步反应改进为“一勺烩”的连续操作法,提高收率27.3%。三嗪酸与羟氨苄青霉素的缩合反应用价廉的氯甲酸乙酯代替氯甲酸异丁酯,提高了收率。又采用三嗪酸的琥珀酰亚胺活性酯对羟氨苄青霉素进行的酰化反应也获成功。  相似文献   
63.
七十年代以来,引人注目的是在青霉素类中迅速地成长着的酰基氨苄青霉素类(Acylampicillins)(表一)。据调查,目前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80~90%耐青霉  相似文献   
64.
患者24岁。因第2胎产后24d,于1996年10月24日在当地卫生院行输卵管结扎术,术后7h左右出现下腹痛、腹胀、呕吐、发热等症状,予对症处理。至术后27h,上述症状加重,呕吐咖啡样物。急转我站收住,拟诊“肠管损伤、腹膜炎”立即行剖腹探查。术中见乙状...  相似文献   
65.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88~1998年共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SIE)病人60例,其中28例在入院前曾误诊为其它疾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与误诊标准本文统计的60例SIE病人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82年修订的SIE的分类标准。将入院首次经县...  相似文献   
66.
硼中子俘获治疗剂量验证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利用中子与肿瘤细胞中富集的硼发生特异性俘获反应, 可以定向杀死癌细胞。为了验证中子放疗计划的准确性, 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需要在治疗前进行剂量验证, 即对比分析实验照射剂量与计划剂量。目前, BNCT剂量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电离室法、热释光法、活化法等点剂量测量方法, 基于胶片的二维剂量测量方法, 以及基于凝胶剂量仪的三维剂量测量方法。本文总结了国际上BNCT剂量验证方法的进展, 讨论了这些方法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7.
通过描述碳青霉稀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对研究碳青霉稀类药物方法的总结,以期获得开发该类药物新品种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68.
秦竞开  张赏  王永峰  陈其报 《河北中医》2013,35(8):1162-1163
术后疲劳综合征(postoperative fatigue syndrome,POFS)是手术后出现的以乏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焦虑不安、烦躁易怒、发热、咽痛、口苦、淋巴结肿大、身心疲惫等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候群.POFS发病率很高,几乎所有手术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术后疲劳,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住院时间延长,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2010-11-2012-01,我院采用加味逍遥散治疗术后POFS 56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加压钛板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3月,采用微创加压锁定钛板固定术治疗的36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36例患者的手术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病例。无骨外露,骨折无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和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愈合时间4.2个月。采用Johner和Wruhs功能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36例患者,优26例,良7例,中3例,优良率为91.67%。结论微创锁定加压钛板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则,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切口感染率低、并发症发生低、骨折愈合率高的特点,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较为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制可塑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聚羟基丁酸酯-羟基戊酸酯共聚物-聚乙二醇[nano-hydroxyapatite/poly(3-hydroxybutyrate-hydroxyvalerate)-polyethyleneglycol,nano-HA/PHBV-PEG]庆大霉素(gentamicin,GM)局部药物释放系统(drugdeliverysystem,DDS),为治疗骨髓炎提供一有效方法。方法以纤维蛋白胶为微球支架,nano-HA为GM载药核心,外包裹PHBV及PEG,制成可塑性nano-HA/PHBV-PEG-GM-DDS。电镜观察nano-HA、载药nano-HA和载药nano-HA/PHBV-PEG微球形貌特征。将可塑性nano-HA/PHBV-PEG-GM-DDS植入36只新西兰大白兔股骨内,术后12个不同时间点K-B法检测其血液、皮质骨和松质骨GM浓度,评价可塑性nano-HA/PHBV-PEG-GM-DDS体内释药效果。结果nano-HA呈短棒状,长度<60nm。载药nano-HA呈晶体自然凝聚状态,表面吸附大量GM,平均粒径为200.5nm。载药nano-HA/PHBV-PEG微球表面形态一致,为多孔皱缩结构,平均粒径为34.5μm。GM浓度与抑菌环直径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8。术后第1天可塑性nano-HA/PHBV-PEG-GM-DDS周围皮质骨和松质骨中GM浓度分别为95.50±16.50μg/ml和80.20±13.80μg/ml,其后逐渐下降,致第56天时为5.60±1.60和5.10±1.30μg/ml,高于GM对金葡菌的最低抑菌浓度(2μg/ml)。结论可塑性nano-HA/PHBV-PEG-GM-DDS具有较好的体内缓释作用,临床上对于骨髓炎的治疗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