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9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202篇
医药卫生   418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的临床疗效和术前评估要点。 方法 纳入阜外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完成的TAVR患者54例。分析主动脉根部形态学特点、手术有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 三组瓣膜选择的oversize(测量瓣环直径/选择瓣环直径?1)为: ?0.22 ± 8.62 %vs. 0.53 ± 8.37 % vs. 8.02 ± 6.71 %。三叶瓣组与功能二叶瓣组及解剖二瓣化组相比,3mensio测量的瓣环的平均直径、流出道平均直径、窦管交界平均直径和升主动脉平均直径数值均较小,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左右冠的开口高度及右窦的大小数值均较小(P<0.05)。中转外科手术、术中再次置入瓣膜、术中使用体外循环辅助、术中左室破裂、术后使用ECMO辅助、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术后致残性脑卒中、死亡、术后起搏器植入和术后冠脉栓塞三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对于二叶瓣的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术前CT的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二叶瓣的瓣膜的选择建议downsize,解剖二叶瓣建议较大程度的downsize。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甲氰咪胍对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等纤维化相关指标的作用,探讨甲氰咪胍对NASH大鼠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方法2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对照组(n=6)、高脂饮食模型组(n=10)和甲氰咪胍治疗组(n=10),实验时间12周。生化法检测血清AST、ALT、ALP、TBIL、肝组织1℃,放免法检测HA,RT-PCR法检测TIMP-1、TIMP-2、MMP2、MMP13 mRNA的表达。病理切片检查和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肝功改善,HA水平下降,TIMP-1、TIMP-2、MMP2表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MMP13表达无降低。治疗组肝组织脂肪变改善,炎症减轻,Ⅰ型胶原沉积减少。结论甲氰咪胍具有一定抗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牙齿固定矫治术后牙釉质脱矿的预防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观察发现 ,牙齿固定矫形治疗后常出现牙釉质脱矿的现象。1996~ 2 0 0 1年 ,我们对 5 0例固定正畸患者在固定矫治期间采用了一定的预防措施 ,并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牙齿正畸患者 10 0例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男 2 2例、女 2 8例 ,年龄 11~ 3 5岁、平均 14.5岁 ;实验组男 2 5例、女 2 5例 ,年龄 11~ 3 3岁、平均 14.8岁。研究方法 :所有病例在接受固定矫治前均检查牙面釉质情况 ,如有缺损 ,给予适当修复治疗。使用相同的京津釉质粘合剂、酸蚀材料 ,两组均使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对照组粘接前使用 3 7%正磷酸常规酸…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索改良节约用血策略对体重≤15 kg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安全性,并分析体外循环中传统与改良库血预充策略对患儿围术期血制品输注情况及近期临床预后。方法自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按入选标准先后纳入53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传统组(C组,n=248例)患儿采用库血预充方案,改良组(M组,n=283例)患儿实施改良节约用血策略即无库血预充方案,所有患儿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收集转前及转中、转后不同时点的血气指标及围术期的资料。结果两组患儿初步分析表明,改良组患儿围术期红细胞用量明显少于传统组(P<0.001);改良组患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24 h胸液引流量明显低于传统组(P=0.028,P=0.034,P=0.012);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再次气管插管、术后腹透及死亡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体重≤15 kg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期间实施改良节约用血策略是安全可行的,该策略有助于减少围术期的血制品用量,改善患儿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基于肾脏CT平扫图像纹理分析的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WHO/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病理分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5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有明确病理分级的90例ccRCC患者,按照7∶3的比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63例)及测试组(27例)。根据2016版WHO/ISUP分级标准,将Ⅰ、Ⅱ级归为低级别组(53例),Ⅲ、Ⅳ级归为高级别组(37例)。在CT平扫图像上逐层勾画肿瘤ROI,提取93个纹理特征,利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回归对特征参数进行降维,并建立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以病理分级结果为金标准,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ccRCC病理分级的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校准度。结果经降维和交叉验证后筛选出10个非零系数的纹理特征,根据这10个特征及其对应系数的线性加权形成预测ccRCC新病理分级的影像组学风险评分,并建立预测模型。该模型在训练组中的AUC值为0.933(95%CI 0.862~1.000),其判断WHO/ISUP分级高级别ccRCC的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89.2%,准确度为90.5%,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的校准度较好(P=0.257)。在测试组中的AUC值为0.875(95%CI 0.734~1.000),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87.5%,准确度为81.5%,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的校准度较好(P=0.125)。结论基于平扫CT纹理分析构建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对ccRCC WHO/ISUP病理分级的评估具有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在过敏性小鼠肺组织不同炎性细胞中的活化状况.方法:应用卵蛋白致敏激发BALB/c小鼠制备过敏性气道炎症反应模型,抽取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总数计数和不同炎性细胞分类计数,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磷酸化Akt(p-Akt)在过敏性小鼠肺组织中不同炎性细胞的表达.结果:过敏性小鼠BALF中总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鼠;分类细胞计数中,正常组以巨噬细胞为主,而过敏性小鼠的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Akt在过敏性小鼠气道中嗜酸性粒细胞中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而在淋巴细胞中表达明显高于巨噬细胞.结论:Akt在过敏性小鼠的气道炎症中的作用与炎性细胞的种类密切相关,发挥不同的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增多、趋化、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和对抗淋巴细胞凋亡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磁感应断层成像(MIT)图像重建是一个典型的病态问题,且其数值解不稳定。为了改善解的病态性而又能提高重建图像的质量,本文在变差正则化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LP范数的变差正则化算法。该算法不仅有效地克服了MIT重建图像数值解的不稳定性,还提高了重建图像的质量,增强了重建图像的空间分辨能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所获得的重建图像质量好于Tikhonov正则化算法和变差正则化算法,为MIT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8.
18F-FDG PET/CT已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价。最大标准化摄取值是最常用的半定量评估指标,但它只是单点估计,忽略了18F-FDG摄取分布的变化,且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动态18F-FDG PET/CT检查是一个连续采集过程,可以利用动力学模型定量分析肿瘤组织对FDG的净摄取率,与传统的SUV相比,动态扫描可以对肿瘤微小代谢变化做出早期评估,更直接、有效地反映示踪剂的摄取。但因其扫描时间长、参数分析复杂等因素限制了临床应用,目前,随着多种简化扫描协议的开发,动态18F-FDG扫描已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动态18F-FDG PET/CT显像局限性及简化方案及动态18F-FDG PET/CT显像在肺癌、乳腺癌、胰腺癌、淋巴瘤、骨髓瘤、胶质母细胞瘤、软组织肉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中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9.
隆鼻术是美容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常用方法是将假体植入鼻背部软硬组织之间,整体抬高鼻背,以求改善其低平的外观[1]。目前使用的材料中尚无尽善尽美的隆鼻材料,每一种材料均有一定的缺点;其中固体硅胶橡胶由于排异反应少,价格低廉,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硅橡胶假体隆鼻术后由于假体张力作用,会使鼻背部表面皮肤逐渐被撑薄,且假体不与周围组织形成黏连,术后假体易下滑移位和左右摆动都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医生们一直在寻求相应改进设计的新型硅胶隆鼻材料,减少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是指未伴心室扩张的不明原因左室肥厚,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常见。HCM多由编码肌小节蛋白的基因突变所致;有少部分患者由线粒体DNA突变引起,呈母系遗传。线粒体DNA变异导致HCM的分子机制可能与引起的线粒体结构功能改变,造成氧化磷酸化缺陷,ATP合成不足。本文着重对与HCM相关的mtDNA变异位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