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37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目的:探讨联合转染eNOS基因和反义ET核酸对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制作20只自体颈静脉腹主动脉移植Wistar大鼠模型,实验组、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移植血管行腺病毒介导的eNOS溶液泡和反义ET核酸凝胶涂布,对照组仅行空载腺病毒溶液浸泡和凝胶涂布。要后2周取出植物血管,利用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RT-PCR方法检测移植血管内膜厚度、管腔狭窄度、内膜VSMC数及PCNA阳性表达、血管ETmRNA、eNOS、mRNA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移植血管内膜厚度、管腔狭窄度及VSMC数均较对照组减小或减少,PCNA阳性表达及ETmRNA表达较对照组减少,而eNOSmRNA表达则明显增加。结论:联合传染eNOS基因和反义ET核酸可有效地抑制移植静脉内膜的增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基因疗法。  相似文献   
302.
目的 总结股部小切口微创修复瓣膜功能,结合血管内激光光凝曲张静脉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872例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股部小切口,对第一对股浅静脉瓣膜外修复.选用810 nm的半导体激光器,对迂曲扩张的大隐静脉进行血管内光凝术,对细小迂曲交通支或属支静脉行消痔灵局部注射.结果 术后当天患者既可下床,无淋巴漏、皮下血肿或下肢水肿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5年,临床治愈95.18%,深静脉瓣膜外修复处除15例出现轻度返流外,余均无静脉返流,无闭塞静脉复发.结论 股部小切口微创修复瓣膜功能,结合血管内激光光凝曲张静脉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操作简便、创伤小、美观、恢复快.  相似文献   
303.
自体血管旁路移植术是血管外科常用的手术方式 ,是治疗血管狭窄、阻塞的主要手段 ,但由于存在术后血管再狭窄现象 ,直接影响手术的远期疗效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血管生物学的飞速发展 ,利用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 ,NOS)基因及反义内皮素(endothelins ,ET)核酸防治血管再狭窄已引起整个血管外科界的高度重视 ,并在一些侧面展示出十分诱人的研究前景和临床应用价值。现就近几年基因治疗血管再狭窄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合性回顾。1 狭窄机理自体静脉…  相似文献   
304.
1996年11月~1997年5月,本文作者应用α-受体阻滞剂压宁定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50例,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BPH患者50例,年龄53~87岁。全部病人均有尿频,夜尿3~6次,均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如排尿等待、尿线变细、射程短、尿前犹豫及尿淋漓等症状。并均经直肠指检和直肠B超确诊。其中9例伴有尿潴留并留置导尿管,2例有肾功能受损,1例伴有膀胱结石,并发原发性高血压12例。直肠指检结合直肠B超检查,前列腺正常大小者2例,I度增生8例,Ⅱ度增生27例,Ⅲ度增生13例。 治疗方法:压宁定30 mg,2次/d,连续治疗4周,如无效改用其他方法治疗。服药前后做尿流计检查以判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05.
王春喜 《新疆医学》2008,38(4):51-53
腹部手术后近期再手术率0.5~5.0%[1].各种疾病再手术率不尽相同.手术后急腹症再手术率约0.58~1.2% [2,3].  相似文献   
306.
以锆钛酸铅压电陶瓷(PZT)和聚(偏氟乙烯-三氯乙烯)(P(VDF-TrFE))共聚物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PZT/P(VDF-TrFE)纤维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精密阻抗测试仪和拉力试验机对纤维膜的形貌、电学性能、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当地提升PZT的质量分数能有效提升纤维膜中纤维丝的均匀性。当PZT质量分数为4%时,纤维丝的均匀性最佳;静电纺丝方法能够得到低介电常数的PZT/P(VDF-TrFE)纤维膜,并且通过调节PZT的质量分数,可以保证纤维膜的介电常数在一定范围内变化。PZT颗粒的加入能够有效调节PZT/P(VDF-TrFE)纤维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当PZT质量分数为4%时,纤维膜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能够满足可穿戴设备的要求。  相似文献   
307.
医源性髂血管损伤时而碰到,且主要发生在疝修补术、骼窝肿瘤手术或侵入性血管检查术中,而阑尾切除术损伤髂血管者较少见,我院收治1例,报道如下。 患者,男,29岁,因在外院行阑尾切除术损伤髂动脉12小时急症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楚,急性病容,被动卧位,体温38.6℃,脉搏12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8kPa,头颅无异常,双肺呼吸音粗,无罗音。心率110次/分,规则,有力,无杂音。腹部稍膨隆,右  相似文献   
308.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1月至2009年8月同一术者完成的200例腹膜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临床资料,按先后顺序按每组40例分为5组。观察每组手术时间,进行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通过描述统计可见,随例数增加,手术时间呈缩短趋势。5组间,后4组手术时间有明显差异,后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具有丰富开腹手术经验的术者,约80例的腹膜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是此手术的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309.
目的:利用基因转染和RNA干扰(RNAi)技术,研究HIWI基因沉默对T24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HIWI基因作为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分子靶点的可能性。方法:实验分为转染pGenesil-2-HIWI1组、转染pGenesil-2-HIWI2263组、转染阴性对照质粒pGenesil-2-control组,只加转染试剂聚乙烯亚胺(PEI)的对照组和只加入PBS的阴性对照组,每组设4个平行样。利用PEI介导,将靶向HIWI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T24细胞,通过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转染后24 h,转染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2.60%和26.09%,较对照组细胞增殖抑制率(3.54%)明显降低(P<0.01)。转染后48 h,转染组S期细胞百分数[(29.39± 3.27)%和(30.87±10.88)%]较对照组[(39.36±2.09)%]明显降低,G2/M期细胞百分数[(9.39±0.80)%和(11.46±1.53)%]较对照组[(5.57±0.40)%]明显增加(P<0.05)。结论:HIWI基因沉默对T24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HIWI基因可以作为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的分子靶点;HIWI基因沉默对膀胱癌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310.
回顾性分析1997-01/2007-06收治孤立性髂动脉瘤患者共33例,男19例,女14例,其中单侧髂动脉瘤29例,双侧4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血管重建。结果显示4例双侧病变中,主动脉-双侧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1例,主动脉-双侧髂总动脉人工血管移植3例;29例单侧病变中,主-髂总动脉人工血管移植1 例,髂-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3例,髂总-髂外动脉人工血管移植21例,髂总-髂外动脉转流4例。移植后3,6个月,1,3,5,8,10年行彩色多普勒和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或DSA检查,平均随访5年。2例分别于移植后3年和6年死于急性脑梗死和心肌梗死,1例移植后2年死于交通事故,余健康存活,无复发,无吻合口狭窄或下肢缺血表现。提示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是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的良好措施,仍然是目前医疗条件下有效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