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转院患者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转运过程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转院患者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患者转运过程的影响。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急诊科负责转运的患者,转运前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评定,并观察不同评分分值的患者是否转运及在转运过程中发生病情恶化和死亡的比率。结果转院前MEWS评分为0~4分组的患者,转运途中发生病情恶化的患者仅占3.82%,经及时处理,100%安全转运至目的地,无死亡病例;5分≤MEWS≤7分组的患者转运途中发生病情恶化的占48.79%,经在救护车上积极抢救,能安全转运至目的地的占91.56%,死于途中或急诊科的占8.44%;MEWS≥8分组的危重症患者留当地有治疗条件的医院继续抢救的占57.31%,当地医院不具备抢救条件而转运的余下的患者100%转运途中发生病情恶化,能安全转运至目的地的占36.28%,需气管插管辅助呼吸者占33.90%,转运途中进行过心肺脑复苏的占29.82%,最终死于途中或急诊科的占25.66%,3组患者病情恶化及死亡比率间相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MEWS≤4分时进行院际转运时较安全,≥5分后转运途中发生病情恶化或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结论 MEWS评分能对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估和分类,是院际转运时有效、简便、快捷、客观、实用的病情评估方法和模式,值得在实际工资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在院前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对2010年1~7月院前急救中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场采集相关数据,进行MEWS评价,以收入院后第90 天为观察终点,结局作为观察指标,对患者进行MEWS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C)计算,分析患者相应的预测指标.结果 死亡组MEWS评分较存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WS AUROCC为0.78,提示判断院前急救急性脑梗死患者危重程度的最佳截断点为大于或等于3分,对危重病患者死亡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45.45%、84.61%、81.25%及0.30.结论 MEW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死亡风险具有中等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53.
院前急救患者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分布及应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院前急救患者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对院前急救患者的MEWS现场评分的分布特点和临床价值等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结果 院前急救患者以MEWS评分1~3分的低分患者为主,占80.88%,而0分、4~13分等10个评分患者之和仅占19.12%.在MEWS评分较低的0~3分的患者中,各个分值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原因主要是冠脉综合征导致的猝死.而MEWS评分≥4分时,收住专科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患者比率显著增加,病死率也显著增加,与MEWS评分0~3分的患者病情危重度和病死率比较及其各分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MEWS评分具有评估院前急救患者病情和预测潜在死亡危险的作用,对于MEWS≥4分的重症患者,积极采取防治措施,严密监护,对减少院前死亡和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4.
王承辉  何小辉 《广西医学》2011,33(9):1199-1200
目的 了解支气管哮喘急诊患者系统规范化治疗依从性的情况.方法 对急诊的386例哮喘患者接受规范化治疗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386患者中,能坚持系统规范化治疗的占26.17%,自行中断治疗、发作时才进行短期对症治疗者占73.83%.在自行中断治疗的患者中,因患者家庭经济因素而间断治疗的患者占34.04%;因其他原...  相似文献   
55.
MEWS评分对院前急性脑血管意外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系统在院前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病情评估和死亡预测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对院前急救中明确诊断为脑血管意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场采集相关数据,进行MEWS评分,以收入院后90 d为观察终点,结局作为观察指标,对患者进行MEWS评分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下面积计算,计算患者相应的预测指标。结果 死亡组MEWS评分较存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W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判断院前急救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危重程度的最佳截断点为≥4分,对危重病患者死亡预测的敏感度56.25% ,特异度为87.24% ,准确度为83.63% ,约登指数为0.4349。结论 MEWS评分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病情评估及死亡的预测具有中等的分辨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此评分方法为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适用于院前脑血管意外患者。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年龄组的AMI患者在性别、患病率、症状、梗死范围、冠脉造影等方面的异同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AMI不同年龄组患者均以男性为主,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病年龄上60岁以下青壮年仅占27.2%,老年人占72.8%;症状方面青壮年人中79.6%有典型胸痛症状.远高于老年人中的50.2%.老年人多部位AMI占34.6%,明显高于青壮年人的10.2%;二组间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I以男性为主,青壮年AMI多有典型胸痛症状,而老年人以多部位AMI所占比例较多,50~79岁年龄段是AMI发病的高危人群,定期体检有助于AMI的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57.
院前急救患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患者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的MEWS现场评分特点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结果院前急救患者中病死率小于5%的均是MEWS评分较低的0~3分分值组的患者,占81.67%,其中在重症监护病房抢救治疗的占0.79%,病死率为1.59%。而病死率大于5%的4~13分的分值组患者占18.32%,收住重症监护病房抢救治疗的占36.59%,病死率为31.81%,两组患者在反映病情轻重的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百分比及病死率方面相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MEWS评分≥4分是区分病情危重度和收住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及预测病人死亡危险的分界值。结论 MEWS评分是院前急救患者即时病情评估的较好方法和工具,能对院前急救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分类,对患者潜在的死亡危险有一定预测价值,是院前急救快捷、客观、实用的病情评估方法和模式,值得在院前急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