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5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01.
目的分析肥胖是否是自发性脑脊液鼻漏(CSFR)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预防自发性CSFR的发病及降低术后复发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28例CSFR病例,其中男57例,女71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0.0±3.9)岁。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术,采用中鼻甲或鼻中隔黏膜、明胶海绵贴补。所有患者入院时常规测量身高和体重,根据身高及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根据引起CSFR的病因将128例患者分为外伤性组、医源性组、肿瘤性组及自发性组。结果自发性组的BMI平均值为33.4 kg/m2,明显高于其他3组(外伤性组BMI平均值23.9 kg/m2,P=0.002;医源性组BMI平均值23.5 kg/m2,P=0.003;肿瘤性组BMI平均值21.3 kg/m2,P=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外伤性组、医源性组与肿瘤性组的BMI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随访1年,所有患者无任何鼻部、眼部及颅底术后并发症,有5例患者术后出现复发:2例患者术后体重逐渐上升,二次手术修补,并告知患者降低体重,未再出现复发;1例患者自第1次出现复发后,自行进行减肥,未行手术治疗而自愈,随访至今,未再出现复发;2例患者无明显体重增加,二次手术修补后,未再出现复发。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肥胖只是自发性CSFR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其他病因导致的CSFR没有相关性。控制体重是预防自发性CSFR及降低自发性CSFR术后复发率的一种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至2008年12月以来共治疗328例肱骨髁上骨折,男248例,女80例,平均年龄7.52岁,均为不稳定性骨折.结果: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297例,占90.6%;好转26例,占7.9%;未愈5例,占1.5%.无针孔感染、Volkmann挛缩及尺神经损伤发生.结论: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固定牢靠、安全有效的优点,又避免了保守治疗及手术的缺点,宜作为不稳定肱骨髁上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多态性(21外显子G2677T和26外显子C3435T)与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差异的相关性.方法 对59例行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病人,采用DNA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法测定其MDR1 G2677T、C3435T和两者的单体型,并用基因测序法验证.结果 C3435T CC基因型放射敏感性显著高于CT和TT基因型(p=0.026);G2677T GG基因型行根治性放疗的疗效优于GT和TT基因型,但差异无显著性;携带有2677G-3435C单体型的病人放射敏感性显著强于其他单体型携带者(P=0.017).结论 MDR1 G2677T和C3435T多态性可能是鼻咽癌根治性放疗疗效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4.
一、病例介绍患者男,28岁。两年前发现脾肿大,牙龈出血,拟诊肝硬化,脾肿大,脾机能亢进。曾多次住院治疗后症状好转。现因病情加重,又于1985年4月3日入院。检查:肝病面容,消瘦,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正常。腹部膨隆,腹水征阳性。肝脏不肿大。脾脏肋下缘13厘米,过中线2厘米。血色素13.3克%,红细胞  相似文献   
105.
张栋  王志远  李树军 《临床荟萃》2022,37(7):623-626
目的 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患儿血清维生素A(vitamin A,VA)水平及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为肺炎病情评估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以入住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PICU的63例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SCAP)患儿(SCAP组)、普通儿科病区的30例轻度社区获得性肺炎(mild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MCAP)患儿(MCAP组),以及同期体检的30名健康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中VA和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G、IgA、IgM水平,及SCAP组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总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并对SCAP组体内VA水平及以上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3组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中V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6、0.25和0.19 mg/L,CAP组VA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SCAP组明显低于MCAP组(P<0.05)。根据WHO推荐的VA诊断...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骨盆肿瘤切除后带血管蒂股骨上段翻转重建髋关节的可行性.方法 1)选取10具骨盆标本,测量骨盆重建所需股骨截骨长度,并测量50例股骨干标本滋养孔位置,将截骨长度与滋养孔位置进行比较,确定股骨干滋养动脉在截骨长度内能否得到保留.2)对34具尸体标本髂内动脉和股深动脉主要分支的分布、外径、长度以及臀上、下动脉起始处至耻骨联合下缘距离进行解剖学观测,比较供、受区血管长度和外径,确定合适的吻合血管. 结果 1)股骨近端第1滋养孔和第2滋养孔均在截骨范围外,不能作为移植骨的供血管.2)臀上动脉出孔处分别与旋股内、外动脉起始端吻合后总长度比臀上动脉起始处到耻骨联合下缘分别长出1.74~2.23 cm和2.39~2.57 cm;臀下动脉出孔处分别与旋股内、外动脉起始端吻合后总长度比臀下动脉起始处到耻骨联合下缘分别长5.87~6.44 cm和6.51~6.83 cm,能够满足吻合需要,且血管吻合后张力不大.臀上、下动脉出梨状肌孔处、旋股内、外动脉起始处外径相仿,P<0.05,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 骨盆肿瘤尤其是髋臼部位肿瘤切除后利用带血管蒂自体股骨上段翻转移位重建骨盆环、再造髋臼在解剖学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对亳州市人民医院纳洛酮使用进行合理性评价,促进临床合理使用纳洛酮。方法 以纳洛酮说明书为基础,结合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及文献,建立纳洛酮药物利用评价(DUE)细则,并以此为依据,运用属性层次模式的方法对亳州市人民医院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1日纳洛酮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在评价的151份病历中,优秀病历占比2.65%,良好病历28.48%,合格64.90%,不合格3.97%,不合理应用主要表现在适应证不合理、用量不合理、疗程不合理和无用药监测。结论 评价结果反映纳洛酮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加强管控。  相似文献   
108.
患者,男,62岁.因无明显诱因腹痛、腹胀3 d就诊.当地医院初诊为"肝内肿瘤",本院以"肝内占位性病变"收入院.实验室检查、胸片及心电图检查(-).血AFP<30μgL,AFU 5.5 ug/L.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屈曲挛缩畸形的膝关节行关节置换的方法,重点关注术中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平衡的方法。技巧及术后疗效。方法: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共收治晚期膝关节疾病合并屈曲挛缩畸形患者156例,213膝,采取人工膝关节置换进行治疗,分别记录术前术后膝关节畸形程度,HSS评分,活动范围。并进行比较。本组病例平均年龄60.2岁(44~81岁),女92例136膝,男64例77膝。膝骨性关节炎8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8例,创伤性关节炎13例。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52.6°(33.5°~94.1°)。本组病例轻度屈曲畸形:83例117膝,中度屈曲畸形:58例76膝,重度屈曲畸形:15例20膝。平均屈曲畸形程度:45.8°。每例患者均进行术前及术后1年HS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屈曲挛缩畸形均得到改善,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20.7分提高到术后平均73.6分。膝关节活动范围术前平均52.6°提高到术后平均92.7°。结论:晚期膝关节病所致的屈曲挛缩畸形的膝关节行膝关节置换术,除了在术中注意准确截骨外,应着重注意软组织松解,调整力线。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采用Dega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03年11月至2008年9月,共治疗38例发育性髋关节全脱位患儿,均为单侧,其中女34例,男4例,年龄平均3.84岁,术前股骨头脱位高度平均2.4 cm。结果术后随诊时间平均约3年,按McKay的临床评定标准,29例为优,6例为良,2例为可,1例差,出现I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例。采用Severin的评定标准,25例为优,8例为良,4例为可,还有1例因术中股骨短缩不足出现术后再脱位。结论采用Dega骨盆截骨加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适应证较宽,手术创伤较小,配合术前牵引及术后皮肤牵引下功能锻炼,疗效满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