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0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王军华 《华夏医学》2001,14(6):905-906
热性惊厥为小儿常见急症 ,我国儿童患病率为 3.9% [1 ]。现已认识到热性惊厥与血钠水平有关 ,为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笔者对 1997~ 1998年住院的 6 5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了血钠浓度测定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热性惊厥的诊断标准按 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专题讨论会诊断标准 [2 ] 。热性惊厥组 6 5例 ,男 41例 ,女 2 4例 ,年龄 :6个月至 5岁 ,平均 2 .1岁。原发病 :上呼吸道感染 45例 ,支气管炎 16例 ,支气管肺炎 4例 ,既往有热性惊厥史 12例 ,有热性惊厥家族史 6例 ,均有全身性惊厥 ,一次热程中惊厥≥ 2次…  相似文献   
13.
14.
患者,女,25岁.未婚,有性生活史,停经40天,突然右下腹疼痛一天入院.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无明显压痛,宫体右后方扪及实性包块,约6.0cm×5.0cm大小,边界清楚,表面欠光滑,有一定活动度,触痛显著,左附件区无异常.临床诊断:①右附件扭转;②宫外孕待排除.超声检查:子宫前位,大小、形态及回声正常.子宫右后方探及一实性团块,大小约6.3cm×5.cm×3.6cm,椭圆形,边界清楚、规则,内部回声欠均质,可见小的无回声区(图1),右侧卵巢未显示,左侧卵巢未见异常.盆腔内可见液性暗区,最深处约1.0cm.超声提示:子宫右后方实性团块,考虑为肿大卵巢.手术探查所见:子宫及左侧附件正常.右侧卵巢扭转360度,增大,大小约6.0cm×5.0cm×3.0cm,呈紫黑色,质脆无明显出血,无粘连,输卵管增粗.手术中吸出积血约100ml,行右附件切除术.病理:卵巢出血坏死.术后诊断:右侧卵巢扭转.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素-3(NT-3)能否促进脂多糖(LPS)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方法体外培养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株,分为LPS组和LPS+NT-3组。用脂多糖(100 ng/ml)刺激12h后,撤掉LPS培养基,冲洗,分别加入基础培养基和含有NT-3(40 ng/ml)的基础培养基,培养24 h后,全部置换成基础培养基培养24 h,收集上清与细胞。固定后的细胞分别做CD68/CCR7(M1型细胞标记物)、CD68/CD206(M2型细胞标记物)、CD68/Trk C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用酶联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中TNF-α和IL-10水平。结果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显示,LPS刺激后的巨噬细胞表达NT-3的受体Trk C。LPS组可观察到较多的M1型细胞和较少的M2型细胞。LPS+NT-3组可观察到M1型细胞数减少,而M2型细胞数增多。与LPS组比较,LPS+NT-3组的M1型巨噬细胞比例降低,同时M2型巨噬细胞比例增加(P<0.01)。ELISA结果显示,与LPS组比较,LPS+NT-3组上清中TNF-α的水平明显下降(P<0.01),IL-10的水平相对升高但是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NT-3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可能通过与其受体Trk C结合发挥作用,进而减少促炎因子TNF-α的分泌。  相似文献   
16.
作者自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以普通探头与高频探头联合应用的方法,共检出急性阑尾炎63例(含阑尾周围脓肿6 例).通过对接受住院治疗50例患者的手术、病理或化验及临床治疗的跟踪随访,证实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帮备对儿童哮喘夜间症状的疗效,并与氨茶碱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本组观察了42例5~12岁有夜间症状的哮喘儿童,每天服用帮备片5~10 mg,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后3、7、14 d末记录其夜间咳嗽、喘息、睡眠情况和峰值流速(PEF),并与服用氨茶碱的36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应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第3、7、14 d末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PEF值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帮备在控制儿童哮喘夜间发作有良好效果,且明显优于氨茶碱.  相似文献   
18.
2009年6月9日,武汉市蔡甸区某村小学发生了一起因食用热干面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根据现场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和对吃剩的热干面及患者呕吐物进行实验室检验,证实此次食物中毒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发病经过2009年6月9日上午6~7时,蔡甸区某村小学16名学生先后到学校附近100米处—村民的早餐点食用热干面。餐后约1小时,1名就餐学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头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测量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室瓣环的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与测量反映收缩的时间指标作对比性研究,探讨其评价右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2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和30例正常人,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常规测量右室游离壁厚度、舒张末期面积、右室射血分数(RVEF),应用脉冲TD1测量三尖瓣环(前叶瓣环、后叶瓣环、隔瓣瓣环)的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a)及前瓣瓣环收缩期射血时间(ET)、局部射血前时间(PEP)。结果肺动脉高压组前瓣瓣环的中、重度组Sa较对照组相比减低(P〈0.05);后瓣瓣环重度组Sa较对照组相比减低(P〈0.05)。时间指标:中度组及重度组的PEP延长、ET缩短、PEP/ETI-b值升高(P〈0.05)。结论脉冲TD1测得的Sa、ET及其PTP均能反映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20.
超声引导PTC在恶性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总结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并将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U—PTC)和常规(X—PTC)进行比较。方法将该院2001年7月~2004年3月间进行的U—PTC(12例)同X一PTC(31例)进行比较。结果二者均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提供较为丰富的信息,但U—PTC较PTC更具有优点。结论PTC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中具有自身的优势,U—PTC较PTC具有具有操作时间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病人痛苦小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