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病例资料:患者男,36岁。因“面色发黄2个月,血尿2周,头晕乏力1周”就医。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发黄,无畏寒发热,无皮肤淤点淤斑;2周前出现肉眼血尿,无腰背酸痛,无黑便,自服中药后血止;1周来,患者自诉头晕乏力明显,纳差,伴心慌胸闷,无畏寒发热。2d前,出现牙龈肿胀伴渗血,并诉少量黑便,就诊当地医院。血常规示:白细胞3.8×109/L,血红蛋白33g/L;血小板计数13×109/L。2005-12-23转入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查体:BP120/65mmHg,心率96/min,T37.4℃,重度贫血貌,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全身皮肤未见明显淤点淤斑,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骨轻度…  相似文献   
42.
孕产妇病死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和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妇女儿童的健康一直是衡量一个地区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孕产妇保健管理是确保母婴安全,提高人口素质,降低母婴患病率及病死率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处于经济发展时代,人口素质的提高必须与经济发展同步,才能保证国家持续发展。由于流动人口的特殊性,其孕期保健工作一直是孕产妇系统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就此笔者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流动孕产妇管理中的相关作用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43.
化疗化疗后恶心呕吐反应(CINV)是化疗当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尤其在含有顺铂的化疗方案中,其发生率几乎达到100.0%,很多患者因为无法耐受持续的消化道反应特别是迟发性恶心呕吐而对化疗产生恐惧,甚至中断治疗,或即使坚持治疗,也因为控制不良的呕吐、进食差而发生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使疾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而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目前,根据化疗相关性呕吐的发病机制,现代医学主要采用神经递质受体拮抗剂和激素的联合使用来治疗,随着5-HT受体拮抗剂、NK-1受体拮抗剂等止吐药物的广泛应用,化疗相关性呕吐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显著降低,但迟发性恶心呕吐仍未得到良好的控制。中医学认为本病乃正气亏虚、邪气犯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故多采用扶正祛邪、降逆止呕之法来治疗,临床疗效明确。其中中医外治法因其副作用少、操作简单、疗效确切,逐渐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患者采用针刺、艾灸及脐疗等方法来治疗该病。中医外治法治疗胃肠道疾病己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对调整脾胃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国内外研究者对针刺等疗法的机制和临床疗效进行了大量研究,推荐针灸等外治法作为防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补充替代疗法,本文概述了近几年来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4.
患者26岁,孕1产1。因反复右侧腰痛11d.头晕10d.以右侧肾周血肿、重度贫血,于2003年11月20日收入院。患者11d前哺乳时突感右侧腰部剧烈疼痛,大汗淋漓,就诊于当地医院。B超示,右侧肾周血肿,子宫内未探及肛胎;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增高;血红蛋白40g/L。诊断为异位妊娠。予以输血、输液,抗炎等处理,患者右侧腰痛渐缓解,但一直感头晕.遂转本院治疗患者于2003年2月12日曾足月妊娠行剖宫产术,产后4个月恢复正常月经,末次月经2003年10月6日,产后2个月左右恢复性生活,  相似文献   
45.
患者男,45岁,因发现左侧颈部肿块1月,呼吸困难4d收住入院。1月前患者自行发现左侧颈部有一黄豆大小肿块,活动,无触痛,逐渐增大至核桃大小。4d前感胸闷,气促,无畏寒、发热及咳嗽咳痰等。入院时体检:神清,体温36.5℃,脉搏92次/min,呼吸频率30次/min,血压130/90mmHg,左侧颈部可触及1cm×2cm淋巴结,无触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采用MSCT影像三维多模态重建技术在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前评估、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①应用双阈值重建技术显示耳蜗、前庭、半规管的膜性立体结构及听小骨,颞骨透明成像,逐一融合显示听小骨、内耳与颞骨的关系;②面神经曲面重建显示面神经的走行,观察面神经与面神经隐窝、外耳道后壁、鼓索神经等邻近结构的关系;③双斜径多平面重建(MPR)技术测量鼓岬平面面神经垂直段与鼓索神经的距离.结果 该组83例,内耳畸形11例中Mondini畸形2例、半规管畸形2例、共同腔畸形2例、内听道狭窄1例、前庭导水管扩大4例.正常结构耳鼓岬平面面神经垂直段与鼓索神经距离左侧(0.270±0.057)cm,右侧(0.280±0.068)cm.术后复查5例,清晰显示植入电极位置良好.结论 多模态重建技术能较好地满足临床多角度、全方位观察中耳和内耳解剖的需要,评估手术风险,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可应用于术后复查植入电极的位置.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术后高频(1000 Hz)探测音记录的电诱发镫骨肌反射(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ESR)测试的特性及其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 threshlod,ESRT)与最大舒适阈值(most comfortable level,C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植入诺尔康CS-10A型人工耳蜗的患者26例,对受试者进行高频(1000 Hz)探测音记录的ESR测试,测试电极为2号、7号、12号、17号、23号,获取相应的ESRT,并记录常用程序中相应电极的C值。对5个电极间的ESRT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ESRT和C值进行相关性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26名受试者的120个电极可引出ESR,总引出率为92.3%;5个电极间的ESR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蜗顶至蜗底呈上升趋势;5个电极的ESRT与C值均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高频(1000 Hz)探测音记录的ESRT可指导耳蜗和听神经形态正常及无其他植入禁忌症的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患儿术后C值的调试。  相似文献   
48.
中耳乳突术后迟发性面瘫临床上报道甚少 ,我科自 1991~ 2 0 0 0年诊治 11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 ,男性 5例 ,女性 6例 ,年龄 17~45岁 ,平均 31.2± 7.4岁。所患疾病为胆脂瘤型中耳炎 4例 ,骨疡型中耳炎 4例 ,单纯型中耳炎 3例 ;其中左耳 7例 ,右耳4例。 11例均行手术治疗 :乳突根治术 3例 ,联合进路鼓室成形 4例 ,鼓膜修补 1例 ,鼓室探查 +鼓室成型 型 3例。1.2 手术情况 手术均在强化加局麻下进行 ,注射麻药后未发现面瘫。术中发现面神经骨管裂缺 ,面神经部分暴露 ,无明显水肿 2例 ;术中未发现面神经暴露…  相似文献   
49.
一、对象与方法 8例脾动脉瘤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43~66岁.平均56岁,4例患者无任何不适,因体检发现;2例患者因右上腹痛,临床考虑胆囊炎.而行CT检查,该6例均无高血压病史。另2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其中1例有消化道出血病史,临床考虑为肝硬化、门脉高压;另1例为有脑中风病史,因高血压查因,而行腹部CT检查。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腹部CT平扫和增强动脉期、静脉期扫描.  相似文献   
50.
外伤性假性动脉瘤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性动脉瘤起因于创伤 ,大多是骨折碎片或锐利器物刺破动脉壁 ,造成动脉节段的持久性扩张 ,出血在软组织内 ,形成搏动性血肿 ,周围被组织包围而形成瘤壁 ,多呈囊状 ,可并发致死性大出血。我科成功抢救 2例 ,报告如下。一、典型病例报告例 1 男 ,4 0岁。以头部外伤 5个月 ,反复鼻出血 3个月于 1999年 2月 5日入院。 5个月前患者车祸头部外伤 ,外院疑诊为“颅底骨折”。 4个月来左鼻反复大量出血 3次 ,每次出血量约 10 0 0~ 2 0 0 0ml,行鼻腔填塞止血处理。鼻窦CT扫描 ,提示左颅中窝蝶骨骨折。入院前 1个月 ,左鼻腔再度大量出血 ,外院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