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30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KAI1/CD82和P5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KAI1/CD82和P53在人类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0例人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的KAI1/CD82及P53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KAI1/CD82蛋白在NSCLC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36%,P53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56%。KAI1/CD82与NSCLC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无关(P〉0.05)。P53蛋白的表达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关(P〉0.05)。癌组织中的KAI1/CD82低表达与P53高表达之间有相关性。结论KAI1/CD82低表达和P53蛋白的高表达在NSCLC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检测KAI1/CD82和P53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预测、恶性程度评估和预后判断。P53可能参与调控KAI1/CD82在肺癌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292.
Bcl-2基因转染对小鼠心脏移植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Bcl 2基因转染对小鼠心脏移植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BALB/C小鼠 ,随机分为 3组 :假手术组 ,对照组和Bcl 2组。术后 6h测定血清心肌酶谱LDH、GOT、CPK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的终产物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 ,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TUNEL法染色检测细胞凋亡 ,以心肌凋亡阳性细胞数占总心肌细胞数的百分比作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Bcl 2组心肌线粒体等结构损伤明显减轻 ,血清心肌酶谱明显改善 (P<0 .0 1) ,MDA明显减少 (P <0 .0 1) ,SOD明显增加 (P <0 .0 1) ,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 (6 .38%± 0 .32 % )比 (42 .4 8%± 2 .34% ) ,P <0 .0 1。结论 Bcl 2基因转染能有效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 ,保护心肌线粒体 ,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对心脏移植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93.
目的探讨白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这一罕见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临床分型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将SISMAD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结果12例患者均为单纯型。其中10例行保守治疗,2例行腔内介入治疗。12例患者临床症状均缓解,随访9~140个月,CT血管造影提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未进展,假腔有不同程度减小,未见新血栓发生。结论对于单纯型SISMAD患者,保守治疗能获得良好的短期和中长期疗效。腔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见效快且效果明显等优势,但远期疗效仍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294.
目的:探讨食管异物致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选取食管异物致穿孔病例10例,对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5例颈段食管穿孔经颈入路手术治疗,其余胸段穿孔经食管修补配合胸腔引流均治愈出院。结论:早期诊断,采用颈入路手术、食管壁切开取出异物加食管壁修补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方法,配以鼻饲或空肠造瘘,积极控制感染是降低颈段食管穿孔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95.
目的 探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小鼠异位移植气管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雄性BALB/C小鼠及C57BL/6小鼠各30只,建立气管异位移植模型,分别于术后4、7、10 d、2、3、4周收获移植气管.组织形态学观察移植气管发生纤维化过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α-SMA和TGF-β1的表达.结果 术后3周以后移植气管管腔和黏膜下层出现大量纤维增生组织,造成管腔完全闭塞.α-SMA表达于术后第7天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周以后阳性表达继续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F-β1的表达于术后第10天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术后2周表达水平进一步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表达的趋势相似.结论 小鼠气管异位移植后气道上皮细胞有部分向表达α-SMA的肌纤维母细胞转化,进而参与了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的气道重塑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96.
心脏不停跳下冠脉搭桥术近10年来,国内外随着医疗技术和设备的进步不断发展和完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引人关注的问题和争论,本文对其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心脏的搬动移位,远端吻合口质量和完全心肌再血管化等问题近5年来的国内外的临床发展和文献报道进行综述,以加深我们对冠脉搭桥术的认识.  相似文献   
297.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前外侧小切口及腋下直切口三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结果.方法:应用电视胸腔镜、前外侧小切口及腋下直切口分别治疗自发性气胸50例、9例和31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9月无复发.前外侧小切口组、腋下直切口组与胸腔镜手术组比较,三组病例在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平均住院天数上无显著性差异;腋下直切口隐蔽.结论:微创小切口径路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伤口隐蔽、微创、费用低廉的优点,可以作为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常规选择.  相似文献   
298.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包憩室的诊治特点。方法:病例报告和文献复习。结果:1例罕见的心包憩室,术前诊断为右上纵隔囊肿,经胸骨正中切口完整切除并明确诊断。结论:先天性心脏憩室属于罕见疾病,影像学上囊肿形态的易变性是术前诊断心包憩室的重要线索,术中发现囊性病变和心包相通,是鉴别心包憩室和心包囊肿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99.
目的:探讨心脏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病例报告和文献复习。结果:1例罕见的左心室壁先天性支气管囊肿,术前未获明确诊断,但经左前外侧切口进行了完整切除,病理检查提示囊肿内壁通常由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覆盖,周围含有软骨和支气管黏膜腺体。结论:心脏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属于罕见的心脏肿瘤,由于现有诊断技术在术前对于肿瘤部位和比邻关系难于完全明确,手术径路最好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必要时可以建立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300.
目的肺癌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RON基因参与其中,但它在肺癌的基因治疗中意义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RON能否作为肺癌的基因治疗靶点及针对该基因跨膜区段(RONm)反义核酸对肺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从人肺鳞癌细胞提取总RNA进行RT-PCR、T载体克隆和测序,获得RON基因的跨膜区段,并将其反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中,转染肺癌细胞,利用ELISA检测细胞模型RON基因表达后的蛋白水平,同时利用MTT和细胞记数方法监测细胞的生物学活性的变化.结果用RT-PCR亚克隆RONm,测序结果与GenBank(X70040)一致.构建的RONm反义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后的肺癌细胞株A549 RON基因表达量和细胞活性明显降低.结论成功构建RONm反义核酸真核表达载体,RON能作为肺癌的基因治疗靶点;RONm反义核酸可有效抑制RON基因的表达阳性肺癌细胞的生长,为进一步研究将RONm反义核酸作为一种的肺癌基因治疗方法打下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