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37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用放射免疫(双抗体-PEG)法对24例慢性细菌前列腺炎、36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54例前列腺痛及13例正常人前列腺液中IgG、IgA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14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病人进行了前列腺液抗体包裹细菌(ACB)检查,发现慢性细菌性及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病人前列腺液中IgG、IgA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和前列腺痛组。前列腺痛组与正常人组无差别。ACB检查阳性组的IgG及IgA含量均明显高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组,提示这些检查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2.
老年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载脂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老龄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PASO)患者血清载脂蛋白的变化及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关系,作者利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及酶法,检测40例老年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apoA1、apoB、HDL-C水平。结果表明本病患者存在低水平apoA1和HDL-C及高水平的apoB,HDL-C随Ⅰ、Ⅱ、Ⅲ期逐渐降低,apoA、apoB、HDL-C水平随病情好转渐趋于正常水平。提示本病患者存在载脂蛋白的代谢异常,apoA1、apoB、HDL-C联合测定可协助临床医师判断PASO进程、了解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3.
背景:针对腹主动脉闭塞引起下肢慢性缺血的Leriehe综合征的治疗,尚缺乏有效恢复血管弹性和闭塞血管再通的药物.应用人工血管移植血管流出道重建可迅速改善远端肢体的血运.目的:评估人工血管移植干预Leriche综合征的生物相容性,并观察治疗效果.设计:前后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对象:选择Leriche综合征患者78例,包括于1995-0112007-01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62例及2001-01/2007-01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收治的16例.男66例,女12例;年龄46~75岁,平均58岁.发病时间6个月~8年,平均2年6个月,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方法:均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行血管转流,其中主-股转流63例,主髂转流15例,采用人工血管作为移植物,其中PTFE人工血管18例,聚酯(polyester)人工血管60例.PTFE人工血管由美国Gore公司提供,为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是一种惰性材料,生物反应较轻,其纤维呈非规则的随意排列,并具有微孔.聚酯人工血管为法国Intervascular公司生产的针织聚脂产品,这种针织聚脂人工血管采用高纯度I犁牛胶原制成,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同时在胶原涂层的血管表面镶嵌能保留4周的肝素分子,具有预防血栓形成和抑制平滑肌细胞过度增生的作用;所用型号IGK1608,主干内径为16 min,分支内径为8mm.治疗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回院复查的方法通过彩色血管多普勒、SCTA三维重建或DSA血管造影,SCTA检查对患者进行3个月~5年随访.主要观察指标:人工血管生物相容性;人工血管移植治疗效果.结果:①人工血管生物相容性:人工血管移植后3个月复查.彩色超声以及SCTA检查血管吻合口及人工血管内均未见血栓.77例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吻合口均通畅.76例获得5年以上随访,吻合口通畅率为89%(68/76).血管移植后血小板、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肝肾功能无与血管移植相关的变化.②疗效:血管移植后7 d,患肢缺血症状均得到改善.人工血管移植后3个月,患肢缺血症状消失,64例阳痿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利用人工血管移植行血管重建,人工血管生物相容性良好,主动脉股动脉转流或主动脉骼动脉转流后治疗Leriche综合征疗效佳.  相似文献   
44.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出血风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PCNL出血的风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218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1例,女87例.年龄19 ~70岁,平均48岁.其中鹿角形结石146例.7例有开放或PCNL手术史.合并糖尿病41例,高血压病89例.本组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伴随疾病、结石类型、穿刺肾盏、通道数量、通道大小、手术时间及术者经验等相关因素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回归分析. 结果 207例手术获得成功,11例因通道建立失败改开放或终止手术.采用单通道碎石176例,多通道碎石31例.采用18 F通道163例,24 F通道44例.平均手术时间78.4 min.输血16例,输血率为7.7%,1例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1例行肾脏切除.单变量分析中,鹿角形结石(P =0.034)、合并糖尿病(P =0.030)、通道数量(P=0.019)、通道大小(P =0.008)及手术时间(P=0.001)是影响输血率的主要因素.平均血红蛋白下降11.2 g/L.其中鹿角形结石患者平均血红蛋白下降(12.4±4.6)g/L,非鹿角形结石患者(8.3±3.3)g/L;单通道碎石(10.8±3.2)g/L,多通道碎石(13.2±3.5)g/L;18F通道碎石(10.5±2.5)g/L,24 F通道碎石(13.2±4.4) g/L;糖尿病患者(12.7±5.3) g/L,非糖尿病患者(10.8±4.1)g/L.鹿角形结石(P <0.001)、合并糖尿病(P =0.015)、通道数量(P =0.016)、通道大小(P <0.001)及手术时间(P <0.001)是影响血红蛋白下降的主要因素.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高血压、穿刺位置、既往手术史及术者经验不是影响出血的主要因素.多变量回归分析中,鹿角形结石( OR=1.92)、合并糖尿病(OR=1.75)、多通道(OR =2.45)、大通道(OR=1.32)及手术时间过长(OR=1.66)显著增加出血的风险. 结论 鹿角形结石、多通道、大通道、合并糖尿病及手术时间过长可显著增加PCNL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45.
46.
内镜膀胱颈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理想术式。方法 对 2 4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 (45~ 69岁 )行内镜膀胱颈悬吊术 ,术后观察排尿情况。耻骨上 3cm横行切口、阴道前壁T形切口、用Stamey针自腹部切口一侧进针 ,经膀胱颈侧方、阴道前壁穿出 ,将尼龙线引出 ;阴道内尼龙线穿过一段人造血管、再将另一端引出腹壁。另侧同样进行。两侧拉紧缝线使膀胱颈抬高。结果 术后随访 3~ 36个月 ,总有效率达 95 8% ,失败一例 ,无不良反应。结论 内镜膀胱颈悬吊术是治疗女性压力尿失禁的安全可靠术式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s carcinoma,TCC)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银染TRAP-ELISA方法检测25例膀胱癌组织(实验组)和4例膀胱正常组织(对照组)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及预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率为96%,对照组无表达,实验组端粒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01);端粒酶活性临床病理分期T2高于T1、T3高于T2(P<0.01),晚期组高于早期组(P<0.001);端粒酶活性病理分级G2高于G1、G3高于G2(P<0.01).结论 实验组端粒酶活性高表达,并与膀胱癌临床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呈正相关,端粒酶激活可能在膀胱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端粒酶可作为膀胱癌早期诊断及判定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48.
我们对26例急性阑尾炎患儿(2~12岁)及同龄健康儿童进行了血清T_4、T_3、rT_3、TSH测定,旨在探讨本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ASON)基因对裸鼠体内膀胱癌生长的抑制作用,阐明反义端粒酶基因对膀胱癌的治疗作用。方法:膀胱癌EJ细胞株分别采用换液培养和用硫代磷酸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PS-ASON)处理,将换液培养及PS-ASON处理的EJ细胞分别接种BALB/c裸鼠(对照组24只和PS-ASON处理组12只),观察致瘤率;肿瘤形成至20mm后将对照组裸鼠随机分为3组(n=8),隔日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PS-ASON(PS-ASON注射组)及化疗药物表阿霉素(表阿霉素组)。观察各组裸鼠致瘤时间、裸鼠体质量及肿瘤体积的变化,计算各组裸鼠生存率;光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PS-ASON处理组裸鼠致瘤率低于对照组(P<0.01),致瘤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裸鼠平均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按照不同分组,裸鼠注射不同药物治疗12d后,PS-ASON注射组和表阿霉素组裸鼠肿瘤体积均小于空白对照组(P<0.01);PS-ASON注射组与表阿霉素组裸鼠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裸鼠体质量持续下降;接种16d后,PS-ASON注射组裸鼠体质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接种肿瘤8d后,表阿霉素组裸鼠体质量低于PS-ASON注射组(P<0.01);空白对照组裸鼠体质量与表阿霉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观察,PS-ASON注射组和表阿霉素组肿瘤细胞出现大量凋亡和坏死。PS-ASON注射组裸鼠生存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和表阿霉素组(P<0.01)。结论:反义端粒酶基因对体内膀胱癌形成及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与化疗药表阿霉素相当,可以用于膀胱癌治疗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0.
我们对 4 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的血浆降钙素相关基因肽 (calcitoninrelatedgeneticpeptide,CRGP)水平进行动态观察 ,以探讨其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及分组 :研究对象分为 3组 :急性组 4 0例 ,为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 ,年龄 18~ 74岁 ,平均 4 2岁 ,其中男 12例 ,女 2 8例。后遗症组 2 0例 ,为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患者 ,年龄 30~ 6 7岁 ,平均 4 4岁 ,其中男 18例 ,女 2例。 2次治疗组 12例 ,为 4 0例中 2次溶栓治疗者。2 .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型 :全部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