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75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学龄期哮喘儿童急性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针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学龄期哮喘儿童伴急性应激障碍患者154例和单纯学龄期哮喘儿童270例,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儿童青少年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CA)和一般人口学资料对患儿进行评测。结果 424例学龄期哮喘儿童SASRQ得分为41.25±14.692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0.142,95%CI:0.077~0.261)、年龄12~14岁(OR=0.010,95%CI:0.001~0.086)、病情轻(OR=0.139,95%CI:0.049~0.399)、疾病控制良好(OR=0.025,95%CI:0.085~0.851)是学龄期哮喘儿童急性应激障碍的保护因素(P<0.05);小学文化程度(OR=14.866,95%CI:2.837~77.898)、发作诱因感染(OR=4.656,95%CI:1.163~18.638)、社会支持低水平(OR=4.656,95%CI:1.164~15.539)是学龄期哮喘儿童急性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学龄期哮喘儿童存在明显的急性应激障碍,年龄小、病情重、文化程度低、低社会支持水平、疾病控制不佳是学龄期哮喘儿童急性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了解贵州省基层医生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的认知情况,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取贵州省内9个地(市/州)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共430人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基层医生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总体认知程度较高(86.1%),医生的性别、年龄、月收入、认为上级医院帮扶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的有利程度、对接受上级医院帮扶的必要程度、对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建立的医联体/医共体了解度和上级医院帮扶的最佳形式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的认知情况有影响。 结论 上级帮扶作用较大,但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无医疗技能的学习机会且机构重视培训程度不足,短期内难以提高其服务质量并无法满足辖区内患者的医疗卫生需求,建议高度重视和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的培训、推行同质化医学教育的培养模式、探索服务模式的转变和服务内容的延伸以及健全相关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103.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是一个以主流文化和专业文化为主体、其他非主流文化共存的多元文化系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职业院校应该以前两种文化的宣传教育为主,同时还要平衡好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共生和辩证统一的状态,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采用3.0 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子宫肌瘤高聚焦超声(HIFU)早期疗效评价.方法 33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单发肌瘤20例,多发肌瘤13例,共59个,患者平均年龄(34.3±8.7)岁,所有患者均于HIFU术前及术后1 d行MRI平扫、增强扫描检查,观察并定量测定肌瘤、肌壁HIFU术前、后T2压脂、T2WI、T1WI平扫及增强扫描信号值,并计算肌瘤最大消融区面积,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59个肌瘤于HIFU术后在T1WI增强扫描序列均出现无强化的消融区,平均消融率达70.9%.MRI增强扫描消融区T1信号值与术前比较明显减低(P<0.01).术后消融区在T1平扫像上呈不同程度高信号,T2像上消融区范围显示不明确,但T2信号值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MRI平扫所见术后T1信号增高区1.0 cm)肌壁T2压脂信号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别.结论 3.0 TMRI增强扫描可以直观、准确的显示肌瘤消融区,T1术后高信号区可以显示肌瘤HIUF术后坏死区,可以评价消融范围.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肝实质优先离断在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所完成的20例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手术患者资料,其中10例行肝实质优先离断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观察组),即优先进行肝实质离断,而不是先行第一肝门解剖;另外10例行常规步骤先行第一肝门解剖,再进行肝实质离断(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273.0±70.4)min vs.(203.0±61.3)min,P0.05],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470.0±427.0)mL vs.(270.0±149.4)mL,P0.05],但术中输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肝功能指标、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肝实质优先离断在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6.
Bartter综合征35例综合报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Bartter综合征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收集本院1例及全国其他34例,对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综合分析。结果 儿童为男性为多,成人则以女性为多。特点:1.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包括低钾和低钠血症、低氧性碱中毒及脱水等;2.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等均明显升高,而血压正常;3.生长发育迟滞在儿童最为突出;4.14例肾活检肾脏病变除肾小球旁器增生外,还有肾小管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和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颈项透明层厚度(NT)联合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IGF)、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2(ADAM12)、游离雌三醇(uE3)检测对唐氏综合征(DS)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间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产检的500例孕妇资料,使用超声检测胎儿NT,并检测孕妇血清中PIGF、ADAM12、uE3水平,以羊膜穿刺检测胎儿染色体情况为金标准,分析超声检测胎儿NT联合血清PIGF、ADAM12、uE3预测DS的价值。观察不同风险程度孕妇的异常妊娠结局率。结果单纯超声检测确诊11例DS胎儿,阳性率为2.20%(11/500),单纯血清检测确诊12例DS胎儿,阳性率为2.40%(12/500),联合检测确诊13例DS胎儿,阳性率为2.60%(13/500);单纯超声检测诊断DS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7.67%、94.77%,单纯血清检测诊断DS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3.31%、95.38%,联合检测诊断DS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86%、96.79%;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单纯超声、血清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0、0.660,对DS的预测价值不高;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720,对DS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联合筛查出的结果中,高风险孕妇的异常妊娠结局率(15.38%)明显高于低风险孕妇(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超声NT联合血清PIGF、ADAM12、uE3检测的DS早期预测价值高于单项筛查,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9.
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中有较多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目前对此尚缺乏客观检查手段.皮肤交感反应(Sympathetic SkinReflex,SSR)是一种与汗腺活动引起表皮电压变化有关的电位,它可反映节后交感神经功能状态、感觉传入和中枢处理过程[1].因此,本文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的SSR进行研究,试图寻找抑郁症患者自主神经病变的电生理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0.
鹊肾树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鹊肾树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利用硅胶色谱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邻羟基苯甲酸(1)、β-谷甾醇(2)、β-胡萝卜苷(3)、齐墩果酸(4)、厚朴酚(5)、槲皮素(6)和二氢槲皮素(7)。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鹊肾树的树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