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广金钱草主要成分防治尿石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22.
精液常规检查是男性不育症诊治中必要的检查。1978年Makler对现在应用的血球计算板(Neubauel Hemocytometer)精液常规检查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制作了直接用原精液做精液常规分析的计算盘,称之为Makler countingChamber,使精液常规检查变得准确、简单。这种检查法已在国外普遍应用,成为WHO认定的标准化检查法。我院1990年初开始应用Makler计算盘作精液常规分析,为了确定Makler计算盘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我们采用配对检查与牛鲍氏血球计算板检查法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3.
尿沉淀细胞DNA的甲基化谱式分析和膀胱癌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并评估通过对尿沉淀细胞DNA甲基化分析检出膀胱癌的基因组合。方法: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结果:对3株膀胱癌细胞系进行的20个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状态分析发现,除BRCA1以外其他基因至少在细胞株的1个等位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对40例膀胱癌组和3组非膀胱癌对照组的尿沉淀细胞DNA进行了6个基因甲基化状态分析发现,SALL3在膀胱癌组甲基化率为67.5%(27/40),MT1A为50.0%(20/40),HPP1为50.0%(20/40),MYOD1为37.5%(15/40),BRCA1为32.5%(13/40),TMS1为5.0%(2/40)。这6个基因在3个非膀胱癌对照组,即非肿瘤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患者23例、脑外科患者6例和正常人群7例均呈去甲基化状态,所以可以受试基因中任一个基因呈现高甲基化状态作为膀胱癌的指征,该法检出膀胱癌的敏感性为90.0%(36/40)。结论:对这5个基因在尿沉淀细胞DNA中甲基化状态的检测可望有效地检出膀胱癌。  相似文献   
24.
肾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的病人约占高血压病人的5~10%。近年来随着血管外科、体外外科技术的进展,临床上已采用自体肾脏移植木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1974~1978年我院应用此法治疗三例病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详细介绍经腹膜后入路小切口、无气腹内腔镜辅助下上尿路肿瘤的手术方法和成功关键,以及我院初步应用的情况和体会。方法自2008年至2010年间随机选择25例上尿路肿瘤患者,其中肾上腺肿瘤12例(肾上腺皮质腺瘤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3例、肾上腺囊肿1例),年龄(54.00±10.06)岁,肿瘤大小(6.91±1.70)cm;肾肿瘤T1~2N0M0期13例(肾透明细胞癌9例、肾细胞癌2例、肾腺癌2例),年龄(53.22±13.02)岁。均采用经腹膜后入路小切口、无气腹内腔镜辅助下手术的方法施行手术。结果肾上腺肿瘤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09.30±12.84)min,根治性肾切除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21.80±13.80)min。与同期后腹腔镜手术时间相比,肾上腺肿瘤摘除少30min,根治性肾摘除少80min左右。本组病例术中均未输血,术后7d左右出院。结论小切口、无气腹内腔镜辅助下手术是微创手术方法的另一流派,适合我国国情,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根治性膀胱切除加直肠代膀胱术后麻痹性肠梗阻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7、77岁,均因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分别于2005年10月、2011年5月在我院行开放根治性膀胱切除加直肠代膀胱术。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9年7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9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其中黏液腺癌6例、肠型腺癌1例、尿路上皮癌2例。结果本组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血尿和膀胱刺激症状,膀胱镜检查主要表现为膀胱顶部宽基底肿物,影像学检查常见膀胱顶前壁与腹壁之间软组织肿块影,多浸润膀胱壁。2例(Ⅲ期)膀胱部分切除者分别于术后7、9个月局部复发,并于1年内死亡。1例(Ⅳ期)晚期未切除者行化疗,无进展生存6个月,化疗后13个月死亡。6例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中1例(Ⅳ期)术后18个月因肺转移死亡,2例(Ⅲ期)术后32个月及41个月死亡,3例(Ⅲ期)分别为术后22、58和62个月,仍在随访中。结论脐尿管癌发病位置隐匿,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治疗方法主要是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首次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及对晚期及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积极的综合治疗是提高脐尿管癌疗效的关键。本病的预后很差,临床分期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无气腹小切口膀胱癌根治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腹腔镜辅助下无气腹小切口方法对14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癌根治术,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1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平均手术时间为363 min(270~518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40 ml(260~1 400 ml),术后平均4.3 d肠道功能恢复,10.2 d拔除引流管,33 d出院。无一例出现术中、术后大血管损伤、直肠损伤、尿失禁、尿漏、肠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8个月,无一例肿瘤复发或肿瘤特异性死亡。结论腹腔镜辅助下无气腹小切口膀胱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经济易行,适宜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9.
Mayer—Rokitansky—küster—Hauser综合征(简称M-R-K-H综合征)是指一组先天性生殖道发育不全的临床症候群。1829年Mayer氏最先描述,1948—1976年国外已报告500多例[1]。这种综合征常伴有泌尿系统的先天畸形。国内常有单纯生殖道先天畸形的病例报告,仅郑雪琴于1979年报告三例伴有泌尿道畸形的病例[2]。我院最近收治一例,报告如下:患者韦某某,女性,24岁,广西柳州人,菜农,1981年7月16日入院。现病史:患者于1981年5月1日结婚,18日感觉下腹部持续胀痛不适,阴道流出少量黄色脓液。7月1日在当地医院就诊,阴道指检发现右穹窿处有个鸭蛋大的包块,7月9日剖腹探查,发现为双子宫,右侧宫颈旁有一脓肿,两侧卵巢指头大,右卵巢潮红有脓苔附着。经阴道前穹窿作脓肿切开引流,引出50ml黄色脓液,脓腔壁为阴道粘膜;同时作右侧卵巢  相似文献   
30.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见于青、中年人。前列腺液培养无菌生长者称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由于对此病尚未完全了解,以往的各种治疗方法效果都不满意。一般强调综合疗法。我们从1985年11月至1987年5月,对12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与常用的综合疗法对照,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