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5篇
医药卫生   86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HBV感染者血清白介素(12,2,10)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HBV不同感染状态时血清IL-12、IL-2和IL-10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HBV不同感染状态,包括无症状携带者、无症状携带者重叠急性自限性肝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和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等作为研究对象,以健康献血员作对照,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12、IL-2和IL-10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无症状携带者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部分无症状携带者血清IL-12和IL-2高水平;重叠感染HAV、HEV感染IL-2、IL-10和IL-12水平急性期和恢复期相比无明显差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病急性期血清IL-12水平低下,血清IL-2和IL-10水平均较健康对照明显升高;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2和IL-2水平与ALT水平并非完全平行关系,血清IL-10水平与ALT水平呈完全平行关系。结论血清IL-12和IL-2水平可考虑作为无症状携带者抗病毒治疗指征,慢性乙型肝炎活动与血清IL-12水平低下有关,血清IL-2水平升高与肝炎活动有关,其升高主要参与促进HBeAg/HBeAb血清转换。肝炎活动与血清IL-10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2.
艾滋病对农村高发地区患者家庭经济影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通过研究艾滋病患者对家庭经济的影响,了解艾滋病的家庭疾病负担,为农村地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合理配置资源提供基础数据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通过测算家庭的直接花费和间接花费,计算家庭的经济负担;通过外推家庭费用计算患者生存期内家庭经济负担;并计算家庭经济负担占家庭收入百分比;进行2组家庭收支情况对比分析。结果:家庭直接花费为834.60元/年,间接花费为1073.76元/年,家庭疾病负担共计为1908.36元,外推家庭花费合计为6101.77元。家庭负担占家庭收入的36.70%;艾滋病病人家庭收入显著降低,在医疗消费支出方面比对照组高得多,而用在文化、娱乐和生活等方面的消费水平明显较对照组家庭低。结论:艾滋病影响着患者家庭经济的多个方面,使家庭收入降低,家庭总消费能力降低,家庭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整个病人家庭的生活质量。政府免费抗病毒、抗机会性感染治疗和检查,政府的救助,大大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3.
农村艾滋病高发地区社会疾病经济负担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艾滋病高发省区农村的艾滋病社会疾病经济负担情况,为农村地区艾滋病防治提供基础数据资料。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死亡登记等资料,测算艾滋病社会直接经济负担、计算伤残(失能)调整生命年(DALYs)以反映艾滋病社会疾病负担和计算艾滋病社会间接经济负担,进而计算艾滋病社会经济负担。结果 被调查省区当年DALYs合计43602.69健康人年,平均每例DALYs20.72健康人年,总DALYs达518745.92健康人年;当年社会间接经济负担为41291.75万元/年。艾滋病总的社会间接经济负担为596248.85万元。该省区当年艾滋病社会疾病经济负担合计71236.92万元/年,艾滋病社会疾病经济负担总计641166.61万元。结论 艾滋病的例均疾病社会经济负担较重;其社会疾病经济负担对宏观经济尚不造成较大影响,但对高发的县、乡、村影响较大;艾滋病疾病负担构成以间接经济负担为主。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DQA1和-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乙肝)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52例慢性乙肝患者、30例急性乙肝患者和106名正常人的HLA-DRB1、-DQA1和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HLA-DRB1*0301、-DQA1*0501和-DQB1*0301在慢性乙肝患者组的等位基因频率(17.31%、25.96%、35.5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67%、13.36%、18.87%),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X_1~2=12.3068,P_(c1)=0.0074;X_2~2=9.2002,P_(c2)=0.0157;X_3~2=15.5938,P_(c3)=0.0075)。HLA-DRB1*1101/1104和-DQA1*0301在慢性乙肝患者组的等位基因频率(0.96%、14.42%)明显低于急性乙肝患者组(13.33%、3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X_1~2=11.9206,P_(c1)=0.0145;X_2~2=8.7396,P_(c2)=0.0167)。结论 HLA-DRB1*0301、-DQA1*0501和-DQB1*0301与慢性乙肝患者的易感性密切相关,HLA-DRB1*1101/1104和-DQA1*0301与慢性乙肝的抗性密切相关,说明宿主的HLA-Ⅱ类基因是决定乙肝病毒感染转归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5.
<正>血管性头痛属中医"头痛"范围,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起病急,治愈难等特点,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笔者从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采用浮针配合通窍活血汤治疗本病30例,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临床观察病例3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为25岁至50岁,平均年龄为4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30年。诊断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本组病例均采用浮针配合通窍活血汤治疗。  相似文献   
26.
汤勃  陈玉琪  王宇明 《肝脏》2012,17(9):649-651
美国肝病学会(AASLD)、美国胃肠病学院(ACG)和美国胃肠病协会(AGA)在今年6月的Hepatology杂志上发布了最新一版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断与治疗实践指南》(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Practice Guideline),提出了关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共45条推荐意见,并简要介绍了NAFLD人群发生率和自然史,以及儿童患者相关指导。推荐意见的强度(strength)分为"强(1)"和"弱(2)"两级,证据质量(quality)分为"高(A)"、"中(B)"和"低(C)"三个等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腹腔移植微载体粘附培养人肝细胞对D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流法分离人肝细胞,胶原被覆的微载体Cytodex3加以培养,经腹腔注射2×106个肝细胞及载体,观察急性肝衰竭小鼠(n=32,25g/kgDGal诱导4h)72h存活率、血清ALT、总胆红素以及肝脏病理变化.结果与只接受微载体而无粘附肝细胞的对照组比较,腹腔移植培养肝细胞对肝衰竭小鼠的存活率有明显改善(65%vs0%),其血清ALT(IU/L,21744±2630vs42631±4928,P<005)及总胆红素(mmol/L,2691±376vs4168±383,P<005)较低.肝组织病理改变较轻.结论腹腔移植微载体粘附培养肝细胞可提供代谢支持,使DGal损伤的小鼠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8.
非生物人工肝在重型肝炎患者过渡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非生物人工肝对重型病毒性肝炎 (重型肝炎 )患者等待肝移植的过渡支持作用与价值。方法 采用血浆置换和血浆吸附两种非生物人工肝支持疗法 ,对 8例拟定肝移植的中晚期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人工肝过渡支持。结果  8例重型肝炎患者经人工肝支持 ,4例肝衰竭得到较好的控制 ,4~ 13d后成功等到供肝。另 4例肝衰竭控制不明显 ,病情呈进行性加重 ,在待肝过程中 (人工肝支持后 3~ 8d)死亡。结论 非生物人工肝对等待肝移植的重型肝炎患者有一定的过渡支持作用 ,能否最终成功过渡与患者肝衰竭程度、并发症及待肝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用蛋白片段互补法(PCA)选择HBV多聚酶末端蛋白(TP)重链可变区(VH)抗体,研究特异性VH抗体体外抑制HBV的复制与分泌。方法以HBV多聚酶TP区为抗原,用PCA法进行特异性VH抗体筛选。特异性VH抗体基因定向亚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ZeoSV2( ),构建pZeoSV2( )-VH重组质粒,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技术,将其导入HepG 2.2.15细胞,观察特异性抗体的生物学活性。结果用PCA法从抗体库中选择出3个特异性抗体:VH1、VH2和VH3,其中与抗原亲和力最高的是VH1。转染pZeoSV2( )-VH1的HepG 2.2.15细胞比未转染pZeoSV2 ( )-VH1或只转染空载体pZeoSV2( )的HepG 2.2.15细胞病毒颗粒分泌明显减少,上清液内为2.978 7±0.276 1比5.150 4±0.276 1和5.295 1±0.241 0(P<0.05);细胞内为5.283 9±0.162 9比8.300 4±0.323 2和8.532 1±0.138 3(P<0.05)。结论用PCA法可从抗体库中选择出HBV多聚酶TP区特异性VH抗体,该抗体在体外可抑制HBV的复制与分泌。  相似文献   
30.
目的:对河南省艾滋病随访管理人员能力进行评价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省5个艾滋病防治示范县/市从事艾滋病随访管理工作的139名人员进行调查,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河南省艾滋病随访管理人员能力评价总体得分为(27.78±5.50)分,达标率为80.58%,其中8项基本技能评价中得分最高的为专业基础知识技能(3.71±1.00)分。进一步分析显示,影响艾滋病随访管理人员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单位级别为乡/镇级(OR=6.709)、单位级别为县/市级(OR=8.348)、学历为大专及以上(OR=6.012)、编制为在编(OR=4.252)、随访工作时间为5~a(OR=7.999)、随访工作时间为10~a(OR=5.382)、培训级别为省级及以上(OR=4.220)。结论:河南省艾滋病随访管理人员能力能够满足当前基本工作任务的需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岗位吸引力、开展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培训能够进一步提高艾滋病随访管理人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