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医药卫生   17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0引言后颅窝肿瘤患者术后并发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yndromeofinappropriatesecretionofantidiuaretichormone,SIADH)发生率较低,其发生机制不明确,诊断及处理比较棘手.我科自2001-08/2003-10有12例后颅窝肿瘤患者术后出现SIADH,经合理治疗预后均良好,现结合文献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构建RNA干扰(RNAi)重组体抑制Pygo2的表达,并探讨其对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针对Pygo2 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的含有"短发卡"的寡核苷酸序列及其随机对照序列,经退火后插入pSuper中构建重组体.经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后,用脂质体2000将其转染脑胶...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26S蛋白酶体的PSMB4亚基(PSMB4)在正常脑组织与胶质瘤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及其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人脑胶质瘤液氮冻存标本75例,其中星形细胞瘤Ⅰ级21例,星形细胞瘤Ⅱ级21例,星形细胞瘤Ⅲ级27例,胶质母细胞瘤Ⅳ级6例.另取5例因脑创伤行内减压术患者的正常脑组织液氮冻存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标本中PSMB4的表达. 结果 PSMB4在正常脑组织中呈阴性表达,而在胶质瘤组织中呈阳性或强阳性表达.统计分析显示胶质瘤组PSMB4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别胶质瘤PSMB4表达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胶质瘤组织PSMB4蛋白的表达高于正常脑组织,但与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连接线处头皮切口的改良方法。方法 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采用DBS治疗帕金森病患者50例,根据延伸连接线接头情况,设计耳后头皮切口的位置、长度、形态,分层缝合。所有患者平均随访42.6个月,观察术后切口渗血量、切口线头外露、术后切口裂开及感染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头皮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术后切口渗血,无线头外露,无切口裂开或破溃,无头皮感染,无电极断裂。1例术后出现 皮下积液,2周后自行吸收。结论 DBS延伸连接线接头耳后头皮切口改良方法简单安全,可降低DBS手术有关头皮切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检测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7基因( EGFL7)、微血管密度(MVD)、磷酸化局部黏着斑激酶( FAKpY397)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胶质瘤EGFL7与FAKpY397及MVD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脑胶质瘤和8例脑外伤内减压脑组织中EGFL7、FAKpY397的表达,用CD34标记计数MVD.结果 EGFL7在脑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5,P<0.01);随着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EGFL7的表达也明显增强( χ2=26.24,P<0.01).FAKpY397在脑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2%和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P<0.05);随着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FAKpY397的阳性表达率相应增高(χ2 =6.71,P<0.01).正常脑组织MVD为(15±4)/HP,Ⅰ~Ⅱ级和Ⅲ~Ⅳ脑胶质瘤中MVD分别为(27 ±3)/HP和(60 ±4)/HP,MVD计数在脑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级脑胶质瘤的MVD计数明显高于Ⅰ、Ⅱ级(P<0.01).EGFL7与FAKpY397在脑胶质瘤的表达呈正相关(r =0.314,P<0.01);EGFL7阳性组与阴性组的MVD分别为(56±4)/HP和(25 ±3)/H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5,P<0.01).结论 EGFL7表达与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MVD及FAKpY397均有良好的正相关性,提示EGFL7基因不仅在脑胶质瘤血管生成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而且可能直接参与了脑胶质瘤的发生、侵袭发展.  相似文献   
26.
刘锋  王占祥 《现代肿瘤医学》2013,21(6):1410-1413
微小RNA(microRNA,miRNA)可以互补结合到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相关的癌基因或抑癌基因上,抑制或沉默相应基因的表达,导致肿瘤细胞侵袭转移活性的改变。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miR-200家族参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调节。本文就miR-200家族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经蝶手术治疗小儿颅咽管瘤的原则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1982年1月-1999年6月收治的25例小儿颅咽管瘤(paediatric craniopharyngioma,PCP)采用经蝶入路肿瘤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25例PCP的诊断方法,手术技巧和治疗结果,本组均经CT或MRI扫描确诊,经蝶入路行肿瘤切除术,结果 52.0%(13例)肿瘤全切除;32.0%(8例)次全切除;16.0%(4例)部分切除,肿瘤未能完全切除的原因是瘤体与下丘脑及血管的粘附较紧,或为较大的钙化,术后无死亡,20例获长期随访(平均3.6年),其中17例(85.0%)恢复良好,3例(15.0%)肿瘤复发,需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对PCP采用CT或MRI进行诊断并选择合适病例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摘 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血必净佐治老年人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老年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患者 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水平 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6.67 % 高于对照组的 7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8– 异前列腺素(8–iso–PGF2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SOD 高于对照组,MDA、8–iso–PGF2α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67 % 低于对照组的 2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临 床上治疗老年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时,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血必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水平, 治疗不良反应较少,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9.
脑胶质瘤组织p21WAF1/CIP1基因表达与p53基因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细胞周期调控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化学技术对63例脑胶质瘤组织及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P21^WAF1/CIP1与P53基因的表达状况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10例正常脑组织均为P21^WAF1/CIP1阳性表达,63例脑胶质瘤组织中P21^WAF1/CIP1的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2)10例正常脑组织中仅1例为突变型P53弱阳性  相似文献   
30.
CD44在脑膜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及脑转移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曹卫东  章翔  刘卫平  刘飞  刘先珍  王占祥 《医学争鸣》2000,21(10):1292-1294
目的 研究 CD44粘附分子在脑膜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和脑转移瘤中的表达及其在瘤细胞转移、侵袭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ABC法检测脑膜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和脑转移瘤各 2 0例及 10例正常脑组织中 CD44 s,CD44 v3,CD44 v6和 CD44 v3- 10的表达 .结果  1CD44 s在脑膜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和脑转移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5 % ,10 0 %和 90 % ,其表达在前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2 CD44 v3,CD44 v6和 CD44 v3- 10在脑膜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无阳性表达 ,在脑转移瘤中表达率分别为40 % ,5 0 %和 75 % (P<0 .0 1) ;3CD44 s,CD44 v3,CD44 v6和CD44 v3- 10在正常脑组织中均无阳性表达 .结论  1CD44 s蛋白可能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脑内侵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 CD44 v蛋白可能在部分脑转移瘤向颅内转移的过程中起作用 ,且有可能成为脑转移瘤诊治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