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6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研究确定创伤出血后不同的液体复苏速度对免疫反应的利弊。将7~8周龄的雄性C3H/HeN小鼠随机分成四组,每组7~8只。组1为对照组(假手术),无出血复苏过程。组2、组3、组4均经甲氧氟烷麻醉后行腹中线剖腹缝合术,双侧股动脉插管,一侧作血  相似文献   
42.
为了解一氧化氮(NO)在烧伤诱导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和调节烧伤病理生理的重要性,研究了NO前体物质(L-精氨酸)和NO-合成酶抑制剂(L-NNA)对Ⅲ°烧伤创面的血浆外渗和利尿、蛋白尿的作用。 在大鼠腹部皮肤,造成1cm×1cm的Ⅲ°烧伤模型。大鼠分4组,一组为未烧伤对照组,其余3组大鼠烧伤后立即分别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含L-精氨酸的生理盐水(20mg/kg·min)和含L-NNA(4mg/ml)的生理盐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采用带蒂大网膜瓣移植修复脑起搏器置入后继发排异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1年1—8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创面修复中心收治5例(男3例、女2例, 年龄56~69岁)符合入选标准的置入脑起搏器后继发排异创面的患者, 排异创面单纯位于胸前脉冲发生器置入部位者2例、单纯位于耳后导线与电极连接部位者2例、位于胸前+耳后者1例。所有排异创面均采用带蒂大网膜瓣移植修复。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15 cm2。术后, 观察创面愈合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疼痛、感染、切口疝、大网膜瓣坏死等)发生情况。随访时, 观察创面有无复发情况。结果 5例患者创面均于术后2周内愈合, 且未出现相关并发症。随访12~18个月, 1例患者左侧耳后的排异创面在术后4个月复发, 最终选择移除起搏器;其余4例患者创面无复发。结论采用带蒂大网膜瓣移植修复脑起搏器置入后的继发排异创面安全有效, 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4.
目的通过体外试验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周期调控的影响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经AGEs(150mg/m1)作用后,用噻唑兰(MTT)法研究其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研究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用小片断RNA干扰(siRNA)的方法阻断细胞中AGEs受体(receptor of AGEs,RAGE)mRNA的表达,realtime PCR鉴定其阻断效率。RT-PCR法检测RAGE阻断前后各组细胞内RAF-1、黏着斑激酶(FAK)、周期素(cyclin)D1、cyclinBl、周期表依赖性激酶4(CDK4)的核酸水平表达差异。结果经AGEs干预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活性下降,凋亡率升高,细胞周期G2期的比例显著增高,而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因子及信号因子RAF.1、cyclinDl、cyelinBl、CDK4的核酸表达较对照组却明显升高,用RAGE阻断以上因子后表达则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结论在上述体外模型下,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周期调控因子升高,而增殖却下降且凋亡增加,可能是AGEs干预后细胞内启动内源性代偿调控机制,且这种调控机制与其受体(RAGE)途径相关;AGEs也可能还通过以上细胞周期调控因子以外的其他途径或机制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45.
目的为解决大面积烧伤患者后期瘢痕整复治疗时的皮源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择大面积烧伤后期进行整复治疗的患者21例,其中行瘢痕皮片移植术15例(47例次手术),瘢痕皮瓣移植术6例。分别在患者的瘢痕部位切取断层皮片或瘢痕皮瓣,行皮片移植术或皮瓣移植术,并在供皮区行邮票皮片回植。结果在47例次瘢痕皮片移植术中,皮片全部成活42例,手术部位外观明显改善,功能恢复。6例瘢痕皮瓣移植术病例中,5例皮瓣全部成活,手术部位创面修复,功能改善;1例瘢痕皮瓣表皮坏死,经过局部换药后伤口愈合,手术部位功能基本恢复。结论临床实践证实瘢痕皮片和瘢痕皮瓣移植适用于皮源奇缺的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后期整复治疗,能提供足够的皮源。  相似文献   
46.
氨基胍对糖尿病烧伤创面促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氨基胍对糖尿病烧伤创面修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和氨基胍干预组。后两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建立糖尿病模型。STZ注射后 ,干预组予以氨基胍 10 0mg·kg-1·d-1喂养 ,8周后烫伤前为 0时相点 ,三组大鼠给予深Ⅱ度烫伤 ,于伤后 3,7,14 ,2 1d描出创面形状 ,计算创面愈合率 ,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 ,并对创面组织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含量、糖含量及局部组织释放一氧化氮 (NO)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 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 ,应用氨基胍后 ,皮肤组织糖含量不降低 ,创面局部炎症反应出现较早 ,坏死组织脱落及上皮匍行提前 ,AGEs含量减少 ,组织释放NO的能力增加 ,创面愈合明显加快。 结论 氨基胍可通过抑制AGEs形成 ,促进NO的合成和释放 ,促进糖尿病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7.
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糖尿病深Ⅱ度烫伤对真皮成纤维细胞(FB)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以链脲菌素(STZ)诱导糖尿病的深Ⅱ度10%TBSA烫伤大鼠模型,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真皮组织中FB细胞周期;TUNEL法检测FB凋亡;伤后0、3、7、21d检测皮肤组织的羟脯氨酸含量。结果糖尿病大鼠深二度烫伤后愈合延迟,糖尿病组烫伤后进入S期的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P<0.05),创面凋亡细胞数量高于正常组(P<0.01,P<0.05);烫伤前和烫伤后糖尿病组皮肤组织单位面积羟脯氨酸含量均低于正常大鼠(P<0.01,P<0.05)。结论在糖尿病病理状态下,皮肤损伤后主要的修复细胞FB增殖异常,凋亡增多,胶原含量减少,可能是创面修复延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分析创面修复门诊患者创面病原微生物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创面专科规范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365例门诊创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0例,女145例;年龄18~98岁[(58.8 ±18.9)岁].首诊患者92例,复诊患...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了解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对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信号通路. 方法 体外制备AGE修饰的蛋白质(AGE-HSA,150 mg/L)作为干预手段.将原代培养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为:正常组,采用无血清DK-SFM培养液培养;AGE干预组,采用含150mg/L AGE-HSA的DK-SFM培养液培养;对照组以10μmol/L UO126处理后同正常组条件培养;干预对照组以上述UO126处理后同AGE干预组条件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B1以及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和p44/4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表达.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AGE干预组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干预对照组G2/M期细胞百分比亦显著降低,分别为(9.7±1.1)%、(9.8±0.7)%(P<0.05).与正常组比较,其余3组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下降,其中干预对照组该蛋白仅有微弱表达;正常组、AGE干预组CDK4、细胞周期蛋白BI、p44/42 MAPK蛋白表达相似,对照组、干预对照组的3种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前2组. 结论 AGE通过下调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阻碍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  相似文献   
50.
应用由上海市科卫技术中心与瑞金医院烧伤研究所联合研制的疤贴宁防治深度烧伤疤痕,临床疗效好,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自1995年4月~1998年10月选择深Ⅱ度以上,3周后愈合的正在形成或已形成疤痕的门诊病例共67例,其中男35例,女32例,年龄2~76岁。使用面积0.5%~8%,使用部位为面、颈、躯干、四肢等。治疗1~6个月不等。1.2应用方法洗净患处,按疤痕形状将疤贴宁的粘胶面贴于疤痕处(四周略大于疤痕),轻压使其平。本组有30例病例肢体部位同时结合应用压力套。2d更换1次,2~4周随访。2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