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3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骨科危重患者行损伤控制性手术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 将骨科ICU于2004年1月-2006年5年期间收治的66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实验组(36例).对实验组患者根据损伤控制性手术的3个阶段治疗特点,制定每个阶段的护理重点.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 系统学习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理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提高危重患者存活率、缩短住院时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2.
83.
游泳池水微生物指标与加氯时间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非循环式露天游泳池微生物指标,探讨与加氯时间关系,提出指导意见。方法 对福州3家非循环式露天游泳池,在投放漂白粉上清液(简称加氯)后0、1、2、3、4、5、6、7h分别检测细菌总数、游离性余氯。用SPSS 10.05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曲线拟合并得出曲线方程。结果 细菌总数和游离性余氯与加氯时间的关系以三次曲线拟合得最优,拟合优度(Rsq)分别为:0.998和0.999;曲线方程分别为y=-265.13 360.618t-131.46t~2 14.9773t~3和v=0.5051-0.1634t 0.0163t~2-0.0005t~3;在加氯4h后细菌总数急剧增加,游离余氯趋于0。结论 此类游泳池池水细菌总数和游离性余氯与加氯时间的关系呈三次曲线关系,夏季开放期间加氯时间间隔4h内对能定期吸污并补充新水的非循环式游泳池卫生管理来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4.
老年人慢性病影响因素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燕  林坚  徐凤 《福建医药杂志》2001,23(3):137-138
目的 了解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表对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访问。结果 高血压、心脏病、COPD、糖尿病、脑卒中的患病率分别为34.4%、28.3%、11.0%、5.5%、1.4%。COPD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高血压患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饮酒、吸烟、精神状况、文化层次、经济状况、室内污染等是高血压、心脏病、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改善人们的行为习惯,建立老年人心理咨询服务站,以提高其精神状况,是预防老年人慢性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膜荚黄芪叶中的三萜皂苷类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等色谱方法对膜荚黄芪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一维核磁共振氢谱(1D-NMR)和2D-NMR法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果:从膜荚黄芪叶提取物中共分离出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黄芪叶苷B(1)、黄芪叶苷L(2)、cyclounifolioside D(3)、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6-O-β-D-吡喃葡萄糖基-24-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乙酰基-3β,6α,16β,24(S),25-五羟基环菠萝蜜烷(4)、黄芪叶苷K(5)、黄芪叶苷A(6)、astraverrucinⅠ(7)、cycloaraloside A(8)、黄芪叶苷D (9)、astralanosaponin D (10)、大豆皂醇E (11)、3β,21α,24-三羟基-齐墩果-12-烯(12)、3β,22β,24,29-四羟基齐墩果-12-烯(13)、豌豆皂苷Ⅰ(14)、大豆皂醇B-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  相似文献   
86.
徐凤 《大医生》2023,(18):4-6
目的 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型(PCSK9)抑制剂对极高危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极高危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n=40)与观察组(常规治疗+PCSK9抑制剂,n=40),比较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斑块面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TC、LDL-C、HDL-C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水平、IMT检测结果、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SCVD极高危患者的血脂管理中,PCSK9抑制剂有助于改善TC、LDL-C、HDL-C等血脂指标,缩小斑块面积,且用药过程的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皮瓣下置管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治疗颅骨修补术后皮瓣下感染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神经外科自1998年1月—2017年5月采用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治疗的15例颅骨修补术后皮瓣下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5例患者的皮瓣下感染均治愈,钛网片保留。术后随访2~5年,均无感染复发。结论 皮瓣下置管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治疗颅骨修补术后皮瓣下感染的效果良好,避免了植入材料的取出,提高了颅骨修补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8.
背景与目的:缺氧和细胞因子均能介导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的进展,但是相关机制仍未可知.探讨缺氧促进ESCC细胞中白细胞介素-7(interleukin-7,IL-7)分泌增强,进而介导肿瘤进展的机制.方法:采用三气培养箱建立缺氧模型,通过ESCC细胞系...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及其代谢产物16,17-环氧二十二碳五烯酸(16,17-EpDPE)对正常大鼠冠状动脉平渭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单通道的激活作用,探讨DHA扩张冠状动脉、保护心血管的机制。方法酶消化法分离正常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膜内向外型单通道膜片钳实验技术记录0,0.01,0.1,0.3,1,3,5,7.5和10mmol/L浓度下DHA及其代谢产物16,17-EpDPE灌流后BK单通道开放概率。结果在电极外液钙离子浓度为1mmol/L和刺激电位60mV条件下,DHA浓度为0,0.01,0.1,0.3和1mmol/L时,BK通道开放概率分别为0.0914±0.0098,0.0907±0.0102,0.0945±0.0091,0.0986±0.0112和0.1104±0.0145(P〉0.05,n=5);DHA浓度为3,5,7.5和10mmol/L时,BK单通道开放概率分别为0.6712±0.0456,0.7511±0.0798,0.8424±0.1373和0.8669±0.0967(P〈0.05,n=5),呈浓度依赖性增高。16,17-EpDPE浓度为0,10,50和100nmol/L时,BK单通道开放概率分别为0.1025±0.0114,0.1006±0.0091,0.1128±0.0132和0.1081±0.0143(P〉0.05,n=5)。结论低浓度DHA不能激活BK单通道,高浓度DHA可能通过与BK通道结合并直接激活BK单通道,这可能是DHA扩张冠状动脉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0.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3抑制骨肉瘤细胞系MG63和U20S的体外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3(hBMP3)对骨肉瘤细胞系MG63和U2OS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hBMP3的重组腺病毒和表达hBMP3的条件培养液(rhBMP3-CM)干预MG63和U2OS,台盼蓝拒染法、TUNEL法、吖啶橙/溴乙啶荧光双染法、Transwell小室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以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变化;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对照组用AdGFP组和rGFP-CM处理。 结果 实验对照组和空白组间差别无显著性。与各自的对照组相比,在观察时间内,两种处理均致实验组细胞:(1)存活率降低;(2)凋亡率增加;(3)穿膜细胞数减少;(4)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 结论 hBMP3对骨肉瘤细胞系具有抑制作用,并促其向成骨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