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医药卫生   9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拉米夫定治疗期间患者体内HBV-DNA聚合酶基因变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接受拉米夫定(Lamivudine)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P基因的变异特点及规律,提高抗HBV的治疗效果。方法:①选择50例服用拉米夫定(100mg/d)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集13例服药48周时HBV-DNA检测阳性患者的外周血,提取HBV—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后直接测序,分析HBV-P基因的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基序变异情况,同时用基因芯片方法进行验证。②用逆向追踪方法对上述13例HBV-DNA阳性患者服药前和服药36周时血清标本中扩增的HBV-P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及HBV-DNA定量的检测。同时对50例患者服药前、服药12、24、36和48周时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进行检测,观察对比发生YMDD变异者及非变异者、ALT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拉米夫定治疗48周结束时,13例HBV-DNA检测阳性的患者中有5例外周血中HBV-P基因发生YMDD变异,其中2例为YVDD变异,伴L528M变异;3例为YIDD变异。②所有YMDD变异均发生于用药36周以后,变异率为10%,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与测序完全符合。③除了YMDD外,还发现了若干其他的变异位点,如1例伴有N482E、N487K、V521L、T532S和S561T突变;1例伴有T466N、N469I、Y472N、G475R、D479N和DM82N突变;1例伴发Q473K突变;3例伴发M477L突变。④13例HBV—DNA阳性的患者中共有8例在服药48周时HBV-DNA定量较服药前增高,其中5例为YMDD变异者。50例慢性乙肝患者中有5例48周时的ALT水平高于服药前,其中4例发生了YMDD变异。结论:拉米夫定可以诱导HBV-P基因的YMDD变异,变异者较非变异者临床疗效差,发生P基因区的YMDD变异是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2.
MAP30 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MAP30 (momordicaanti HIV proteinof30ku)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作用 .方法 :以HBVDNA转染的人肝癌细胞株 (HepG2 .2 .15 )为靶细胞 ,与MAP30共同温育 10d ,观察对细胞的毒性 ;用ELISA、荧光定量PCR和Southern印迹法分别检测培养上清中HBsAg ,HBVDNA和细胞内HBVDNA .结果 :MAP30能显著减少HepG2 .2 .1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 ,HBVDNA的分泌 ,在第 8日时 ,对HBsAg抑制率为 5 0 .4 9% ,HBVDNA定量 <1× 10 7拷贝·mL-1;Southern印迹法显示MAP30能抑制HBV复制中间体及共价环状闭合DNA .MAP30未发现对细胞有毒性作用 .结论 :MAP30具有较强的体外抗HBV作用 ,作为新的抗病毒植物蛋白 ,具有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血管内皮细胞抗汉坦病毒的固有免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坦病毒(Hantavirus, HV)包括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的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 HTNV)、汉城病毒(Seoul virus, SEOV)、普马拉病毒(Puumala virus, PUUV)、多布拉伐病毒(Dobrava virus, DOBV)和引起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 HPS)的辛诺柏病毒(Sin nombre virus, SNV)、纽约病毒(New York virus, NYV)、牛轭湖病毒(Bayou virus, BAYV)、安第斯病毒(Andes virus, ANDV)以及与人类关系尚不清楚的一组病毒, 如希望山病毒(Prospect Hill virus, PHV)、图拉病毒(Tula virus, TULV)等.  相似文献   
54.
目的:建立EB病毒转化B淋巴母细胞系(B-LCL),作为抗原提呈细胞(APC)提呈抗原肽,刺激短期培养的特异性T细胞活化并分泌IFN-γ,从而应用于T细胞表位鉴定中.方法:用B95-8细胞培养上清中的EB病毒转化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PBMC,建立HFRS患者的B-LCL,以自身BLCL为APC,加载抗原肽后,刺激短期培养的G9L特异的HFRS患者CD8+ T细胞系,应用ELISPOT测定CD8+ T细胞受到抗原肽刺激后产生IFN-γ的能力.结果:加载过抗原肽G9L或V15R的B-LCL可刺激G9L特异的CD8+ T细胞活化并产生IFN-γ,而与G9L无同源序列的115P则不能刺激G9L特异的CD8+ T细胞活化.结论:B-LCL可作为非专职APC有效地将抗原肽提呈给特异性T细胞.  相似文献   
55.
496例腹泻患者粪便细菌培养与耐药性分析    FRE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西安地区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2004-2008年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分离的细菌种类及耐药性。方法采用Microscan WalkAway 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上述标本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药敏试验采用K B纸片扩散法,结果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2006年版标准判定。结果粪便致病菌及异常优势菌培养阳性率为36.63%。检出的496株细菌中,革兰阳性(G+)菌163株(32.86%),革兰阴性(G-)菌299株(60.28%),真菌34株(6.85%);G+菌以肠球菌属(154株,94.48%)为主,G-菌以志贺菌属(136株,45.48%)为主。肠球菌属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有较高敏感性,敏感率为96.10%~100.00%;志贺菌属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和庆大霉素有较高敏感性,敏感率为81.62%~100.00%。结论了解腹泻患者粪便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对有效控制感染及耐药菌株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6.
DNA疫苗对小鼠HCV-C皮下移植瘤的防治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相似文献   
57.
内化是生物大分子(包括细菌、病毒等)进入细胞内的膜泡转运过程。病毒内化是其复制、致病、抗原加工呈递和诱发机体免疫应答的前提,对研究病毒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汉坦病毒主要通过受体介导的包涵素被覆小凹途径进入细胞。  相似文献   
58.
目的 了解TIMP-1和TIMP-2在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状态,探讨TIMP-1和TIMP-2在肝硬化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以抗TIMP-1和TIMP-2单克隆抗体(McAb)为试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TIMP-1和TIMP-2相关抗原的表达。结果 30例肝硬化病人肝组织中TIMP-1和TIMP-2相关抗原表达的阳性率为100%,TIMP-1阳性的肝组织中TIMP-2亦为阳性,且TIMP-1强度高于TIMP-2,而正常肝组织无一例表达阳性。TIMP-1和TIMP-2抗原表达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肝细胞胞浆中,未见细胞核表达。结论 肝硬化患者肝细胞中存在TIMP-1和TIMP-2相关抗原表达,TIMP-1和TIMP-2与肝病的进展相关,它通过抑制MMPs的活性,使得ECM降解减少而导致肝纤维化,以致肝硬化。  相似文献   
59.
PD-1分子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九平  张野  聂青和  李军  南雪平  王临旭  魏欣 《肝脏》2009,14(3):200-203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分子在T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受试对象包括4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0例非病毒性肝炎的肝病患者,以及20名健康对照。取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及CD8^+T细胞上PD-1的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及IL-2的浓度。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及CD8^+T细胞上PD-1阳性表达率[(38.61±4.35)%、(48.17±5.16)%]明显高于其他肝病患者及健康对照(P〈0.01)。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产生Ⅰ型细胞因子的能力明显降低,阻断PD-1共刺激信号途径能够增强患者T细胞分泌I型细胞因子的能力。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上PD-1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导致T淋巴细胞应答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0.
搞好物理诊断学教学的四大要点及三点建议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物理诊断学是医学生从基础到临床的一门桥梁课 ,构架桥梁成功与否 ,直接影响临床课程的学习效果和今后学生做临床医生的水平。因此 ,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是教学组最关心的问题。一方面要把握教师活动、教学手段、教学组织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了解该学科的特点 ,指导学生如何学习。通过展示物理诊断学的教学流程 ,学生可以明确课程进展以及各阶段学习任务。讲清学习物理诊断学要求掌握的三件事 ,问诊、查体、写病历就是关于症状、体征和病历的三个问题。掌握基本概念及要点 ,注意区分容易混淆的体征。熟悉正常人体标准及正常值 ,按规定的检体顺序和手法标准完成实习课 ,弄清体征的临床意义。按病历格式要求认真完成查体记录 ,是养成书写标准病历的基础。熟知和掌握这些要点 ,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 ,胸有成竹地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