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36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或二线方案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54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其中一线治疗45例,二线9例,具体方案:吉西他滨1000mg/m、d,顺铂25mg/m~d,21天为1周期。每2周期评价疗效,每周期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 54例患者中位治疗周期数为6周期(2~8周期),获CR8例(14.8%),PR24例(44.4%),SD18例(33.3%),PD4例(7.4%),总有效率(CR+PR)为59.2%。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毒性和消化道反应,3~4级毒性分别为中性粒细胞减少40.7%,血小板减少35.2%,乏力18.5%,食欲下降14.8%,贫血11.1%,恶心呕吐9.2%,外周神经毒性1.9%。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近期疗效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可推荐作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应用的适应证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98例为预防肺栓塞(pul monary embolism,PE)放置IVCF的临床资料,并做了5~84个月的随访。结果本组病例IVCF均1次成功植入,其中放置永久性滤器165例,临时性的33例。随访122例(62%),未出现肺栓塞;3例(2%)放置永久性滤器者术后6周至17个月出现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经过治疗病情缓解。结论置入IVCF是预防PE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是应注意放置滤器适应证的选择和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73.
目的总结血管腔内治疗I型幼儿布一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经验,并回顾相关文献。方法对1例BCS患儿行下腔静脉(IVC)造影,根据造影结果选择应用介入方法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即用超滑导丝硬头穿过下腔静脉阻塞狭窄部位,进行球囊扩张。结果①球囊扩张操作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造影见残余狭窄≤30%,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②近年有关幼儿BCS的报道极少,静脉血管造影为诊断此病的金标准。结论介入治疗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为治疗Ⅰ型幼儿BC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4.
背景:目前对微小RNA-155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的研究还集中在总体单核巨噬细胞水平。 目的:了解小鼠骨髓来源M1和M2巨噬细胞中微小RNA-155表达的差异。 方法:用100 U/mL干扰素γ和5 μg/L脂多糖诱导骨髓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向M1分化,用10 μg/L白细胞介素4诱导出M2巨噬细胞。 结果与结论:流式细胞检测显示实验诱导的M1和M2巨噬细胞纯度分别达91%和95%。RT-PCR检测显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在M1巨噬细胞中高表达,在M2中则基本不表达;而Ⅰ型精氨酸酶、发现于炎症区域1 mRNA在M2中高表达,在M1中则表达较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在M1中的表达明显高于M2,相反白细胞介素10 mRNA在M2中的表达高于M1(P < 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M1巨噬细胞中微小RNA-155的表达量明显高于M2(P < 0.05)。提示微小RNA-155可作为鉴别M1,M2巨噬细胞的标志。  相似文献   
75.
刘涛  王中华  李金田  张毅  赖乾 《新中医》2018,50(3):184-186
正《伤寒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其条文中涉及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相关词条。如果仅认为《伤寒论》中的虚实概念等同于与"八纲"中的虚实概,其实就忽略了中医学中相关概念是在不断演变和发展的必然~([1])。中医学的相关概念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其意义也必然存在着差异。八纲辨证中所包含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意思是指疾病的本质,包含了人体一系列的证候群,与《伤寒论》中各相应概念的含义不尽相同。例如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自拟痛经方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合并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合并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自拟痛经方组、红外线组、联合组(自拟痛经方联合红外线照射)和布洛芬组,每组26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4组临床疗效,观察4组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素F2α(PGF2α)水平变化情况,随访3个月复发率。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5);自拟痛经方组和布洛芬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红外线组(P均<0.05)。治疗后4组血清PGF2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自拟痛经方组、红外线组、布洛芬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痛经方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合并乳腺增生临床效果确切,可以减轻疼痛症状,消减乳房肿块,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7.
王中华 《西南军医》2013,(4):447-448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弹道碎石术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诊治的145例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微通道经皮肾镜弹道碎石术联合超声碎石术,观察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7.62±11.5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5.21±8.21)ml,一期结石总清除率86.21%(125/145),其中单发结石清除率、多发结石清除率和鹿角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1.76%、80.00%和76.00%,术后住院时间(5.67±1.17)d,并发症发生率为25.52%,其中感染11例、发烧15例、迟发性出血8例,血气胸3例,腹腔脏器损伤1例。结论微通道经皮肾镜弹道碎石术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显著,各种结石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和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8.
79.
双侧上颌第三磨牙阻生致张口困难三年1例四川省藏羌自治州南坪县人民医院(623400)王中华我科曾于1992年8月15日收治双侧上颌第三磨牙阻生致张口困难三年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女,28岁,农民。进行张口困难三年余,极度受限近一月。患者于1989年...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导引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99例KOA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3例,分别采用针刀结合导引治疗、单纯针刀治疗和单纯导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8周、16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定膝关节疼痛情况,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estern Ontario and McM aster Universities,WOMAC)评分量表评定膝关节功能。治疗16周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KOA疗效标准及WOMAC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16周后,每组各有3例脱落。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VAS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时间效应(F=768.009,P=0.001);3组患者VAS距离比较,总体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分组效应(F=16.758,P=0.001);治疗前3组患者VAS距离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30±4.63)mm,(66.30±3.98)mm,(67.50±3.25)mm;F=0.776,P=0.460];治疗2周、4周、8周、16周后,针刀导引组VAS距离小于针刀组、导引组[(49.03±4.01)mm,(49.37±6.32)mm,(55.27±5.69)mm,F=12.518,P=0.001;(43.27±3.60)mm,(44.73±6.99)mm,(50.33±5.16)mm,F=14.167,P=0.001;(38.73±3.93)mm,(41.00±6.14)mm,(45.46±6.25)mm,F=11.434,P=0.001;(33.23±6.51)mm,(36.63±4.61)mm,(41.40±6.66)mm,F=14.009,P=0.001];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5.220,P=0.001)。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WOMA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时间效应(F=590.49,P=0.001);3组患者WOMAC评分比较,总体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分组效应(F=12.190,P=0.001);治疗前3组患者WOMAC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17±2.96)分,(61.70±3.22)分,(61.87±4.20)分;F=0.137,P=0.870];治疗2周后,针刀导引组WOMAC评分小于导引组[(50.26±5.65)分,(56.53±5.25)分];治疗4周、8周、16周后,针刀导引组WOMAC评分小于针刀组、导引组[(41.20±6.96)分,(45.33±7.03)分,(51.86±5.00)分,F=21.153,P=0.001;(35.13±8.43)分,(41.00±8.00)分,(45.40±6.86)分,F=13.108,P=0.001;(27.03±9.90)分,(33.30±9.07)分,(37.03±10.39)分,F=8.236,P=0.001];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0.000,P=0.001)。治疗16周后,针刀导引组治愈4例、好转24例、未愈2例,针刀组治愈2例、好转18例、未愈10例,导引组治愈1例、好转18例、未愈11例,针刀导引组疗效优于针刀组和导引组(χ2=8.009,P=0.018)。结论:针刀结合导引治疗KOA能够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恢复膝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单纯针刀或导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