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2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01.
在医疗实践中,常需同时或先后应用两种或更多种药物,其目的是为了增强药效、减少或消除不良反应,或是分别治疗不同的症状及并发症,此时,如不能很好掌握配伍禁忌,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可能发生相互影响,引起质或量的变化,即协同作用及对抗作用,因此,联合用药必须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本专栏将对常见的一些错误处方进行剖析,以引起读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2.
椎间盘切除对腰椎运动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相似文献   
203.
204.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治疗儿童情绪障碍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氟伏沙明治疗儿童情绪障碍患者25例,采用艾氏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定疗效,TESS量表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疗程8周。艾氏儿童行为量表减分率≥60%为有效,<60%为无效。以艾氏儿童行为量表<5分为临床痊愈。结果:25例患儿的治疗前CBCL评分(51.19±10.71),治疗后2周有效率56%(14/25),治疗后4周有效率为72%(18/25),治疗后8周有效率80%(20/25)。副反应发生8例(32%),无因副反应而中断治疗者。结论:氟伏沙明治疗儿童情绪障碍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5.
四肢运动障碍伴多饮多尿2年白求恩医科大学儿科系(130021)王德林(副教授)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病例是2年之内先后在我系住院3次的病例,其病程较长,病史似较复杂。为明确诊断以指导治疗,组织了这次讨论。首先请经治医生汇报病历。郭晏峰(进修医师)患儿女,8...  相似文献   
206.
乐山市12个县(区、市)流行马来丝虫病,流行乡(镇)121个,流行村807个,流行区人口1422370人,主要传播媒介为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防治前重点调查微丝蚴率为1.59-24.60%,属低、中度马来丝虫病流行区。至基本消灭丝虫病前累计血检3489405人次,检出微丝蚴血症者58500人次,对象治疗49372人次,重点人群服药171923人次,全民食用海群生药盐970135人。1981-1985年间,经省对各县(区、市)考核,微丝蚴率降至0.01-0.18%,达到部颁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以后,…  相似文献   
207.
原发性膀胱透明细胞癌(附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膀胱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组织化学特性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2例肿瘤发生于膀胱右侧壁近膀胱颈处,以血尿就诊。组织学以大片透明样癌细胞、腺管样结构为特征。电镜下癌细胞核大而畸形,细胞器较少,部分癌细胞内有细胞内微小腺腔。免疫组化示PAS(+)、AB(+)。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30个月后出现淋巴结转移;1例行肿瘤电切术,15个月后未见复发。结论:此病以血尿为主要症状,病理检查才能确诊,应与转移性癌及肾源型腺瘤相鉴别,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预后较其他非尿路上皮癌好。  相似文献   
208.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FOLFOX4)方案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不良反应,探讨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与累积剂量的关系。方法 11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应用FOLFOX4方案治疗,具体为:奥沙利铂85mg/m,静滴2h,d;亚叶酸钙200mg/m,静滴2h,注射后立即静脉推注氟尿嘧啶400mg/m,后予氟尿嘧啶600mg/m,持续静滴22h,d、d,2周为1周期。挽救化疗患者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至疾病进展。辅助化疗持续6个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114例患者的神经毒性反应、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较高,但均较轻微,3~4级不良反应较为少见,其中恶心呕吐发生率为7.9%,白细胞减少14.0%,血小板减少3.5%以及腹泻3.5%。奥沙利铂累积剂量在150~420mg/m、450~800mg/m和820~996mg/m时,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43.8%、89.7%和100.0%,5例累积剂量≥1008mg/m患者中有3例出现3级神经毒性反应。结论 FOLFOX4方案化疗的不良反应较轻,其中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其累积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9.
目的探讨ALP、PSA及其相关指标(fPSA、fPSA/tPSA、PSAD)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关系,及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经前列腺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167例前列腺癌患者。以ECT、X线片、CT/MRI或骨活检诊断骨转移,分析ALP、PSA、fPSA、fPSA/tPSA、PSAD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关系及对骨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167例前列腺癌患者中骨转移104例(62.3%),非骨转移63例(37.7%)。骨转移组ALP、PSA及PSAD明显高于非骨转移组(均P〈0.01),而两组间fPSA/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A〉50ng/ml组骨转移率明显高于PSA〉20~50ng/ml组、〉10~20ng/ml组和≤10ng/ml组(均P〈0.05);ALP〉90U/L组骨转移率明显高于ALP≤90U/L组(P〈0.05);PSAD〉0.4ng.ml-1.cm-3组骨转移率明显高于PSAD≤0.4ng.ml-1.cm-3组(P〈0.05)。以ALP〉90U/L、PSA〉50ng/ml和PSAD〉0.4ng.ml-1.cm-3为界分别分析ALP、PSA、PSAD、PSA+ALP、PSA+PSAD和PSA+PSAD+ALP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的预测价值,发现指标联合应用后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较单一指标好,PSA+PSAD+ALP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最佳,分别为100%、79.17%、91.38%及100%。结论 ALP、PSA及PSAD均为判断前列腺癌患者有无骨转移的可靠指标,PSA+PSAD+ALP联合应用有助于预测前列腺癌骨转移,当患者PSA〈50ng/ml、PSAD〈0.4ng.ml-1.cm-3及ALP〈90U/L时,几乎可排除骨转移。  相似文献   
210.
恶性淋巴瘤的血清肿瘤标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肿瘤标志物是一组生物大分子物质,在血液或其他体液中表达和浓度变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一些血清肿瘤标志物显示在淋巴瘤临床分期、监测疾病的发展、肿瘤的浸润程度和治疗反应、评估预后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分别将其性质及临床诊断学意义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