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6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62篇
医药卫生   192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狼疮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狼疮肾炎(LN)肾组织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抗原(HBVAg)和HBVDNA的检测,并分析其与LN肾小管间质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44例LN肾组织HB-VAg、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其中9例行肾组织HBVDNA检测。结果LN肾组织中HBVAg阳性率为59%(26/44)。LN肾组织中HBVDNA阴性的病例可检出44%(4/9)HBVAg。HBVAg阳性组肾小管间质中浸润的CD68’细胞数目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及对照组(P〈0.01)。CD8+细胞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活检组织HBVAg阳性的LN临床上并非少见。LN肾组织HBVAg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2.
许明哲  翟琛琛  陈敬  张夏  王晨  管晓东  史录文 《中国药事》2020,34(10):1130-1144
目的:研究我国仿制药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为药品监管政策制定和实施提出合理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法研究影响仿制药质量的不同主体因素和生产企业内部因素。结果:进行了两轮问卷调查,分别发放了110和170份问卷,有效回收99和159份。研究结果显示:影响仿制药质量的因素按重要性依次为企业>监管>激励政策>药品使用>配套措施,企业内部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依次为关键技术>实施操作>风险控制>仪器设备>原辅料质量。结论:仿制药质量受到企业内部因素和监管因素、产业环境因素、使用因素等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生产企业内部因素是影响药品质量的决定因素, 其中又以企业的关键生产技术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骨肉瘤患者行磁共振动态增扫描,探讨MR动态增强诸参数与穿刺骨组织内免疫组化因子表达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对30例骨肉瘤初诊患者,经肘静脉注射钆双胺后行MR动态增强扫描,获取骨肉瘤动态增强参数,然后对相关区域进行穿刺活检,测定活检组织的HIF-1α、MVD和VEGF表达水平。对增强参数和免疫组化因子进行对比和相关研究。结果活检部位Slope、Smax、SImax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关系(γ分别为0.894、0.832、0.681,P0.05),与MVD也呈正相关关系(γ分别为0.629、0.739、0.663,P0.05),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关系(γ分别为0.876、0.829、0.627,P0.05);T1 onset、TP与HIF-1α表达呈负相关关系(γ分别为-0.692、-0.667,P0.05),与MVD也呈负相关关系(γ分别为-0.574、-0.835,P0.05),与VEGF表达呈负相关关系(γ分别为-0.907、-0.830,P0.05)。结论穿刺活检部位骨肉瘤MRI动态增强参数与免疫组化三因子表达有统计学相关性,与组织乏氧因子明显相关,动态增强扫描结果能为检测骨肉瘤组织内乏氧与血管生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临床上可疑糖尿病足骨髓炎患者的骨组织微生物学和病理检查的结果,提高对糖尿病足骨髓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取26例符合糖尿病足溃疡合并蜂窝组织炎、可探及骨质或溃疡中有骨暴露的住院糖尿病足患者换药清创的骨组织行骨微生物培养及骨病理检查。分析骨微生物培养及骨组织病理检查的阳性率、菌种及对常见抗生素的敏感情况和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骨微生物培养联合骨组织病理检查确诊84.6%(22/26)的患者为糖尿病足骨髓炎。共进行38例次骨微生物培养,培养出20种细菌,1种真菌。13例患者进行了多次的骨微生物培养,10例患者骨微生物培养出多种细菌。行多次骨培养和培养出多种菌种的患者的糖尿病足病程短于一次培养组和一种菌种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沉、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一次培养组和一种菌种组,而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蛋白、血清铁低于一次培养组和一种菌种组。结论骨微生物培养和骨病理检查能够确诊糖尿病足骨髓炎。需要行多次骨清创或骨微生物培养出多种细菌的糖尿病足患者糖尿病足感染更严重、营养状态更差。  相似文献   
45.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医疗健康领域成为其最重要、最有潜力的应用领域之一。脊柱畸形的诊治是脊柱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人工智能在该疾病的筛查、诊断、手术规划与实施、预后、康复中逐渐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目前人工智能在脊柱畸形诊疗中的应用尚处于初步阶段,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人工智能在脊柱畸形的筛查、诊断、手术规划及实施、预后、康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评价国产口服苯唑西林钠(片、胶囊)的质量现状,分析影响本品的质量因素。方法 对2016年国抽样品,采用法定检验结合探索性研究开展实验,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抽样12批次样品法定检验均符合规定,通过探索性研究结合统计分析发现原辅料质量、工艺水平对产品的水分、有关物质、溶出度等关键质控项有密切影响,是影响本品的关键工艺参数。结论 现行《中国药典》2015年版满足本品质控需要,胶囊质量好于糖衣片,建议企业应重视原辅料质量,优化生产工艺,加强过程控制,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7.
背景 糖尿病足(DF)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心脑血管意外是主要死亡原因。目前,缺乏对DF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预测指标及心血管事件风险分层的研究。因此,筛选出一个精确地预测DF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指标意义重大。目的 探讨趾臂指数(TBI)对DF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2月-2016年9月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住院治疗且无心脑血管疾病的DF患者197例。根据TBI,分为N-TBI组(TBI≥0.7,n=107)、L-TBI组(0.5≤TBI<0.7,n=41)、EL-TBI组(TBI<0.5,n=49)。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体质指数(BMI)、糖尿病(DM)病程、既往史(高血压、高脂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血脂指标、药物应用情况,随访36个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TBI对DF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197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3.5±7.9)个月,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3.7%(27/197),死亡率为5.1%(10/1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BI<0.7〔OR(95%CI)=11.034(3.486,34.922)〕是DF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N-TBI组、L-TBI组、EL-TBI组生存时间分别为35.24、32.81、30.56个月,三组发生心血管事件和死亡事件的风险有统计学差异(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因素后,与N-TBI组比较,L-TBI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HR(95%CI)为4.749(1.199,18.804),EL-TBI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HR(95%CI)为10.495(3.210,34.313)。结论 TBI可作为预测DF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且随着TBI的降低心脑血管意外发生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并探讨影响接受外科治疗的胸腺瘤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等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08年1—6月收治的胸腺瘤患者354例,评估分析年龄、性别、肿瘤直径、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病理分型、TNM分期、Masaoka?Koga分期、重症肌无力、根治性切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P=0.002)、肿瘤直径(P=0.045)、WHO病理分型(P=0.051)、TNM分期(P=0.004)、Masaoka?Koga分期(P < 0.001)、根治性切除(P < 0.001)与患者预后相关。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P=0.003,危害比:10.151,95%CI:2.239~46.021)、WHO病理分型(P=0.045,危害比:3.376,95%CI:1.030~11.064)、Masaoka?Koga分期(P=0.009,危害比:5.621,95%CI:1.552~20.352)是影响胸腺瘤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胸腺瘤的早期诊断可以有效提高其外科治疗效果,积极实行根治性切除是改善胸腺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术后准确的病理分析可帮助临床医生预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检验服药信念特异性问卷(BMQ-Specific)在我国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患者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翻译并修订BMQ-Specific,用中文版BMQ-Specific问卷对164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出院患者进行电话调查,对测定结果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中文版BMQ-Specific问卷内容效度为0.90;问卷必要性和顾虑2个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82(均P<0.01);因子分析萃取了2个公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1.47%。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7,重测信度为0.83,评定者间的一致性信度为0.93。结论中文版BMQ-Specific问卷信、效度较好,可用于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服药信念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