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3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医药卫生   324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研究比较利培酮与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方法以我院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患者采取利培酮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齐拉西酮治疗,研究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QT间期。结果治疗前后,研究组患者QTc、QT间期无延长,对照组患者显著延长(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治疗时可引起QTc、QT间期延长,而齐拉西酮治疗QTc、QT间期无明显延长,因此在选用利培酮治疗时应注意监测心电图变化。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一般情况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纳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50例,均于入院第1天采集流行病学资料及血常规、胸部CT、中医证候特征、舌象、脉象等信息;并依据《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进行分析辨证。结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年龄在50岁左右,男性居多,男女比为1.27∶1;74%的患者有武汉/湖北旅居史,20%的患者有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史;胸部CT以多肺叶病变为主,白细胞未见明显升高,多见淋巴细胞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发热(84%)、咳嗽(62%)、乏力(62%)、纳差(58%)、口干(56%)、腹泻(56%)、自汗(54%)症状;舌象以淡红舌或红舌为主,多见腻苔(68%)、白苔(74%)。证型以湿毒郁肺证为主(82%),少数患者表现为热毒闭肺证(18%);其中湿毒郁肺型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低于热毒闭肺型患者(P=0.002),而湿毒郁肺型患者男性构成比明显高于热毒闭肺型(P=0.024)。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湿毒郁肺型为主,符合中医湿疫的特点。  相似文献   
84.
目的:用踏查及实地样方调查的方法,对山阴县还阳参药材野生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旨在揭示该生态区还阳参资源的分布特点和药材蕴藏量。方法:按照第4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对山阴县还阳参资源分布情况和蕴藏量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山阴县境内5个不同的代表区域中,在草丛、草原、灌丛、阔叶林4个代表区域均有还阳参的分布,还阳参出现样地占山阴县总调查样地的50%,还阳参出现样方占山阴县调查总样方的4%。山阴县还阳参资源分布面积约为8.954 km2,药材蕴藏量约为50.418 9×103kg。结论:根据结果可以看出,山阴县境内还阳参蕴藏量较低,且其分布范围较窄。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耳聋左慈丸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患者鼓室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溶于适当生理盐水,1次/2 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耳聋左慈丸,1丸/次,2次/d。两组患者接受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听力阈值、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96.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1、2、4 kHz的听力阈值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1、2、4kHz的听力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hs-CRP、IL-10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聋左慈丸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听力阈值,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王梅  曹捍波  王和平 《浙江医学》2020,42(2):184-18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动脉重建对原发性肝癌(PHC)综合治疗评估的指导作用。方法对30例肝癌患者MSCT增强扫描资料进行分析,应用动脉期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及容积再现(VR)技术重建肝动脉图像,观察肝肿瘤位置形态、肿瘤与肝动脉的空间解剖关系,以及肿瘤的供血动脉情况。结果肿瘤位于左肝5例、右肝25例,最大径(6.8±2.5)cm;肝动脉变异7例,变异率为23.3%(7/30);存在邻近脏器来源的供血动脉21例,其中起源于右膈下动脉13例,左膈下动脉4例,胃左动脉2例,肠系膜上动脉1例,胃十二指肠动脉动脉1例。结论MSCT动脉重建可准确评估PHC患者的肝动脉及肿瘤供血动脉的解剖和变异,以及肿瘤供血情况,对综合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1年6月经胃肠镜检查发现消化道黏膜下肿瘤48例,回顾性分析48例患者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变部位、大小、治疗经过以及病理结果等,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病灶直径为0.8~5.8 cm,平均(3.3±0.75)cm,ESD手术时间为27~167 min,平均(71.0±22.6)min,ESD完整切除病灶45例(45/48,93.75%),穿孔3例(3/48,6.25%),其中1例大出血,1例食管患者ESD术后出现食管狭窄,经内镜下球囊扩张食管狭窄消失。所有病人均完成了术后6个月的内镜随访,1例患者见肿瘤复发。结论 ESD技术对较大病变可以整块切除,并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消化道SMT行ESD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8.
谭鹏  许莉  牛明  张定堃  文永盛  黄春燕  王梅 《中草药》2019,50(16):3937-3946
目的建立补骨脂中16个化学成分的一测多评分析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不同批次补骨脂药材的质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异补骨脂素为内参物,测得待测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在不同色谱仪和色谱柱上考察每个化学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的稳定性和耐用性;比较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定结果的差异,以此验证一测多评法在补骨脂中应用的准确性。结果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补骨脂中15种化学成分相对于异补骨脂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准确性较高,耐用性较好,且在不同实验条件下重现性良好;2种分析方法所得结果无显著差异。不同批次间补骨脂的化学成分群一致性较好,但不同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新建立的同时测定补骨脂中16个化学成分的一测多评法,能为更加全面地评价不同来源补骨脂的整体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目的对江苏省姜堰区健康促进区的建设成果进行评估,反映健康促进县(区)建设对健康提升的作用。方法以健康生态学模型为指引,运用健康促进的策略和健康教育的手段,开展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的健康干预工作。以建设前后健康促进区县的组织管理、健康政策、健康场所、健康文化、健康环境、健康人群六个维度指标的变化情况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在组织管理方面,区委、区政府将健康促进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列为年度重要工作目标;各级各部门积极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紧紧围绕本部门、本行业的特点制定了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环境的13项评价指标明显改善;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有较大幅度上升,吸烟率,超重肥胖等指标在不断下降。结论应重视政府层面统筹协调。遵从和实践健康生态学理论模式,形成"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决策环境,从而提升健康促进县(区)的创建成效。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价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质量,分析抗肿瘤药物使用中发生ADR患者临床资料,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院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上报的住院患者ADR报告,收集2014年、2015年住院患者使用抗肿瘤药发生ADR肿瘤患者病历资料。符合纳入标准的ADR报告,按患者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014年、2015年住院患者使用抗肿瘤药发生ADR病历资料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2015年合格ADR报告共1 053份,男487例(46.25%)、女566例(53.75%);药品种类涉及20类,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心血管系统药、抗微生物药、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抗肿瘤用药、诊断用药;静脉滴注给药引发ADR例数最多,共529例(50.24%);新的ADR有30例(2.80%),严重ADR有90例(8.39%)。2014年和2015年抗肿瘤药合格ADR报告186例,严重ADR有25例(13.44%)。ADR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抗肿瘤药致ADR发生的单因素分析影响因素共有3个指标,分别是:中性粒细胞数、血小板数、谷草转氨酶量;抗肿瘤药致ADR发生的多因素分析危险因素共有2个指标,分别是:中性粒细胞数的降低和血小板数的减少。结论:医疗机构需重视ADR监测、加强上报ADR报告质量管理;临床观察用药过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指标、抗肿瘤药检测危险因素,以便及时得到预警信息,为合理指导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