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目的:探讨结核分支杆菌对乙胺丁醇(EMB)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建立直接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EMB药物敏感性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PCR扩增技术对10株耐乙胺丁醇结核分支杆菌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直接在ABI377型全自动测序仪上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10株EMB耐药株的embB基因测序有7株(70%)发现点突变,其中Met(ATG)→Lle(ATA)2例,Met(ATG)→Lle(ATC)1例,Met(ATG)→Lle(ATT)2例,Met(ATG)→Val(GTG)2例,另外3株EMB耐药株的embB基因测序未发现突变位点。结论:embB306位氨基酸Met被置换是结核分支杆菌对乙胺丁醇产生耐药性的重要机制,测序分析可确认耐药基因的突变位点,是快速检测耐乙胺丁醇结核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2.
MEBO与医用AV创面霜治疗残余创面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MEBO和医用AV创面霜对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1例烧伤后残余创面,31例采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医用AV创面霜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一周后细菌检出率由61.3%下降为12.9%,创面平均愈合天数为14.5±2.4;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愈合后的创面光滑平整,无瘢痕形成。结论残余创面采用MEBO治疗是一种最佳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63.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与凝血状态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目的 观察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后凝血状态的变化。方法 2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羟乙基淀粉(HES)及琥珀明胶(GEL)进行血液稀释。血液稀释前、后15min测定血常规、传统凝血实验以及TEG指标。结果 血液稀释后,两组Hb及Hct均显著减少,Plt在GEL组显著减少;两组PT均显著延长,APTT无显著变化,FIB在GEL组显著减少;两组R、K值均显著缩短,ANG均显著增大,MA及A60则无显著变化。结论 中等程度的血液稀释不仅不会造成凝血障碍,反而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加以分析。方法:选取160例胃溃疡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奥美拉唑组患者80例,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80例,采用雷贝拉唑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3周的治疗后,奥美拉唑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溃疡愈合率均为90.0%,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0.0%、72.5%;组间差异均较明显(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可以迅速缓解、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及溃疡愈合率均明显优于雷贝拉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乙胺丁醇 (EMB)是具有广谱抗分支杆菌活性的一线抗结核合成药物 ,被广泛应用于结核分支杆菌、鸟分支杆菌和堪萨斯分支杆菌等多种非结核分支杆菌的治疗。近年来 ,EMB在原发和复发结核病患者中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1],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银染技术和PCR 自动测序法对结核分支杆菌embB基因进行了检测 ,以探讨建立直接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EMB药物敏感性的实验方法。材料与方法 结核分支杆菌H3 7Rv标准株来源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 ;48株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来源于河南省结核病耐药检测收集的菌株 ,其中…  相似文献   
66.
目的通过评估XN-2000血液分析仪对PLT计数的检测性能,初步探讨联合人工镜检法和血液分析仪自动复检功能来制定低值PLT的复检规则。方法用XN-2000血液分析仪的3种通道计数650例新鲜全血标本的PLT,得出荧光PLT计数(PLT-F),电阻抗PLT计数(PLT-I)和光学PLT计数(PLT-O)。比较分析PLT-F、PLT-I和PLT-O的精密度及其与流式细胞分析法(FCM)和镜检法计数PLT的一致性。进而对本实验室原有的低值PLT复检规则重新进行制定。结果 PLT-F变异系数(CV)为2.7%~4.7%,低于PLT-I和PLT-O的4.2%~16.2%。PLT在(2~50)×109/L区间时,PLT-F与FCM法PLT计数的一致性高于PLT-I和PLT-O,r分别为0.969、0.826和0.950,PLT-F与镜检法PLT的一致性也高于PLT-I和PLT-O,r分别为0.914、0.874和0.898,提示PLT-F检测低值PLT的准确性优于PLT-I和PLT-O。通过对本实验室原有的低值PLT复检规则的重新制定,使复检的假阴性率降为零,人工复检率下降了51.47%(158/307)。新的复检规则为:当PLT-I80×109/L时,自动追加PLT-F检测,如果没有PLT相关报警出现,可直接报告PLT-F结果;当出现报警时,进行人工镜检,报告镜检PLT结果。结论与PLT-I及PLT-O相比,低值PLT-F检测具有更好的精密度和准确性。通过重新制定复检规则,可明显降低低值PLT的人工复检率。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对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例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了解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病理诊断,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 本组8例患者,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21~65岁,平均47.7岁.首诊时根据患者症状或X线、CT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但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实际上应诊断为椎管内肿瘤.肿瘤发生部位:胸段3例,腰段2例,骶段3例.8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术后病理:副神经节瘤1例,沙粒体型脑膜瘤1例,脊膜瘤1例,神经鞘瘤2例,囊肿3例.结论 临床上若发现有腰腿痛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效果欠佳,需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查体及辅助检查,特别是肿瘤标记物及MRI检查,排除椎管内肿瘤可能,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68.
基础医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其所研究的人体正常与疾病状态下的形态和规律被其他所有临床医学所应用。但近年来基础医学课程的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注意力涣散的现象。基础医学课程课堂上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来自方方面面,应该从教学管理、教师和学生等多个角度努力解决。  相似文献   
69.
5512例老人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老年心电图的增龄性改变特点。采用NEC332l型心电图机对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常规描记。结果在5512例中发现异常心电图占42%,其中有2项异常者l505例,占65%。结论:进入老年期后异常心电图明显增多,有必要每年至少做一次心电图。  相似文献   
70.
窦道,是指组织中与体表相沟通的病理性管道。临床常可见到,疮口不断流水流脓,有时窦道口闭合,引起局部红肿疼痛,若分泌物多时,可刺激周围皮肤,使之糜烂自感瘙痒或疼痛,缠绵难愈,愈后亦易复发。治疗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